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鴯鶓渾身寶 村民靠養鳥賺了錢蓋了樓圖

2020-11-25 搜狐網
  茂名坡心鎮一些村民靠養這種鳥賺了錢蓋了樓  他帶頭養起鴯鶓

  記者昨天來到茂名市茂港區坡心鎮牛六架村。

  在那(霍)七(逕)公路旁的一個果園裡,只見果樹下按雛鳥、商品(成年)鳥、種鳥分別圈養著許多外形酷似鴕鳥的巨型鳥類。據了解,鴯鶓也叫「澳洲鴕鳥」,屬

  於鶴鴕目鴯鶓科,體型僅次於非洲鴕鳥,其壽命一般在30至50年,一般飼養12至14個月即可屠宰。

  村裡第一個養鴯鶓的人叫陳沼光,公路邊圈養著許多鴯鶓的果園就是他的。陳沼光還是村支書兼主任。陳高中畢業後,曾經跟人到海南打過工,也養過豬。1999年,經廣州一個朋友介紹開始學習養鴯鶓。「當時學養鴯鶓主要是覺得它很粗生易養,它的毛皮底下有一層很厚的油(脂肪),所以不懼冷熱、不怕風雨,且幾乎沒有什麼病,吃的飼料也簡單,收成又快,一隻鴯鶓養一年就可出手,扣除成本後大約能賺300元左右,這比種田好多了。」

  上圖:樹上掛著收音機播新聞放音樂  鴯鶓全身都是寶

  陳沼光說,鴯鶓全身都是寶:毛是做羽絨的上等材料,皮可做高檔皮革,脂肪可做化妝品(如防曬劑),也可藥用(以它做成的藥膏對燒傷燙傷擦傷有奇效),而且肉質鮮嫩,它的蛋殼也可做成工藝品,殼的渣可作肥料。

  鴯鶓以吃黑麥草、墨西哥玉米草等為主,但平時要放點音樂給它們聽。陳沼光解釋說,目的是為了減少它們的「應激反應」:遇到有客人來參觀時,鴯鶓們會驚慌失措,導致減膘甚至猝死。

多聽聽音樂和新聞,能讓它們習慣「明星生活」。記者在採訪時,就看到在果樹枝頭特意掛著收音機,正在播放臺海新聞。對於我們的到來,鴯鶓們泰然處之。  

助鄉親早日脫貧

  陳沼光於2002年開始自己嘗試將鴯鶓蛋孵化。他告訴記者,他的養殖場裡有兩間孵化室,將孵化出來的鴯鶓苗賣給2003年成立的養殖協會會員來養。現在他的協會共有51個會員,其中31戶是本村的農民,全村共養有鴯鶓3600隻;其他會員分布在羊角、七逕,甚至遠至化州、開平等地。

  記者說想到村裡其他養殖戶的家裡看看。陳沼光說,不用看了,所有養殖戶的鴯鶓都在他的果園裡集中起來養,「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參觀。農戶到這裡餵完他們的鳥後就順便幫我幹點活,清理鳥糞。」農戶在陳沼光那裡是「免費」領養鴯鶓的(但要交一定的保證金),待商品鴯鶓出售之日再扣回。據說如今的鴯鶓苗已漲價了,但他賣給鄉親的鴯鶓苗卻比他創業時(400元/只)的價格更低(360元/只),他說:「我有責任幫助鄉親們早日脫貧。」

