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啟動商用一年後,中國正式進入5G全面發展階段。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在2020世界5G大會現場表示,目前我國5G獨立組網初步實現規模商用,網絡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及重點縣市。「截至今年10月,我國已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個,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5G多形態、多種類、多功能的泛終端持續突破,國內已經有十款模組獲得了入網許可,多款5G模組已經開始商用。」劉烈宏說。
他透露,工業和信息化部正會同運營商制定明年的基站建設計劃,進一步加快推進網絡建設,持續開展5G技術研發試驗,指導成立5G應用方陣,組織開展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促進5G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科技部副部長相裡斌則表示,預期在未來的兩三年內,5G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將會進一步加快。以5G為代表的未來移動通信技術將高效串聯起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一系列基礎設施,推動製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促進實現各國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條現代化,在垂直行業應用和信息通信技術融合發展過程中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
第一財經記者在大會現場也看到了5G技術在垂直行業中的多形態應用,尤其是在工業互聯、交通、城市發展等B端領域。
在中國移動展臺,廈門遠海碼頭的一位工作人員在使用操縱杆,千裡之外的港機設備在精準可靠地實時運作。而在中國聯通展臺,現場的參會者可以近距離參加山東高院舉行的「遠程庭審」,
華為中國區副總裁、廣東代表處代表周建軍則在現場分享了與南方電網合作的案例。他表示,5G的速度快、大帶寬、低延時特性應用在電力巡檢及監控業務中,可以實現作業現場超高清視頻的回傳和實時視頻巡檢,通過與AI的配合,巡檢效率提升了80倍,成本下降了30%,同時也降低了人工巡檢風險。
據了解,目前華為已與合作方在智慧醫療、智慧警務、智能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工廠、智慧崗等領域進行了眾多創新的應用,覆蓋5G遠程醫療、5G立體巡防、5G雲化PLC、5G遠程控制等。
「5G應用正在向不同的垂直領域擴展,包括智慧型手機、工業物聯網、智能網聯汽車,以及企業專網等。」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技術許可業務中國區總經理錢堃在大會演講中表示,5G將催生更多新的服務與產業。
目前,高通與高新興物聯、宏電、中興通訊、OPPO等企業在5G技術下展開了物聯網領域的深度合作,例如,基於驍龍X55,高新興機器人用6天就為5G防疫機器人增加了人體測溫功能。
5G網絡的實際部署和行業應用的拓展,正在不斷顛覆工業、醫療、交通、娛樂等傳統領域的固有模式,相較於C端應用,B端市場的發展速度似乎更快。
但成本與利潤之間的平衡問題,目前依然是5G行業應用落地前的挑戰。
某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在現場對記者表示,在工廠生產場景,目前5G的覆蓋率還有待提到,大企業可以通過龐大的產能攤平成本,但對於中小公司而言,網絡部署的成本依然高昂。
「不同行業有不同的痛苦,除了商業模式之外,B端不同行業本身的準備度是否充分也是一個問號。」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楊超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5G在不同行業應用過程中,不是直接替代,而是涉及生產流程、組織架構。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其他ICT基礎設施跟不跟得上,只有5G和雲、AI等結合起來,效率才會真正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