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宇宙如何溝通?解讀神秘的太空通信

2020-11-24 中關村在線

1太空通信的始祖:無線電通信

    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總是充滿好奇,而在眾多的未知事物之中,宇宙(或者說是外太空)無疑是最為神秘的,因此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歇,並將其視為科學研究的終極目標之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今天我們已經可以藉助多種方式探索宇宙的奧秘,包括望遠鏡、宇宙飛船(太空飛行器)、衛星、空間站等等。特別是隨著太空飛行器的出現,更成為了我們探索宇宙的利器——人類遨遊宇宙已經不再是夢想(此時可回憶一下《星際迷航》等宇宙題材類電影中的景象)。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些太空飛行器(包括衛星、空間站等)是如何與地球保持通信的呢?語音、數據、甚至是視頻圖像又是如何進行傳輸的呢?如果你想知道答案的話,下面有關太空通信的精彩內容你絕對不能錯過!


    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個激動人心的歷史瞬間——1957年由蘇聯製造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該衛星就內置了一臺無線電發報機,其從太空不斷地向地面接收站發送「滴滴」的信號。因此無線電通信就成了最早的太空通信方式,並且已經沿用至今,例如我們的通信衛星。

    而隨著人類探索宇宙步伐的加快,衛星已經不只停留在近地軌道,而是已經開始不斷向外拓展(例如繞月軌道);與此同時,太空飛行器已經完成月球、火星等探索,並在向更遠的深空不斷前行。此時,太空通信已不僅僅是簡單的衛星與地面的通信(稱為星地通信),還包括衛星(太空飛行器)之間的通信,以及藉助中繼衛星實現的星地通信等。


星地通信、太空飛行器間通信以及中繼通信(圖片來自Google)

    其實早期的深空探測器並不是藉助中繼衛星與地面通信的,而是採用最為直接的星地通信方式,例如美航天局1977年所發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


旅行者一號(圖片來自Google

    如上圖所示,旅行者一號配備了一個巨大的「鍋」式天線,其直徑達3.7米,然後與地球上直徑高達37米的接收天線(也是「鍋」)進行通信,然而這種通信方式只能待兩個天線對準時才能通信,通信效率可想而知,因此為了提升通信效率,中繼衛星應運而生。


中繼衛星——美國奧德賽衛星圖片來自Google

    最早投入應用的中繼衛星就是美國部署在木星軌道上的奧德賽衛星,其作用是將火星探測車的數據傳回地球。而如今,在地球軌道之上,也有著眾多的中繼衛星,比如美國的TDRS,中國的天鏈,日本的DRTS等等,它們已經成為了星地通信之間的高效溝通「橋梁」。

    而無論是星地通信(包括中繼),還是衛星(太空飛行器)間通信,均是藉助無線電通信技術來實現的,但無線電通信技術有著自身的缺陷,首先是根據軌道(距離)的不同,存在多種通信波段(包括L、S、C、K、Ku、Ka等),而相同波段間的幹擾,就會影響通信質量;其次,目前深空探測主要手段就是提升天線增益、提高通信頻率、降低噪聲,而想要提升天線增益,要麼加大天線面積,要麼增加天線數量,但都會加大太空飛行器本身的負擔;當然,最為重要的是,視頻溝通必將成為太空通信的新趨勢,而無線電通信的帶寬(數據傳輸速度)難以滿足這一要求,因此雷射通信成為了新的焦點。

2被視為「太空寬帶」的雷射通信

    雷射通信:被視為「太空寬帶」

    什麼是雷射通信?其實雷射本質上也是一種電磁波,其基本通信原理與無線電通信原理相似,即利用雷射束作為載體,將數據信號調製到光載波上進行傳輸,因此也可以稱之為空間光通信。


雷射通信(圖片來自Google)

    剛剛我們已經談到了無線電通信在太空通信應用中的不足之處,而雷射通信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其開闢了全新的通信頻道使調製帶寬可以顯著增加,即提升通信帶寬和數據傳輸速度,因此其被視為「太空寬帶」;其次,其能將光功率集中在非常窄的光束之中,這使得相關器件的尺寸、重量和功耗都將明顯降低,而低功耗也更適用與中繼衛星(傳統中繼衛星難以滿足遠距離、高功率無線電通信傳輸需求);第三,各通信鏈路間的電磁幹擾小,通信質量更高;第四,雷射本身具備出色的保密性,可有效防止竊聽。