  據稱,許多村民養鴯鶓後也的確脫了貧。他舉例說,村裡有個叫陳水娣的婦女,原來家裡是很窮的,後來把她招進其公司裡幹活,每月有固定的五六百元工資,又讓她領了一些鴯鶓飼養。如今她的家裡已蓋起了三層樓,丈夫還買了一輛拖拉機搞運輸,日子越過越紅火。本報記者 林福益 通訊員 王傳明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肥鴯鶓肥了眾村民(圖)
    茂名坡心鎮一些村民靠養這種鳥賺了錢蓋了樓  他帶頭養起鴯鶓  記者昨天來到茂名市茂港區坡心鎮牛六架村。  在那(霍)七(逕)公路旁的一個果園裡,只見果樹下按雛鳥、商品(成年)鳥、種鳥分別圈養著許多外形酷似鴕鳥的巨型鳥類。
  • 昌吉有人養了180多隻「世界第二大鳥」 渾身是寶
    他不僅自己養鴯鶓,還教鄉親們養殖技術,一起增收致富。據了解,鴯鶓渾身是寶,鴯鶓肉是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健康綠色食品,鴯鶓蛋不僅食用營養價值高還能雕刻工藝品,鴯鶓皮是加工皮具的「軟黃金」……農戶養殖一隻鴯鶓半年就可增收700元,是真正的「致富鳥」。
  • 渾身都是寶的鴯鶓該如何養殖?方法其實很簡單
    鴯鶓是一種屬於鴯鶓科的鳥屬動物,鴯鶓原產於澳大利亞,不過現在在我國也有了一定的養殖面積。鴯鶓是一種非常適合農戶養殖的動物,鴯鶓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並且鴯鶓的全身基本上都是寶,鴯鶓的肉質鮮美,脂肪等高熱量物質含量也比較低,並且鴯鶓的皮也有著比較好的透氣性,既柔韌也美麗,鴯鶓的蛋也可以被雕刻成工藝品用來收藏。那麼鴯鶓該如何養殖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鴯鶓也著很強的運動能力,鴯鶓和鴕鳥一樣都是一種非常喜歡運動的鳥類。
  • 大學生夢想讓父母搬出村,創業養鴯鶓年銷售額超百萬
    小山村的龍家箐組,大學生李錦恆在父母的支持下,返鄉創業,在家裡養起了鴯鶓。2010年剛大學畢業時的李錦恆,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天生就有一股超乎常人的闖勁,他的人生夢想是賺到足夠多的錢,讓操勞了大半輩子的父母搬出河塊村,讓父母過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 農產品進高檔市場解密(2)渾身是寶的鴯鶓(2007.04.17)
    消費者:八菜一湯嘛,一般都是800元錢一桌。      鴯鶓的壽命長達50年,產蛋高峰持續30年,每個繁殖季,大概能產30枚到50枚鴯鶓蛋,可以孵化15到20個小鴯鶓出來。最奇特的是,在自然狀態下,都是由公鴯鶓來負責孵化和承擔養育小鴯鶓的繁重家務。不過,人工繁育的方法解放了這些模範丈夫和好爸爸們。
  • 鴯鶓養殖技術介紹,來看看鴯鶓管理方法吧,或許能幫到你
    鴯鶓是一種非常稀有的鳥類動物,它們產自於澳大利亞,不過現在世界各地都有養殖,它們非常適合農戶進行養殖,不管是大規模還是養幾隻都非常好養,他們適應能力很強,而且那苗全身上下都是寶貝,肉質也非常肥美,同時肉中脂肪含量非常低,有著很好的營養物質,鴯鶓也可以作為工藝品進行收藏,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養殖鴯鶓呢
  • 全村都靠盜寶「致富」,下水幾分鐘賺800萬,11年後卻被打回原形
    在2005年左右,位於上江口的石龍村,因為有一條縣道穿鎮而過,所以主要靠經商、販茶為生,日子過得挺富裕。而下江口的雙江村,則只能靠打漁或在碼頭做苦力生存,村民們普遍比較貧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 鴯鶓:徒步鳥王,引發戰爭的動物
    農夫和鴯鶓的故事,還要追溯至澳大利亞建國初期。儘管鴯鶓是國徽上的兩種動物之一,但那時它們並沒有受到很好的保護。1901年,澳洲西部的農夫們築起了一道長達1100多公裡的高大圍牆想阻擋鴯鶓,因為他們的大片麥田正好位於鴯鶓遷徙的路線上。
  • 認識神奇的鴯鶓油
    鴯鶓的成熟期長達3年,生殖繁育水平不高:時至今日,包括人工飼養在內的全球鴯鶓數量也僅為40萬頭。一隻成年雌鳥只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產蛋,一般只生產9-12隻蛋,而且孵化期長達8周。在此期間它們不吃不喝,靠消耗體內儲存的能量維持生命和繁衍下一代,這毫無疑問是一個生物界奇蹟。
  • 山裡常見的野生樹木,村民不在意,其實渾身是寶,尤其根價值很高
    有一種植物在農村山裡很常見,人們對它視而不見,其實它全身是寶,尤其它的根是做盆景的優質原料,它就是黃荊樹。如今上好的盆景用的都是黃荊根,懂行的願意出高價收購,遇到的村民可別錯過了。黃荊可以說渾身都是寶,它的莖皮可造紙及制人造棉;莖葉治久痢;種子為清涼性鎮靜、鎮痛藥;根可以驅燒蟲;花和枝葉可提取芳香油;如今在市場上流行的盆景也多是黃荊根培育而來。
