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學合成全球首個全氮陰離子鹽—新聞—科學網

2020-11-22 科學網

 

日前,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炳成研究團隊合成全球首個全氮陰離子鹽,意味著中國佔領了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的國際制高點。

據悉,由於製備全氮陰離子的前驅體芳基五唑穩定性較差,加上全氮陰離子自身不穩定,致使難以採用常規方法獲取全氮陰離子。該研究團隊則創造性地採用間氯過氧苯甲酸和甘氨酸亞鐵分別作為切斷試劑和助劑,通過氧化斷裂的方式首次製備成功室溫下穩定的全氮陰離子鹽。熱分析結果顯示,這種鹽分解溫度高達116.8℃,具有非常好的熱穩定性。該研究不僅為全氮陰離子高能化合物的製備奠定了堅實基礎,更有助於中國核心軍事能力的提升。

(馬海君 整理)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南京理工大學:合成全球首個全氮陰離子鹽
    日前,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炳成研究團隊合成全球首個全氮陰離子鹽,意味著中國佔領了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的國際制高點。據悉,由於製備全氮陰離子的前驅體芳基五唑穩定性較差,加上全氮陰離子自身不穩定,致使難以採用常規方法獲取全氮陰離子。
  • 中國合成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提升國家核心軍事能力
    中國合成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提升國家核心軍事能力 凌軍輝/新華網 2017-01-28 20:08 來源:新華網
  • 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成功合成
    揚子晚報訊(記者 楊萍 楊頻萍) 南京理工大學團隊近日成功合成了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登頂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最高點。相關研究已發表在世界最權威的期刊《科學》上,這同時也是我國在《科學》上發表的第一篇含能材料領域的研究論文。  全氮陰離子鹽的成功合成,標誌著國家核心軍事能力和軍事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制高點。
  • 中國合成全球首個全氮陰離子鹽 或可用於造「乾淨」氫彈
    全球首個全氮陰離子鹽在中國合成,這意味著我國佔領了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的國際制高點。這項研究由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炳成所率的團隊完成,相關論文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科學》上,這也是我國在該雜誌上發表的含能材料領域首篇論文。
  • 南理工破世界性難題 首個全氮陰離子鹽成功合成
    南京理工大學團隊近日成功合成了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登頂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最高點。相關研究已發表在世界最權威的期刊《科學》上,這同時也是我國在《科學》上發表的第一篇含能材料領域的研究論文。全氮陰離子鹽的成功合成,標誌著國家核心軍事能力和軍事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制高點。
  • 全氮陰離子鹽合成 達到一個歷史性突破
    全氮陰離子鹽合成 達到一個歷史性突破時間:2017-01-31 19:02   來源:科技訊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氮陰離子鹽合成 達到一個歷史性突破 日本科幻動漫《EVA》中曾經出現過一種乾淨無汙染的超強核武器N2爆彈,而現在,中國科學家帶來了將科幻變成現實的希望。
  • 南理工世界首次合成全氮陰離子鹽 理論能量密度為黃色炸藥10-100倍
    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胡炳成教授團隊近日成功合成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佔領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國際制高點。相關研究論文27日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上,這也是我國在《科學》上發表的含能材料領域第一篇研究論文。
  • 中國首次合成全氮陰離子鹽:可造「乾淨」氫彈
    據報導,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胡炳成教授團隊近日成功合成全世界第一個全氮陰離子(N5-)鹽,佔領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國際制高點。相關研究論文27日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上,這也是我國在《科學》上發表的含能材料領域第一篇研究論文。
  • 中國成功合成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威力堪比核彈
    雖然核彈的輻射並沒有核電站那麼強烈,但是作為一個致死時間持續2個星期的長效殺傷武器,依然是讓人無法接受的武器。 但是中國一個高技術科研團隊近日成功合成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該物質的爆炸能量相當於TNT炸藥的10~
  • 中國首次突破氮離子鹽系 將造出科幻「N2爆彈」
    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胡炳成教授團隊近日成功合成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佔領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國際制高點。相關研究論文27日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上,這也是我國在《科學》上發表的含能材料領域第一篇研究論文。
  • Ed:鈷(II)離子捕獲cyclo-N5ˉ陰離子形成的對稱高氮化合物
    單晶X射線衍射分析確定了其結構,兩個五唑陰離子和四個結合水分子對稱地位於中心金屬離子周圍,熱分析表明該金屬鹽是一種爆炸特性較好的材料。【成果簡介】3月23日,Angew. Chem. Int.Ed在線發表題為「鈷(II)離子捕獲cyclo-N5ˉ陰離子形成的對稱高氮化合物Co(N5)2(H2O)4·4H2O」(A Symmetric Co(N5)2(H2O)4·4H2O High-Nitrogen Compound Formed by Cobalt(II) Cation Trapping of a Cyclo-N5ˉ anion)的研究論文,通訊作者為南京理工大學胡炳成教授和遼寧科技大學孫呈郭老師
  • 華東理工大學自辦學術期刊BIOB入選SCIE—新聞—科學網
    BIOB成立了以華東理工大學校長曲景平為主席的國際編委會,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許建和教授、日本慶應大學高級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清水和幸擔任主編,成員來自20個國家/地區,其中包括30名資深科學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和66名年輕科學家組成的青年委員會。BIOB嚴格遵循學術出版道德規範,2位主編和 15位副主編嚴把質量關,並採用查重軟體排查潛在的學術不端風險。
  • 南京理工研發人體體溫異常檢測熱像儀並投入使用—新聞—科學網
    2月3日,南京理工大學紅外成像技術團隊研發的「人體體溫異常檢測熱像儀」正式安裝在該校人員進出較多的一號門,加大人體體溫異常檢測力度。
  • 國內首個量子計算產業聯盟在合肥揭牌—新聞—科學網
    本源量子計算產業聯盟揭牌儀式   12月12日,我國首個量子計算產業聯盟
  • 全生物法高效合成燕窩酸成為可能—新聞—科學網
    近日,《德國應用化學雜誌》以內裡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南京農業大學教授約瑟夫·弗戈邁爾團隊的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了一種酶催化下的醯基化反應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