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遊位於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的中心。2500多年前,東夷的一支分支從北方遷徙到龍遊,建立了古蔑國,成為浙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後被越國吞併。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在龍遊設郡,稱太末。唐貞觀八年改稱龍丘縣,吳越寶正八年改稱龍遊。
龍遊石窟位於龍遊縣以北三公裡,衡江岸邊的鳳凰山,當地人稱為「壇童山」,方圓只有幾英裡遠,但山內隱藏著24個大小不一、布局精巧的人工洞窟。
據考證,龍遊石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年,這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古代地下人造建築。
這些洞穴的規模非常大,從數百個洞穴到數千平方米不等。洞高約20~40米,洞口呈長方形,洞壁陡峭,洞頂呈圓弧形斜向延伸。洞穴由2~5根石柱支撐。洞頂、洞壁、石柱面均刻有細綾,所有石窟均有長方形水池。
在被發現之前,這些洞穴都被洪水淹沒的土壤掩埋了,入口處的巖石坍塌了,很難看到真正的特徵。
現在,當地政府已經開發了五個石窟供人們參觀,他們可以沿著石階走到山洞。
龍遊石窟入口都在高處,走下石階,洞穴越深越涼。尤其是夏天,外面烈日炎炎,一進石窟就能感覺到一股寒意,特別爽。
關於這些石窟的來歷,有的說是越王勾踐的藏兵洞,西漢的糧食儲備和備戰的倉庫,有的說是神仙或者外星人留下的石窟。
當地老人常說,這是一個古老的採石場,石頭是為了修建龍遊城牆而鑿出來的。總之,眾說紛紜,龍遊石窟吸引了很多遊客來探索奇觀。
然而,眾所周知,在壇童山方圓下幾英裡處,估計有50至70多個類似的石窟。如果按每個石窟平均1000平方米麵積計算,一個石窟挖2萬立方米土方,50個石窟至少挖100萬立方米土方。
如果一個人一天能排出0.3立方米的土,需要200萬天才能完成。如果投資1000人,不睡覺至少挖6年,模式統一,技術精湛,其實工作量遠超專家的計算!這麼大規模的發掘,別說古代了,現在都少見。由於種種未知,這些石窟的斷代原因和用途還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