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27041
新華網北京7月27日電(陳杰 馬芸菲)作為2018年宇宙「年度大戲」,備受矚目的「火星大衝」邂逅「紅月亮」的戲碼即將在今夜上演。到底啥是「火星大衝」?月亮為何會變紅?我們怎樣才能欣賞到如此美麗的天文奇觀?7月2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行星科學家、科普中國形象大使鄭永春做客新華網訪談間,為你揭秘這場宇宙中的美麗「邂逅」。
新華網:如何通俗地理解「火星大衝」?「紅月亮」、「藍月亮」是如何形成的?
圖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行星科學家、科普中國形象大使鄭永春。新華網 陳杰攝
鄭永春:當火星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火星離地球的距離最近,所以我們把它叫火星大衝,是火星衝向太陽那一邊,所以叫「火星大衝」,就是衝鋒的「衝」。
當火星大衝的時候,地球到火星的距離最近,這樣的距離大概是15年來最近的一次。這種現象能帶來兩個機遇:第一,從地球上用望遠鏡也好,用肉眼也好,是觀測火星的最佳條件;第二是這個時候也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一個好的窗口。如果我們的航天探測器要發到火星上去,需要一個窗口,這個窗口每隔26個月 才有一次這樣的機會,錯過了只能等下一次,2018年是一個火星發射窗口,到2020年還有一個窗口,在那個窗口到來的時候中國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
今晚還會上演「紅月亮」天象,實際上紅月亮是月全食時產生的一個特殊的現象,當地球把太陽光遮擋住,太陽光本應照到月球上去,我們看到的月亮才會是亮的,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但是因為被地球遮擋住,月球就進入了地球的影子,所以從月球上就看不到太陽光了。 我們看從地球上看過去的月亮就是黑的了,但是,這個時候的月亮還不是全黑,因為還會有一些太陽光穿過地球的大氣層折射到月亮表面,所以這時候看起來的月亮跟我們平時看到的月亮不一樣,平時看到的是黑白兩色,沒有其他的顏色,但這時因為有地球大氣層的散射和折射,而又因紅光波長較長的原因,優先折射到月球上,所以這時候月球看起來就是紅色的,所以我們叫它血月或者紅月亮。
剛才也提到藍血月,其實就是紅月亮加藍月亮兩個合起來我們叫藍血月,所謂的藍月亮就是一個月裡面出現了兩次月圓之夜,月初有一次月圓之夜,月末有一次月圓之夜,是非常難得的,第二次圓月我們稱之為藍月亮,當藍月亮跟月全食同時發生的時候,我們就叫藍血月,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玄乎,
新華網:罕見天象頻出在2018年,是否有背後的必然原因?
圖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行星科學家、科普中國形象大使鄭永春。新華網 陳杰攝
鄭永春:我說火星大衝是多少年一遇,紅月亮多少年一遇,藍月亮多少年一遇,這其實前面都還會有一個定語。 比如說這兩種天象同時出現,機率就會少一點。但是如果只說一種天象那機會就會大一點,所以我們只是忽略了前面的定語,覺得這個天象是非常的難得,都是幾百年一遇都讓我們遇到了,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其實天空中每天都會演示出各種各樣的天文現象,只是有些天文現象關注的人多一點,比如說流星雨,流星雨爆發的時候女孩子都很喜歡看
新華網:今晚的」超級藍紅月亮」我們如何去觀看,是否需要藉助專業的設備?
圖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行星科學家、科普中國形象大使鄭永春。新華網 陳杰攝
鄭永春:我們不要把這件事想像的很難,我們隨時都可以看天上的星星,天氣好的情況下,在北京長安街附近,抬頭看到幾十顆星星,一點都問題都沒有,只是一般情況下你不太注意它。其實我們可以藉助一些看星的手機軟體,定位好你當前的城市,然後拿出手機對準天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手機就會告訴你這是金星,這是火星,這是木星。再點一下我們會得到更多的信息,隨時隨地都可以認星星看星星,作為家長也好,青少年也好,都應讓孩子多看看星星,然後就會有無窮的想像力。
除了肉眼看,用手機APP來看,還有一個手段就是買個望遠鏡,而很多人一想到就是大型的科研望遠鏡,那個東西都不是為我們天文愛好者準備的。那是一個大型的科研設施,裡面出來的也不是圖像,不是我們想像的這樣的照片,而是一串一串的數據和曲線。我們真正的科普愛好者或者天文愛好者家裡面也都是給孩子買幾百塊錢的望遠鏡就足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