給大家分享如何用葉插的方法來繁殖非洲紫羅蘭,養出更多的小幼苗,實現用葉子不斷繁殖。其實,在葉插繁殖時,很多人在第1步就做錯了,挑選非洲紫羅蘭的葉子也是有技巧的。
上面這些就是用葉插繁殖的非洲紫羅蘭幼苗,長了一年了。
選對葉子,葉插成功率起碼提高一倍。盆栽非洲紫羅蘭一般都是用葉插或分株的方法來繁殖,葉插繁殖成功率還是挺高的,關鍵是成本非常低,每一棵植株上都有幾片葉子可以用於扦插繁殖,一定要選對葉子,否則無法生根。
一、葉插繁殖選葉子技巧
注意不要選太老的葉子,就如上圖,帶紫色星星的三片葉子就不適合用來葉插繁殖,葉片太老了,極難生根發芽;當然也不能選紅色和藍色星星所在的葉子,這些葉片都太嫩了,也無法用葉插的方法來繁殖生根。最好是選擇綠色星星和黃色星星的葉子,這些葉片生長飽滿,且都還很年輕,用來葉插繁殖生根發芽的機率會比較強。
挑選葉子的原則就不要選擇植株頂端太嫩的葉子,也不要選擇植株邊緣處比較老的葉子。
挑選的非洲紫羅蘭葉片一定要保持健康,沒有斑點,也沒有發黃的狀況,一般每一盆非洲紫羅蘭裡都可以選擇4~5片葉子,用於扦插繁殖,剪下來的葉片一定要用鋒利的刀片和刀子進行切割,最好預先消毒,這樣是為了避免感染真菌,提高葉插繁殖的成功率。
在切割葉片的時候,最好是從葉柄底部進行切割,將葉子完整地切割下來。之後要避免傷口沾水,這樣是為了避免感染根腐病。
二、扦插的盆土搭配
為了提高扦插繁殖的成功率,一般就會用到泥炭土搭配珍珠巖,適當混入一些樹皮或蛭石,三者的比例是1:1:1。當然也可以用到珍珠巖和蛭石,以1:1的比例混合,甚至可以用到純蛭石進行扦插。
栽培的土壤要預先攪拌均勻,保證盆土疏鬆透氣,有一定的保水能力,透氣性也會很好,土面上可以先澆水溼潤,盆土保持微微溼潤的狀態,但不能過度潮溼,盆土不要太乾燥。
三、剪下的葉片處理
非洲紫羅蘭的葉片切割下來後,要去掉葉柄的一截,葉柄的長度就保留三釐米左右,不要讓葉子留得太長,也不能留得太短,否則都會影響生根發芽。
對非洲紫羅蘭的葉柄進行切割的時候,要以45度的斜角切割,切口要平整,避免傷口腐爛。
刀子和刀片在使用前,要用濃度為75%的酒精進行擦拭,這是為了保持無菌的環境進行扦插,成功率更高,最好是剛買來的一些新土進行扦插。
非洲紫羅蘭的葉柄處斜切45度角,是為了增加切口接觸土壤的面積,也就增加生根發芽的機率。
有些切割下來的非洲紫羅蘭葉片太大,就要將葉片頂端大概1/3左右切掉,這樣是為了保留更多的養分用來促進生根,而不是繼續長葉。
如果想要提高非洲紫羅蘭葉插繁殖的成功機率,可以在葉柄的切口處塗抹一些生根粉,可以更快地促進生根,以免切口腐爛。如果是生根溶液,則可以將葉柄處浸泡在生根溶液中,大概10~20分鐘後再重新扦插到盆土中。
四、土培扦插成功的關鍵
先在盆土裡戳一個孔,接著將非洲紫羅蘭的葉柄處斜插在土壤中,可以在旁邊貼上標籤,最好是註明什麼時候開始扦插的,扦插完畢後就澆透水一次,擺放在通風透光處,最好是有較高的空氣溼度,空氣溼度維持在60%以上,避免環境乾燥。養護的溫度保持在20~25度之間。
非洲紫羅蘭的葉柄扦插在土壤的時候,不能垂直栽種,要有傾斜的角度,一般是以30度角斜插土壤中,注意維持溼度,如果空氣乾燥就需要在周圍噴霧狀水,並且給葉插的非洲紫羅蘭蓋上一層透明的塑料膜,這樣可以增加溼度,保持溫潤,土壤也能保持溼潤的狀態。
五、水培扦插教程
如果朋友們有興趣,還可以嘗試用水培扦插的方法來繁殖非洲紫羅蘭,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土培葉插繁殖是差不多的,也是挑選一些健壯飽滿的葉子,葉柄切口斜剪,在切口處均勻地塗抹生根粉,在水培扦插的容器上蓋上一層保鮮膜,再選擇一些鋁箔,蓋在塑料膜上。
接著準備一張羊皮紙和橡皮圈,將羊皮紙牢固的固定在容器的頂部,用橡皮圈綁緊,將整個容器蓋起來。接著就可以在羊皮紙鋁箔和塑料膜上戳孔,將非洲紫羅蘭的葉柄插進去,葉柄底部要浸泡在水中,但葉片不能浸泡在水裡,只需要讓非洲紫羅蘭的葉柄底部兩三釐米接觸到水就可以了。
