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櫻黨粉絲很給力,漩渦品竹的誕生,是「笑話」變成現實的例子

2020-12-05 ACG殘念君

最近,《火世代》在網絡上很火,《火世代》可以稱得上是鳴櫻黨的最大福利。《火世代》和《火影忍者》的結局有很大的出入,因為岸本設計的結局是讓鳴人和雛田在一起,小櫻和佐助在一起。可是鳴櫻黨粉絲們卻對這個結局不滿意,他們認為鳴人最喜歡的人是小櫻,這的確是岸本最初的設定。小時候的鳴人也不止一次說自己最喜歡的女孩子是小櫻,這也是支撐鳴櫻黨最大的動力。既然不喜歡岸本給出的這個結局,鳴櫻黨的粉絲們於是決定自己繪製全新的結局。

不得不說,鳴櫻黨的粉絲們真的很給力,這部《火世代》終究還是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共鳴,即使是火影的非黨粉絲們也有很濃厚的興趣。在新番《虛構推理》中,琴子和九郎的對話給人啟示頗深。雖然九郎能預測未來,但是未來的分支卻有很多。我們可以將鳴人和小櫻結婚之後的生活視為另一個分支,這個分支就是《火世代》。隨著時間的流逝,《火世代》可能會繼續發揚,也能會消失不見。至於《火世代》是否是曇花一現,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只能由時間來判斷。

不管如何,《火世代》現在引發了一輪新的風潮,特別是漩渦品竹的出現帶給了網友們驚喜。其實,漩渦品竹這個名字本來就是岸本起的,當然,這個名字並不是為鳴人和小櫻的孩子而起,而是單純作為鳴人孩子的備用名字。在岸本接受採訪的時候,品竹和面麻都被提及,而面麻這個名字,岸本在劇場版《忍者之路》中也已經提到,可是漩渦品竹這個名字卻被捨棄了。或許,我們可以將漩渦品竹視為岸本開的一個玩笑,這個玩笑卻被鳴櫻黨粉絲變成了現實。

漩渦品竹的形象目前也已經被固定下來,由於他是鳴人和小櫻的兒子,所以在長相上,他會結合兩人的特點。不過,有一點很讓人在意,那就是漩渦品竹並沒有鬍鬚,這一點倒是讓人有點意外。在《火影忍者》和《博人傳》中,鳴人和雛田的兒子博人和女兒向日葵都有鬍鬚,這也是鳴人孩子的最大象徵。可是,漩渦品竹卻沒有鬍鬚,但是結合長相就可以判斷是鳴人的親兒子無疑。漩渦品竹的性格和四代目火影比較相似,可是一旦被人激怒,他也會如同小櫻一般,這個設定我個人覺得很討喜。

除了漩渦品竹之外,鳴人和小櫻還有其他的孩子,他們分別是漩渦花見和漩渦嵐。從這個同人番外來看,鳴人和小櫻一家五口很幸福,很溫馨。岸本隨口說出的一個名字,被鳴櫻黨賦予了新的生命,而且還成規模地發展起來,這也的確是非常給力的一件事。其實,漩渦品竹的出現給二次元的飯圈文化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指示作用,如果喜歡某些cp,完全可以自己嘗試著畫出來,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端了。

