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P40發布,全系5000萬像素的主攝,具備1/1.28英寸,單位像素麵積1.22μm,四合一像素麵積2.44μm,傳感器尺寸比起三星那顆一億像素還要大,硬體素質無可挑剔,並且華為P40 Pro也登榜了相機評測機構DXO的第一名。
拍照上,是華為P系列的看家本領,自然不用擔心,但是屏幕上,還是需要小小的擔心一下的。
畢竟華為P30系列、Mate 30系列在屏幕上的表現雖差強人意,但還是有些不足。歷史遺留問題,也難免大家會擔心華為P40系列的屏幕素質表現。
這次在發布會上,華為顯然對於P40系列的屏幕表現十分有信心,宣稱華為 P40 全系列手機每一款每一臺都經過了單獨的色彩調校,是華為首次使用的真彩顯示屏。
特別是華為P40 Pro/Pro+,90Hz刷新率、DCI-P3廣色域,總之這是華為近些年來表現最好的一塊屏幕。
華為都敢打包票了,對於華為P40系列的屏幕,我肯定是信得過的……嗎?
該來的總會來,華為P40系列在屏幕又遇到問題了。
此次,華為P40系列的屏幕供應商有三家,華為P40的屏幕供應商為京東方,P40 Pro則為三星、LG以及京東方,也就是混用了不同的屏幕。
但是也別太糾結,這個混用屏幕,也是整個行業的規則了,包括蘋果也是如此,屏幕供應商也不會只有三星一家,最新款的iPad Pro的屏幕供應商中就有京東方和三星。
一方面是為了降低供應鏈風險,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當年如日中天的HTC就把雞蛋放在了三星那個籃子裡,結果被三星擺了一道,G7賣的正火的時候,三星找了個產能不足的藉口停止了供應屏幕。
另一方面,多個供應商,也多條路,屏幕產能不至於成為手機出貨量的障礙。
雖然不同品牌的屏幕或多或少的素質表現都會有所差異,但一般而言,對於屏幕供應商,廠商都會設定一個標準,同款手機的屏幕規格表現基本接近。
既然混用不同供應商的屏幕很正常,那華為P40系列的屏幕又遇到了哪些問題?
問題就在於,有網友爆出了華為P40 Pro有周冬雨排列和Pentile排列混用的屏幕,這兩者屏幕上的表現就有點差距。
為避免小夥伴懵逼,這裡解釋一下周冬雨排列和Pentile排列,這就要從屏幕的分類上說起了,坐好小板凳,黑馬準備開課。
我們都知道屏幕的顯示是由一個一個的像素組成,而一個像素又由三個子像素紅綠藍(RGB)構成,通過不同的亮度顯示不同的顏色。
在OLED屏幕中,我們也說過很多次了,每個像素都能自行發光。
但是就有個問題,紅、綠、藍三原色次像素的壽命是不同的,其中藍色和紅色就沒有綠色的壽命長,如果還是跟原來一樣的RGB排列,紅藍色就比綠色提前進入生命的終點,就會出現偏色,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燒屏。
早期的OLED屏,像是三星Galaxy S2、OPPO Finder都是採用了RGB排列的OLED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三星通過削減紅藍像素的數量,從而有更多的空間擴大紅藍像素的面積,形成了新的排列方式,命名為Pentile排列。
這種排列方式雖然改善了燒屏現象,但削減像素量不可避免的會導致屏幕清晰度下降,因此,採用Pentile排列的OLED屏不如RGB排列的LCD屏清晰。
由於Pentile排列形似鑽石,也稱之為鑽石排列:
周冬雨排列又是怎麼回事?跟周冬雨沒有關係,但跟她的長相相關。
對於國產面板製造商而言,生產的OLED屏幕同樣面臨燒屏現象,不過Pentile排列的專利已經在三星手裡,國內的顯示廠商,比如京東方和維信諾另想辦法,弄出了個新的像素排列方式:RGB Delta 排列,也就是所說的周冬雨排列。
周冬雨排列則是大體上與Pentile排列差不多,也是擴大紅藍像素麵積,但同時綠色的子像素還被拆分成了兩個小部分,改善了OLED屏幕燒屏的現象,不過,紅綠藍子像素都在縮減,因此清晰度上連Pentile排列的OLED屏幕還要差。
至於叫周冬雨排列,僅是因為這種排列的方式長這樣:
像極了周冬雨凝視你的樣子:
因此,如果華為P40 Pro的混用不同排列的OLED,毫無疑問,屏幕素質將會有差別。
對於華為而言,不缺錢,有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卻還要在多代旗艦機上用京東方屏幕,在京東方屏幕依舊不夠強大的時候,沒有幾個國產廠商能夠做到如此地步,背後或多或少有扶持京東方的意思,畢竟京東方的屏幕成本並不比三星的便宜。這種決心,值得尊敬。
如果華為在同一款機型上混用了周冬雨排列和鑽石排列這種性能存在一定差異的屏幕,對於消費者而言,或許有點不能接受。
但這個問題也不用太糾結,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屏幕之間很難感知到差異,而且單論華為P40 Pro的這塊屏幕參數也的確優秀,沒必要太過於糾結屏幕供應商的差距。
不過作為已經衝擊高端成功的華為,如果在各方面都做到盡善盡美,不留話柄,豈不是更好?
當然,華為P40 Pro是否真的混用不同排列的屏幕,僅靠個別數碼博主的「考證」,證據依舊不足,後續依舊需要更多的真機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