    其實雷射通信已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比如家中的光纖寬帶網絡等,但要說到將雷射通信真正應用於太空通信之中,還是最近幾年的事情。例如,2008年3月間,美國NFIRE衛星與德國TerraSAR-X衛星使用雷射終端成功進行了太空寬帶數據傳輸,兩顆衛星在距離5000公裡宇宙空間建立了光學連結,並以5.5Gbps的數據傳輸速度完美地實現了雙向操作,這一數據傳輸速度相當於每小時傳輸20萬張A4文件或400張DVD。

    隨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又利用雷射通信將「蒙娜麗莎」送上月球,而為了將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傳輸到繞月飛行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上,NASA先將這幅名畫進行數字編碼,並分解為152×200個像素,然後將每個像素都變為雷射脈衝,從地面基站傳輸給38萬公裡外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上,這次傳輸的速度約為300比特每秒。

    而在2012年10月,俄羅斯的國際空間站也首次利用雷射通信將電子數據傳送到地面接收站——其傳輸的數據量為2.8GB,傳輸速度達到了1000Mbps。


NASA用雷射束從太空傳回37秒高清視頻 耗時僅3.5秒

    當然,近期最受關注的事件當屬2014年6月NASA展示的雷射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從國際空間站成功向地面發送了一個37秒的,名為「你好,世界!」的高清視頻,用時僅3.5秒,傳輸速度比傳統的無線電通信快10到1000倍。

3我國在太空通信領域取得新突破

    我國的太空通信:起步晚 發展快

    作為一種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太空通信的技術,雷射通信早在上個世紀就吸引了不少航天航空大國的高度關注。其中最早行動的是美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就開始實施空間光通信方面的研究計劃,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林肯實驗室、貝爾實驗室等都加入其中;隨後進入80年代,日本和歐洲空間局也開始了空間光通信的相關研究。相比之下,我國的空間光通信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卻非常喜人,目前與國外的先進水平差距並不大。

    在2012年3月,我國的「海洋二號」衛星第一次搭載進行了中國首次星地雷射通信實驗,並取得了圓滿成功——將衛星和地面用雷射連結起來,真正形成了宇宙空間與地面之間的信息高速公路。而據了解,此次試驗的難點在於高速運動中的衛星與光通信地面站,在近2000公裡距離的情況下要實現精度遠高於「針尖對麥芒」的動態光束雙向鎖定跟蹤,而我們最終順利地突破了這一難點,為實驗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完成太空授課的國家(圖片來自網絡)

    我國還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完成太空授課的國家。2013年06月20日上午10時,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開展基礎物理實驗,即太空授課,此次課程持續了45分鐘,內容為展示並講解太空中的失重現象等。


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完成太空授課的國家(圖片來自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載人航天任務受帶寬限制,航天員在太空中只能聽到聲音卻無法看到地面的高清畫面,而此次太空授課是通過天鏈衛星進行數據「中轉」傳送,實現了雙向實時授課畫面,以及天地之間的視頻提問和回答。

    突破:我國星地量子通信研發成功可兼容雷射通信

    雖然目前雷射通信仍處於試驗階段,但我國已經將目光瞄向了太空通信更遙遠的未來,即量子通信。量子通信因其超光速、遠距離的傳輸特性,以及絕對保密(安全)的優勢,同樣引起了航空航天大國的高度關注,其中中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研究可謂相當積極。

    特別是在技術研究方面,目前我國中科院的研究人員已經將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引入量子通信網絡之中,並研發出了一種兼容雷射通信的「星地量子通信系統」,該系統的最大創新就是可以使用一套光學收發系統和跟蹤瞄準系統,實現在星地之間同時進行量子通信和雷射通信。與此同時,我國還利用平流層平臺進行了自由空間量子通信的研究,實現了光信號長距離超光速的傳輸,並均已申請專利。

4突破「太空寬帶」瓶頸 勾勒美好未來

    雷射通信:仍需突破「瓶頸」

    雷射通信技術雖好,但目前仍處於試驗/試用階段,還有不少瓶頸需要突破:

