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3日 15:17 來源:雲南網
參與互動「你們來看看吧,這裡有一隻小貓頭鷹掉下來了,現在有許多同學在看,不知道如何處理。」前晚9點,記者接到昆明鳥類協會副秘書長王智斌的電話,說雲南大學校本部有一隻灰林鴞(貓頭鷹的一種)幼鳥從樹上掉下來了。
學生圍觀
一隻圓滾滾的小鳥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怎麼飛也飛不高,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溫暖的懷抱……」
前晚,雲大圖書館前圍了許多學生,大家爭相觀看一隻小鳥。王智斌得知這一情況後,邊讓學生不要動它邊給本報報料。
昨早,看到這隻小鳥還在原地後有人報警,昆明市森林公安局五華分局民警趕去救援。下午,記者在雲大圖書館前看到這隻小鳥:它一身灰色,身體圓滾滾的,嘴尖而鋒利。它長著一雙大眼睛,而且還能360度轉動。
民警在樓頂給小鳥做窩
專家建議
最好讓它留在原地
雲大圖書管理員林老師說這是一隻貓頭鷹,「我估計這附近有貓頭鷹巢穴,這隻小貓頭鷹可能是在練習飛行時掉下來的。」記者抬頭一看,樹枝上果然有個很大的鳥窩。
昆明市森林公安局五華分局民警楊麗雲說:「我們原本打算將它送到動物救助中心,但聽了鳥類專家和動物救助者的建議後,決定先將它送到出生地附近,看看能不能讓它的父母找到它。」
王智斌稱這隻小鳥是灰林鴞,「灰林鴞是雲南本地留鳥,也是珍稀鳥類,它是人們常說的貓頭鷹的一種。發現貓頭鷹幼鳥,最好讓它留在原地。因為,即使人工飼養養活後,它也很難在野外生存。」
但將這隻小鳥留在雲大也有很多問題,林老師說:「這裡人流太大,無論將它放在哪兒,都會被人發現、驚擾。校園內有20多隻野貓,說不定這隻小鳥會被野貓吃掉。還是送走為好!」
民警行動
將小鳥放到小樓頂
反覆權衡利弊後,民警在校園內找到了一棟3層高的小樓,決定將小鳥放到樓頂。民警說,貓頭鷹是夜行性動物,只在晚上才會外出活動、覓食。說不定到了晚上,這隻小鳥的叫聲能喚來父母,繼續養育它。
民警帶著小鳥爬上樓頂,用上面的落葉和雜草做了一個窩,將小鳥放進去,小鳥就乖乖地呆下了。民警還讓學校工作人員關注這隻小鳥,如果今天還找不到父母,那就只有將它送去動物救助站了。
小知識
灰林鴞夜間捕食
王智斌介紹,灰林鴞體長37至40釐米,會發出咕咕聲。灰林鴞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也吃小鳥、蛙和昆蟲。
灰林鴞是夜行性動物,它們白天躲在樹林中,黃昏和晚上才出來活動和捕食。它們等候在枝頭,當獵物出現時,從高處俯衝下來抓住獵物。
雲報全媒體記者左學佳 文 王宇衡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