後期就注意將水培非洲紫羅蘭葉片擺放在光線明亮,環境通風的地方,可以給早上比較柔和的散射光,每天能接收到3小時左右的油和光照,可以促進快速生根。
大概3~5周之後,葉片底部就能長出一些白色的旺盛根系,在沒有長出小芽之前,要注意每隔兩三天換水一次,保持水的活性。水培扦插的非洲紫羅蘭會先長出根系,就會冒出小芽,這個時候要避免小芽浸泡在水裡,否則會腐爛,要挪動非洲紫羅蘭的葉柄,將它的小芽露出水面,只需要讓根系浸泡在水裡即可。
六、葉插苗後期養護
等非洲紫羅蘭的葉片底部長出了根系,就可以扦插在土壤中的地方,每天早上給柔和的光照,保持較高的溼度和溫暖的環境,葉插培育的非洲紫羅蘭要注意維持60%~70%左右的相對溼度,想要維持微微溼潤的狀態,避免過度潮溼,更不能積水,但也不要過度乾燥。
葉插繁殖非洲紫羅蘭一定要有耐心,它的葉插苗一般是在三個月後才能緩慢地長出來,根系一般是在一個月左右長出來。養護的時候要有充足的耐心,只要葉片沒有爛掉,就可以一直養著。
葉插繁殖的非洲紫羅蘭幼苗長出來後,就要慢慢見光,逐漸增加光照的時間和強度,不過只能給早上和傍晚柔和的散射光,避免陽光直射。隨著非洲紫羅蘭幼苗不斷長大,莖葉看起來也會特別旺盛,後期就可以把它放在每天有3~5小時以上光照的位置,不能一下子暴曬。
七、非洲紫羅蘭的促花技巧分享:
非洲紫羅蘭就是一種多年生開花植物,原本是生長在非洲地區的,比較喜歡半陰和溫潤的環境,只要養護得當,無論是在哪個季節都可以開花的,即便是在冬季,只要維持溫度在18度以上,非洲紫羅蘭也能照常開花。
1.栽培的盆土
平常栽培非洲紫羅蘭的土壤一定要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氣性,讓根部長得更加健壯,土壤的pH值維持在6.4~6.9之間,盆土保持微酸性,一般就會用到珍珠搭配蛭石和泥炭土,就是以1:1:1的比例混合的。
在室內栽種非洲紫羅蘭最好是用紅陶盆,或者是瓦盆,花盆的大小就比非洲紫羅蘭的植株大一點點就可以了,不要選擇太大的花盆,否則容易導致土壤過多,影響非洲紫羅蘭的健康生長。
2.養護的位置
想要讓非洲紫羅蘭多開點花,那就要注意每天有較多光照環境,保持環境通風,最好是養在朝東或朝南的窗臺邊,只要避免過度陽光直射,它們就不會被曬傷,在冬天可以多給光照,夏天則要注意遮陰。
3.澆水的技巧
養護盆栽非洲紫羅蘭的時候,一般是保持盆土幹透澆透的狀態,如果盆土看起來還是比較溼潤的狀態,就不要急著澆水,當然也不能經常乾旱。
一般是保證土面下3釐米以下都幹了,就及時澆透水一次,葉子上不能經常沾水,更不能把水澆到花上,否則都會導致花期縮短。如果把水澆到葉子和花朵上,會導致植物形成難看的斑點,還容易導致花朵過早凋謝。
4.保持薄肥勤施
給非洲紫羅蘭施肥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是在溫度保持在18度以上,就可以定期給肥,溫度較低的秋末和冬天都要停止施肥。非洲紫羅蘭可以用到專用的肥料,也可以給普通的水溶性液肥,平常可以給磷鉀比例相等的肥料,如花朵朵一號,可以偶爾補充一些促進開花的肥料,如磷酸二氫鉀溶液。
非洲紫羅蘭盆栽養護期間一定要注意定期補肥,避免土壤過度缺乏養分。有溫度能夠維持在18度以上,就可以每隔兩三周補充一次薄肥,濃度不用太高,在室內施肥是戶外濃度的一半。
5.溫度和溼度的講究
非洲紫羅蘭是比較害怕寒冷的寒冷的,最低養護溫度要保持在10度以上,這樣就可以避免凍傷,養護的最佳溫度是在18~25度之間,否則容易導致生長不良。
除了在葉插的繁殖時需要維持60%~70%左右的空氣溼度,平常養護的時候只需要維持溼度在40%~60%之間就足夠了,避免空氣乾燥,也不要讓環境太潮溼。如果室內的相對溼度不夠,會導致生長緩慢,甚至會無法開花,即便是有花苞,都是無法正常打開的,花苞還會過早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