  • 大學生返鄉創業養鴯鶓,沒想到這麼賺錢
    大學生李錦恆在父母的支持下,返鄉創業,在家裡養殖起了鴯鶓。大學畢業後卻沒有走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後考試謀職業的路,帶著夢想,2010年剛跨出校門的李錦恆毅然選擇來到了工地上,和工匠們一起幹起了苦力活。幾年下來,李錦恆從工地上賺到了一些錢,他將賺到的錢買了房買了車。正當李錦恆琢磨著如何返回家鄉創業致富時,一次去上海的旅途中,認識了一位姓陳的鴯鶓養殖大戶,在認真交流的過程中,李錦恆了解到鴯鶓養殖是一個新鮮且待開發的行業,市場潛力大,非常適合創業。
  • 養五十頭驢一年能賺多少錢
    驢的脾氣是倔犟的,可是肉質發香,驢渾身上下全是寶,驢肉火燒是每個人都喜歡食用,驢皮治做阿膠出名,驢的好處多那麼養殖五十頭驢一年能賺多少錢?肉驢出肉率比漢驢高出百分之三十七點二,農民開始養殖肉驢是近幾年剛剛興起的,成年肉驢十個月可以出欄,在飼養方面要有足夠的經驗才能讓肉驢肥而不膩,驢吃百分之八十五的草料,百分之五的專用飼料,百分之十的豆餅和麥皮為飲料。驢在夜間吃草更佳食用。驢肉出口很多國家,注意以驢肉灌頭,紅燒辣驢肉等,驢的渾身全部是寶,驢鞭在餐桌上是一道美食,價格昂貴488一斤。
  • 廣東中山拍賣鴯鶓孔雀 鴯鶓每天吃草700斤(圖)
    記者在現場看到,鴯鶓形似鴕鳥,體高約1.5米,重達100斤,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鴯鶓的形象還成為了澳大利亞國徽的圖案。  據介紹,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和地區,適合原生鴯鶓種群的繁殖,此次拍賣的鴯鶓就是從澳大利亞「移民」過來的。
  • 鴕鳥和鴯鶓,您更喜歡哪個?
    飼養員們卻說,它們是獨產於澳大利亞的鴯鶓(ér miáo)。鴯鶓與鴕鳥有何區別?  日前,《洛陽晚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還精心製作了鳥兒表情包。  長得像卻性格不合,鴯鶓和鴕鳥從不住在同一「屋簷下」  同是「高個子」「大長腿」,鴯鶓和鴕鳥站在一起,的確很難讓人分清楚,但若您仔細對比兩個萌物的照片,還是能發現:鴕鳥要比鴯鶓大得多,成年鴕鳥的「身高」為2.5米,而成年鴯鶓的「身高」在1.5米至1.85米;鴕鳥身上深色羽毛的顏色更接近黑色,而鴯鶓則渾身是灰褐色
  • 朱樓村的村民發達了:大衣哥大舞臺搭建完成,全體村民都能賺到錢
    到如今大家都喜歡大衣哥,村民們越來越愛大衣哥了,甚至把他當成了村裡的一個財神爺一樣。這背後不光是大衣可有錢了,更重要的就是隨著大衣哥的名氣越來越大,村民們也從他的身上發現了一些賺錢的商機,所以大衣哥大舞臺就成了一個發展旅遊的好機會。
  • 渾身上下都是寶,致富路上小奶驢「C」位出道!
    驢渾身上下都是寶,驢肉、驢奶、驢皮個個都是致富「法寶」。如今,博湖縣不少農牧民瞅準這個市場,養奶驢已成為當地農牧民增收的新產業。  塔溫覺肯鄉克日木哈爾村的養殖大戶賈靈峰在縣法院駐村工作隊的引導下,瞅準商機,帶領村民靠養奶驢、出售驢奶走出了一條致富新路,一年收入50餘萬元。
  • 三明永安小夥養殖鴯鶓致富 一枚鴯鶓蛋售價180元
    冬季,永安市建洲禽業有限公司的鴯鶓進入產蛋高峰期,每枚蛋重0.5—0.7公斤,銷售價達到180元,這個產蛋期已銷售100多枚,讓在永安市小陶鎮堅村山坳裡堅持8年養殖鴯鶓的陳躍洲小賺了一筆。陳躍洲是建洲禽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2004年從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2007年他辭職回到老家養殖鴯鶓。
  • 渾身是寶
    村民的鉤藤將集中在這裡剪枝、烘乾。以往年,村民都是把鉤藤一捆捆背下山,到村裡的小作坊剪枝,累不說,還慢,有的沒來得及烘乾就發黴了,有的索性不烘乾就賤賣了。 山坡上的鉤藤樹很不起眼,如低矮的灌木叢,像直立的葡萄藤,但它全身上下都是寶。
  • 鴯鶓油的用處,多功能效果!
    加服鴯鶓油水液一杯,每天3次,舌尖下含化一粒(黃豆大小),加服鯊魚肝油(礦物晶),快速見效。注意:急性胃腸疼痛伴發燒和出血者禁用,以免掩蓋病情延誤診斷。抹痛區,加服鴯鶓油水液一杯,舌尖下含化一粒(黃豆大小),快速見效。肝硬化腹水:肝區—上腹抹油至腹股溝,次數每天80次左右,加服樟芝寶(一天3次,每次2—4粒)加服鯊魚肝油,10天左右見效。
  • 【鴯鶓養殖】鴯鶓養殖前景看好,一枚鴯鶓蛋售價180元
    8年養殖鴯鶓的陳躍洲小賺了一筆。  這224頭鴯鶓已滿7歲,有2/3為母鴯鶓,一隻母鴯鶓每年產蛋不會超過20枚。鴯鶓產蛋期在每年10月份至第二年的4月份,進入12月份算是高峰期,養殖場每天可收穫鴯鶓蛋10多枚。10月份以來,鴯鶓已產蛋500多枚,其中100多枚被客商購買。其餘的300多枚鴯鶓蛋,陳躍洲主要用來孵化,以便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