相關焦點

  • 火影:鳴櫻黨大呼過癮的同人之作,鳴人小櫻一家六口其樂融融
    火影忍者鳴人的愛情價值觀中粉絲們一共分為兩個派別一個「雛鳴黨」一個則是「鳴櫻黨」,不過因為雛田鳴人是官方標配,所以站在雛田鳴人這一黨的人還是多數的。不過雖然鳴櫻黨人佔比率不高,但是畢竟整體粉絲基數大所以還是有不少人的,而早在去年美國一個鳴櫻黨的同人畫師(PumiiH太太)就製作了一批高質量的人設,而最近也是突然的大火起來!
  • 漩渦品竹是次世代的真正主角,出動吧九喇嘛
    國外大神製作一部同人作品《火世代》,以鳴櫻之子漩渦品竹為主角,同樣是主角,品竹無論是性格和實力都與正劇《博人傳》完全不一樣,受到了廣大國外火影迷的喜歡,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博人矯情,而品足的性格卻倔強,和鳴人的性格非常相似,《博人傳》爛了,而《火世代》讓火影迷找到了當年看火影的熱血感覺。
  • 岸本親自命名的新主角,漩渦品竹被博人代替,只存活在同人作品中
    但是誰又會想到,其實小櫻和鳴人當初是最佳情侶組合,而且她們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叫「漩渦品竹」,這個孩子的名字其實是岸本親自命名的新角色,而且還得到了岸本的認可,只是他被正劇中的鳴人雛田的孩子博人代替了,這個角色只存活在同人作品中。
  • 漩渦品竹繼承六道仙人之力
    番外:火世代,漩渦品竹繼承了鳴人和六道仙人之力。同樣是鳴人之子,同樣是情懷,《博人傳》卻沒有好好利用火影留下來的「寶藏」,反而卻將觀眾的情懷消耗殆盡。博人作為主角的兒子,卻沒有得到鳴人的真傳,明明可以成為最強忍者的徒弟,現在卻只是一個大筒木的容器,除了契印根本沒有一個能夠拿得出手的技能。
  • 漩渦品竹的成長建模歷程:5歲時的他,是一個惹人喜愛的奶娃子
    漩渦品竹是火世代的主角,他同時也是鳴人與春野櫻的長子,這位長相特別的奶娃子,繼承了「鳴櫻」的外貌特徵,只是他繼承鳴人的多一點還是小櫻多一些呢?5幅漩渦品竹的成長建模歷程圖,道出了他從一個奶娃子變成8代目火影的辛酸。
  • 《火影忍者》:花見翻牆,品竹生氣;面麻翻牆,佐助氣到開須佐
    正所謂「鳴櫻意難平」,不知道有多少《火影忍者》的番外、衍生劇都是描繪的這樣的場景。甚至連名字都給想好了,比如鳴人和小櫻的兒子叫漩渦品竹,而他們的女兒叫做漩渦花見,聽起來就是一個非常幸福的故事呢。而品竹這個名字其實是當初鳴人的備用名字之一,雖然有正兒八經的衍生劇,但是那都是國外火影迷製作的,並沒有得到岸本的認可。
  • 忍者的成長建模歷程,米娜15歲之後沒變過,漩渦品竹的變化是天壤之別
    《火世代》的熱度不減,小辰又扒拉出6張「畫師太太」們的同人成長曆程建模圖,米娜、漩渦品竹、嵐和花見,還有2位是沒有出現在螢屏上的新角色。 漩渦一家人的日常 漩渦鳴人坐上了火影7代目的寶座之後,基本上就是高枕無憂了,他開始了自己的安居樂業生活。 「鳴櫻」之夢實現,3個孩子-品竹、花見和嵐,都是茁壯成長,從2-3歲的奶娃子,一步步變成了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和貌美如花的少女,他們3位孩子的成長曆程會是如何的呢?
  • 火影同人火世代:鳴櫻之子「品竹」名字有深意,曾是岸本親自命名
    岸本當時笑著說:如果鳴人以後有兒子,我會叫他「品竹」。 那麼這個「品竹」是啥意思呢?所謂「品竹」,就是日本拉麵中的配菜竹筍。哈哈,看來岸本是對竹筍情有獨鍾啊! 然而,在《火影忍者次世代》中,鳴人和雛田的兒子並沒有叫「品竹」,而是叫「博人」了。但當年岸本開玩笑的一句話,讓西方的漫迷們記在心中了,於是他們在創造火影同人《火影忍者火世代》這部作品時,就把鳴人和小櫻的兒子命名為「品竹」了。
  • 火世代:百豪之術有4位使用者,漩渦品竹的「影形態」勝過綱手姬
    只要不是受到灰飛煙滅的傷害,百豪之術的施放者在使用期間,約等於不死之身,就像綱手婆婆哪怕是受到了一分為二的斷裂傷害,依然可以藉助蛞蝓的力量治癒、恢復;在博人傳的同人漫畫裡,一共有4位百豪之術的使用者,漩渦品竹在
  • 火世代:主角「天生滿級」,漩渦品竹一出生就擁有六道仙人之力
