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記者 吳笛 通訊員 徐福興)昨天下午1點42分,我市用電負荷再創歷史新高,達到了425.5萬千瓦,比去年最高用電負荷多了10.5萬千瓦。廈門電網調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未來一段時間,我市的用電負荷還會繼續走高,究其原因,除了高溫天氣外,我市經濟持續平穩快速發展,也是用電屢創新高的重要因素。
增速 翔安用電量比增近三成,是全市平均增速3.5倍
廈門電網調控人員提供了兩個數據:截至6月22日,今年島外累計用電量同比增長速度高於島內3.9個百分點;翔安區累計用電量同比增長達28.9%,大約是全市用電平均增速的3.5倍。
具體分析,島內是空調用電密集區域,雖然高溫天氣的拉動明顯,但是島外累計用電量增速更快,很大因素就是島外企業對用電的有力拉動;根據監測數據顯示,翔安區累計用電量的增速,得益於翔安區工業企業的強力支撐,與高溫天氣關聯度沒那麼大。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以來新投產的翔安下潭尾片區天馬微二期、電氣硝子、三安集成、三安光電、聯芯集成電路等五家重點工業用戶發展迅速。1至5月廈門用電量增長的部分中,29.6%來自這五家企業。
電網調控人員說,從電網運行監測數據看,去年在翔安建成投產的一批重點變電站、開關站,用電負荷增長迅速,與上述用電數據高度吻合。
事實上,我市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勢頭,在用電數據中早已逐步體現出來了。據統計,1至5月,全市用電量比增8.10%,增速高於全省平均增長水平,其中5月份第二產業用電量比增達到11.11%。從全市49家重點跟蹤的用電大戶來看,1至5月用電量同比上升9.86%,而用電量較快上漲的行業多為我市重點發展的行業。
監測 為「世界級電纜」體檢,增加用電設備巡視密度
今年以來,為保障廈門經濟發展用電需要,廈門供電公司超前規劃和建設電網,加速建設一批保障夏季用電的重大工程。截至昨天,今年已經建成投產包括220千伏東渡變電站增容工程在內的近50項夏季用電保障工程,目前正在建設的還有110千伏芸偉輸變電工程、潯江輸變電工程、東嶼輸變電工程等重點項目。
前不久,廈門供電公司電纜運維人員對廈門柔性直流工程跨海電纜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這條電纜在去年12月建成投運時,是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電纜,為保障今年島內安全用電提供強有力支撐。
據了解,6月份之前,廈門供電公司已經組織專業人員對全市1500多公裡輸電線路、86座110千伏以上變電站、4723座10千伏配電站房、約7500公裡配電線路進行「地毯式」檢查。除提前做好設備特殊巡視、及時消除缺陷外,在夏季用電高峰期,還將進一步增加設備巡視密度,特別是對用電重載設備加強監測。
【連結】
5個多月帶電作業千餘次
烈日下工作手套能倒出水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記者 吳笛 通訊員 許漢勝)昨天中午,記者來到廈門電網調控中心,此時調控臺上一臺臺電腦正在密切監測電網運行的每一個數據。
大屏幕上的電網負荷曲線顯示,從當天上午8點開始,用電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在13時42分,全市用電負荷達到425.5萬千瓦,再次刷新前一天剛創下的紀錄。
而就在4個小時前,在翔安東路九溪保障性住房施工現場,帶電作業人員劉建裕、許木成「全副武裝」在高空中開展帶電立電桿、裝橫擔等工作,為一家即將投產的企業接入萬伏電源。他們頭戴安全帽,身穿加厚絕緣袖套,手上戴了3層手套,腳穿絕緣靴,包裹得嚴嚴實實。一個多小時後,兩人結束工作,全身早已溼透。
這樣的作業對他們來說已經成為習慣,許木成說,在烈日下工作,手套脫下來能倒出水來。劉建裕說,夏日期間時常這樣作業,有時一天要做好幾次帶電作業。據統計,今年以來廈門供電公司共實施配電網帶電作業1265次。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