    第一,大氣對雷射通信信號有吸收和散射的作用,同時大氣湍流還會嚴重地影響信號的接收;此外,雖然雷射通信不會像無線電通信一樣受到電磁幹擾,但存在於大氣中的與雷射波長相近的粒子(例如氣體分子、水霧、霾等)則會引起光的吸收和散射,從而影響光波的傳輸質量,而在遇到強大的氣湍流時,這種影響更加明顯。相信細心的朋友已經發現,在此前我們介紹各航空航天大國的試驗中,衛星(太空飛行器)間的數據傳輸速度要明顯高於星地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這主要就是因為大氣的影響。

    還好,目前很多國家為克服雷射通信在星地傳輸時易受到大氣影響的缺點而不懈努力著,並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即將載有通信信息的雷射束沿著直徑小於0.1毫米的優質光學纖維波導傳輸,可減少大氣的影響。

    第二,雷射發射機與接收機之間的瞄準仍是難題。在前文中我們已經談到,要利用雷射通信完成遠距離衛星間或星地間的發射與接收,就必須進行遠距離衛星間(或飛行器間)、衛星與地面站之間的捕獲與跟蹤,既依賴於雷射通信系統,又取決於光學跟瞄系統。雖然目前包括我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已經實現了星地之間的動態光束雙向鎖定跟蹤,但同時移動的衛星間的鎖定與跟蹤則仍需取得突破。

    第三,雷射發射和接收天線的效率會對傳輸質量產生影響,出於獲取最小光斑的目的,發射天線的設計要接近衍射極限,這就給接收天線精確對準帶來了挑戰,理論上接收天線直徑越大接收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但這又會帶來衛星(飛行器)體積和重量的增加,如何取得兩者的平衡很重要。而取得突破的關鍵則是要藉助創新技術提高接收天線的靈敏度。

    第四,超遠距離傳輸也存在隱憂(信號衰弱和時延),想要實現更多、更遠的深空探索,仍需突破距離瓶頸。

    雷射通信為我們勾勒美好未來

    雖然現階段星地、衛星間仍以無線電通信為主流,但通過我們的介紹不難看出,雷射通信已經為我們勾勒出了美好的太空通信未來——按照NASA的設想,藉助雷射通信技術建立太空通信系統,以實現「太空—地球」的遠距、大數據通信。屆時,我們不僅可以實時與月球視頻通信,甚至可以與木星或是更遙遠的星球進行實時視頻通信。

    而雷射通信技術將不僅僅應用於太空,作為星地間數據傳輸的關鍵技術,其將實現與地面光纖網絡的互補,從而建立起立體交叉光網,在外太空衛星和大氣層內外形成高帶寬通信網,從而徹底顛覆目前全球通信系統(海底光纜+衛星與地面間的無線電通訊),打造可滿足物聯網時代需求的大帶寬網絡(雷射通信的速度可達2-10Gbps)。

    今天,聯接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之中最基本的生活要素,就像空氣和水一樣無處不在,一個全聯接的地球正在形成。而隨著以雷射通信、量子通信為代表的新一代太空通信技術的出現,我們相信,今天如電影《星際迷航》中的誇張特效景象,在不久的將來極有可能成為現實(至少跨星球的視頻通信將不再是夢)!

