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特龍不是肉食性恐龍中體型最大的,但他的身體結構,讓他成為食物鏈頂端。長達9m,有著鋒利的牙齒,強壯的前爪,他以速度和衝擊力取勝。
異特龍,又名躍龍或異龍,是蜥臀目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8.5米,最大9.7米,體重1.5~3噸最重3.6噸。它們生存於晚侏羅紀,約1億5500萬年前到1億3500萬年前。自從在1877年被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命名以來,已有許多的可能種被歸類於異特龍屬,但只有少數被認為是有效種。異特龍非常聰明,會圍攻大型獵物,是一種龐大、兇猛的肉食性恐龍。
異特龍是侏羅紀後期活躍於北美洲、非洲等地的主要肉食性恐龍。
就體形而言,異特龍並不是肉食性恐龍中最大的,但它擁有更適於獵殺的身體結構。首先,它的前肢非常粗壯,上面長有3根指,每根指頭上都生有利爪,可以毫不費力地撕開獵物。其次,高大粗壯的後肢能有力地支撐起它的重量,使它行動起來更為敏捷。最後,粗大的尾巴還可以當做鞭子,橫掃任何膽敢進犯的敵人。
異特龍的顱骨長、寬並且很厚。異特龍還有扁平寬闊的腸骨、末端膨大為足狀的恥骨,股骨比脛骨要長。異特龍的腳踝長得很高,腳上有鱗片,就像不能飛翔的巨型鳥類的腳,且遠比現存的任何一種鳥類的腳都重。拇指的位置較高,朝向後方,趾爪的核心為骨質,外層則為角質。
異特龍生有70顆邊緣帶鋸齒的牙齒,每顆牙齒都像匕首一樣尖銳,並且都向後彎曲。如果某顆牙齒脫落了或在戰鬥中斷掉了,一顆新的牙齒會很快長出來填補這個空缺。另外,異特龍可以將頜部張得很大,然後再向外擴張,這樣有利於撕碎獵物並且吞食大塊的肉。
異特龍有強勁的後肢和健壯的尾巴,在捕獵時往往成群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