    故事到了幾年之後,木葉同樣進入了忍者新時代,鳴人和春野櫻有情人終成眷屬,並且生下了第一個兒子,他的名字叫漩渦品竹,至於為何使用「品竹」這樣的名字,估計要問岸本了,他也承認這個名字。
  • 《火世代》第1話:木葉村角色定位介紹,漩渦一家5口人的幸福生活
    《火世代》同人漫畫的時間線,是平行於《博人傳》,緊接在《火影忍者》疾風傳之後,之所以與博人傳時間線平行,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許多火影粉絲不買博人傳的帳 我們在這裡不評判被官媒認可的作品,我連載《火世代》,只是給喜歡「鳴櫻」組合的影迷們一個交代。
  • 博人傳番外:漩渦嵐是鳴人與「我愛羅」之子?別想了,他倆只是長得像...
    番外不等於同人,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事實,可是對於「鳴櫻」的cpf來說,我們寧可相信它的存在,漩渦嵐是「鳴櫻」的三太子,他的容貌與另外一個人-我愛羅神似。,與我愛羅體內的一尾肉搏的畫面;改變我愛羅的救世主,也正是漩渦鳴人,不過漩渦嵐的血緣,與我愛羅沒半點關係。
  • 博人傳番外:漩渦品竹與女忍者相聚「一樂拉麵」,她是洛克李女兒
    都知道第5班的梅塔魯李是洛克李的兒子,在《火世代》中,還有1位女忍者,她是小李與天天的女兒,並且她接受了漩渦品竹的邀請,參加了「一樂拉麵」的約會,這個標誌性的地方,促成了鳴人與雛田的愛情,化解了博人與鳴人的矛盾,還連線了品竹與小李之女。
  • 博人傳出現神秘漩渦族成員,當得知此人的父親後,鳴人欣然落淚!
    博人傳出現神秘漩渦族成員,當得知此人的父親後,鳴人欣然落淚!想必熟悉火影忍者的小夥伴都知道漩渦一組在後期已經變得人丁凋落,而鳴人一家便是漩渦一族中最後的血脈了,不過最近在博人轉的最新劇城中卻出現了一名號稱自己是漩渦一族的忍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博人傳番外:漩渦品竹的建模成長曆程,從1個奶娃子變成8代目火影
    《博人傳》是火影迅速蔓延的延續,但它的影響力不超過粉絲卡通火影一代的一半。作為粉絲傳記的粉絲作品,《火的一代》得到了岸本的認可,並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故事。 漩渦竹有很多特點。他繼承了鳴人和KINOMOTO SAKURA的外貌特徵,以及他祖父和祖母的影子。火神迷們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火影忍者烏珠木是一個相對笨拙的忍者。他不能靈活地控制任何戰術分析和策略。即使他是在七代陰影的位置,他仍然需要盧灣的幫助。
  • 廢物發明家手工耿,全網粉絲千萬,現實生活只被當作「笑話」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出現了很多網絡紅人,靠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在網上擁有上千萬的粉絲,話題和熱度都很高,有人抓住流量,不斷深耕,走上專業發展,有的曇花一現,紅了一陣。火了之後,手工耿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畢竟不是專業團隊,他也向其他網紅一樣,火了一陣後漸漸消失,現實生活中他奇奇怪怪的發明行為只會看作是一個「笑話」。01手工耿原名耿帥,出生於河北保定的一個農村家庭,從小喜歡畫畫,但由於家境貧困在初中畢業後就「子承父業」做了一名電焊工。
  • 讓浪漫的預言變成現實——電視的誕生
    當時,人們都認為這只是一個浪漫的預言,但它卻很快就變成了可見的現實,那就是今天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的電視。電視的誕生凝結了許多科學家的心血和智慧。早在19世紀,歐洲和美國的一些工程師就開始探求將移動的畫面像無線電信號一樣發射到天空中,然後再用特殊的裝置將這些信號接 收,並且演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