相關焦點

  • 宇宙旅行溝通就靠它:神秘的太空通信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今天我們已經可以藉助多種方式探索宇宙的奧秘,包括望遠鏡、宇宙飛船(太空飛行器)、衛星、空間站等等。
  • 建造船隻,遨遊太空 《Subdivision Infinity》滿足你對宇宙的幻想
    導 讀 遨遊太空 《Subdivision Infinity》滿足你對宇宙的幻想"> 從像素世界跨越至三維立體空間,「永不停止出版」的新月遊戲(Crescent
  • 美國太空人在太空遨遊,意外發現地球上有隻「巨眼」,緊盯著太空
    宇宙在其廣義的概念中指的就是所有的空間,時間以及其內容物所組成的統一。其中包含著所有的恆星,星系,原子,粒子等等一切所有的物質與能量。但是我們普通人心中的宇宙就僅僅是在地球之外的空間而已。前往宇宙太空中遨遊一直就是人類的夢想,因為宇宙中擁有著太多太多的神秘。現如今的世界,前往宇宙中遨遊已經成為了現實。
  • 09年廣東陽江市中考滿分作文:我和孫悟空一起遨遊太空
    這天,我駕著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遨遊,忽然,一塊白白的東西向我撲來,我急忙閃開,回頭看,原來是孫悟空。我大聲喊道:「孫大聖……」孫悟空回頭看了看,立即掉回頭來到我面前。於是,我停止航行,向孫悟空問道:「你好,孫大聖。」孫悟空連忙耍弄自己的手,說:「來者何人?」我微笑著說:「我來自地球,如今地球人飛躍發展,大家都嚮往太空,探索太空,遨遊太空。
  • 如果你也想遨遊太空,這款《SpaceEngine》值得探索
    原來我們只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微小塵埃,但是人類對未知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越是遙遠我們就越是嚮往。這款《太空引擎》Space Engine可以實現你探索宇宙的夢想,今天就和小編一起進入宇宙的神秘空間,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遊戲的作者是俄羅斯天文學家Vladimir Romanyuk單獨製作的,遊戲早在2010年就上市出售,至今為止經過製作者的不斷修改已經變成了一個超級豪華的宇宙套餐。
  •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
  • 在九號宇宙化身太空人 遨遊浩瀚無垠的太空
    宇宙對於全人類來說都是神秘的,載人航天飛船的發射、空間站的建立……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目前為止,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有多少呢?「九號宇宙」或許能夠滿足你一部分好奇心。乘坐太空梭 星際穿越旅行2030年我們生活在阿爾法星球,在母星地球的召喚下,我們決定乘坐太空梭,穿越星際,回到地球母親的懷抱。Are you ready?Go!
  • 太空軍工廠!《第二銀河》打造宇宙終極艦船
    科幻開放世界《第二銀河》大陸地區即將於10月23日開放下載,玩家將在廣袤的宇宙中開啟一段神秘的冒險,駕駛太空艦船,探索重重宇宙謎題,幫助人類聯盟度過危機,10月23日加入《第二銀河》,與身邊的夥伴一同到遙遠的宇宙去旅行,投入一個全新且神秘的世界,一起去冒險吧!
  • 太空旅行並不遙遠,了解這三點有望圓太空夢
    為滿足大家對航天好奇心和探知欲,近期百度百家好獨家上線《宇宙生活指南》直播科普,邀約包括國際宇航聯,中國航天總院,星箭研究院,愛太空商業航天機構,以及知名航天科技專家在內的諸多前沿航天力量共同打造,帶領大家探索浩瀚神秘的星空。
  • 嫦娥五號順利修軌,遨遊太空,那麼關於太空類遊戲這款你肯定喜歡
    【謝絕轉載,辛苦原創】相信大多數夥伴小時候都有當太空人的夢想,嚮往探索未知的太空。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款太空星戰手遊話不多說, 這款手遊就是《第二銀河》,它是一款包含RPG和SLG的開放世界太空星戰遊戲遊戲結構豐富,內部構建了多達4961個恆星系的宇宙太空,充分滿足玩家的探索欲望最重要的一點是玩家還可以駕駛各式各樣的太空戰艦去遨遊宇宙,掠奪資源,遊戲畫面也是很宏大壯觀的
  • 宇宙奇觀!《星際探索》五大看點解鎖太空漂流
    1905電影網訊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入圍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12月5日18點震撼上映,五大看點帶你衝破地球暢享太空漂流。史無前例橫跨四大星球的星際戰鬥,加上每一幀畫面都美到窒息的宇宙奇觀,打造最震撼的大銀幕沉浸式太空漂流。
  • DIMOO太空旅行系列盲盒上新 泡泡瑪特與你共遊太空
    或許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一個夢,乘坐宇宙飛船遨遊在充滿奇遇與冒險的太空,探尋宇宙的奧妙無窮。3月7日,POP MART泡泡瑪特就推出了DIMOO太空旅行系列,由嚮往太空的小男孩DIMOO帶領大家前往太空,開啟一段神秘的旅程!
  • 遨遊太空登陸月球 重慶市涪陵萬達廣場VR航天航空航海嘉年華來啦!
    遨遊太空登陸月球 重慶市涪陵萬達廣場VR航天航空航海嘉年華來啦!> 銀河幻影VR航天航空航海主題嘉年華 (重慶市涪陵萬達廣場) 時間:2020年11月1日-11月30日 這是一個適合全家人玩的航天航空航海主題展 每次展出都被瘋狂打call 全國超過500萬家庭打卡 為孩子培養一個夢想 實現普通人的太空夢
  • 來自宇宙中的古老訊號,科學家將其破解:像是生命在求救
    前幾年,法國的報紙曾經披露過這樣一則消息:前蘇聯和美國的科學專家組曾經就一段神秘的無線電訊號展開過深入的研究。據透露,這是一段5萬年前從某一星球發出的求救訊號。如果這段訊號是真實的話,那麼人類就必須重新思考宇宙生命體存在的可能性。換言之,宇宙之中的確存在著除人類之外的高級智慧生物,而且其文明程度是人類遠遠不能及的。試想5萬年前地球還是和什麼樣子,而那時候這段信號的發出者已經可以遨遊太空,這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 NASA宇宙特展來了:30分鐘「遨遊」太陽系,現場感受空間站
    走進這裡仿佛置身於太空宇宙之間,300億公裡太陽系如在眼前,震撼場景引起現場觀眾連連驚嘆。影院環形裝置26架超高清投影,實景無間斷變換著NASA太陽動力學天文臺、各大行星飛行器和探測器所拍攝的宇宙實景圖像,模擬一次從地球穿越太陽系的星際旅程,觀眾在宇宙飛船和探測器的帶領下,從地球開始探訪太陽系中行星,在全動態、全浸沒式的裸眼觀看體驗中,30分鐘「遨遊」300億公裡的太陽系奇觀。
  • 在太空中已經遨遊了四十多年的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有多遠?
    你有沒有想過在太空中遨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70年代,人類剛剛突破地球大氣層,登上了距離地球38萬千米的月球,太陽系對人類而言,還是一片神秘未知的星空,地球公轉一圈僅需一年,而天王星、海王星等距離較遠的行星公轉一圈長達數10年甚至百餘年,當時飛行器的功率無法抵抗太陽引力,只能夠藉助各個行星的引力推動,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176年一次的行星幾何排列即將發生,這意味著太空船無需藉助大量燃料助力,依靠行星之間的引力加速,就能夠探尋4顆行星的奧秘,旅行者1號正是要借這次機會造訪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大行星,用12年的時間完成原本需要30年的任務。
  • 未來地球人,遨遊太空不是夢
    未來地球人,遨遊太空不是夢聰明的人類終有一天會走出自己的搖籃——地球,向更廣闊的宇宙空間進軍。不久的將來,人類將憑自己的智慧使自身的壽命大大地延長。經濟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改善,使多數人的體質得以增強,高科技與生物工程、意念方法與醫學保健的結合,可以大大減少疾病對人體的威脅。
  • 教程|色彩+肌理+創想——趣味畫太空宇宙
    今天老師帶領大家遨遊宇宙,一起看看宇宙中星球的奧秘吧!宇宙中不僅有很多行星,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在全球不同的國家都會發送火箭、探測器等等儀器發射到外太空,探索宇宙中未知的一面。小朋友們心中的宇宙是怎樣的呢?在今天的課程中我們以太空宇宙為主題來展開創作,通過欣賞火箭、探測器的圖片,以卡通的方式描繪出來。
  • 太空遨遊50億公裡!隼鳥2號探測器將從龍宮星帶回重要樣本
    在太空中遨遊了6年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就要「回家」了。據外媒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2014年發射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將於12月6日返回地球,屆時將降落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神秘空間等你解鎖
    宇宙間隱藏著怎樣的奧秘?科技的力量如何推動星際之門?遨遊星際寰宇,解鎖未來科技。國慶期間,中信泰富錦園將為你帶來全新的科技實景互動體驗,感受科技與未來的震撼碰撞,全體進入星際科幻,眾多精彩等你來玩。太空的旖旎璀璨奪目宇宙的奧秘參差百態星辰宇宙間行星在軌跡中環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