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十大天文誤區 論壇精選

2021-01-13 牧夫天文論壇
Astronomy Forum of Böotes

天文愛好者以及科普工作者在天文科普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甚至是笑掉大牙的問題。這些錯誤表面上看似可笑,但仔細想一想便令人感到酸楚。為了服務於天文科普,筆者總結了天文科普中最容易遇到的十個天文謬誤,可以說它們代表了公眾對天文學的誤解與不了解。這些謬誤大多有濃鬱的中國特色,有常識性的錯誤,有認識上的錯誤,也有因為誤解產生的錯誤,但他們的本質是相同的,他們都是因為公眾缺乏科學的理性思維而產生的。按照嚴重等級和常見程度,我總結如下:

十、北極星是最亮的星

北極星雖然大名鼎鼎,但亮度卻不大,近似於二等,是全天第50亮星。

這是一個不太普遍的錯誤,但這個錯誤非常危險。試想一下,當你在野外迷路,而北極星是最亮的星這一謬誤在你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各位愛好者科普時一定要糾正這個錯誤。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錯誤比第一大錯誤還可怕。

九、北鬥七星是一個星座

北鬥七星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星座。它只是大熊座的一部分。但是,北鬥七星的確是一個好辨認的星群(由簡單的形狀或少數的恆星構成的恆星集團)。

八、月亮只在晚上出現

這當然是錯誤的。事實上,月亮只在滿月時整夜可見,月亮升起的時間差異很大,每天相差幾十分鐘,經常出現「日月同輝」的現象。犯這個錯誤的人也許不善於觀察生活,或者極少仰望天空。

七、鬥(宿)、牛(宿)=北鬥、牽牛

語出蘇軾《前赤壁賦》:「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許多文學家也曾使用「鬥牛」為意象。此處,鬥指鬥宿,既南鬥六星,大抵位於現在的人馬座。牛是牛宿,大體位於摩羯座附近。而北鬥位於北天大熊座,牽牛(河鼓二)位於天鷹座,相差甚遠。這個錯誤是中國作家常犯的錯誤,許多教輔書上也有這個錯誤,甚至連《現代漢語詞典》裡也有這個錯誤!

六、流星雨像雨一樣

流星雨強調的是流星體之間的物理聯繫,所以,有的流星雨每小時只有3、4顆,而有的流星雨(如獅子座流星暴)可以達到每小時幾萬顆。其實,每天都有流星雨,只不過大多數流量太小,不足為人發現。

五、天文就是佔星

這個令專業天文愛好者倍感氣憤的錯誤,廣泛存在與公眾的頭腦裡。許多人看到正在進行路邊天文夜活動的愛好者時,經常會誤認為是在「觀星象」,進而聯想到算命。

我不知道怎樣解釋這個錯誤,因為討論天文與佔星恐怕要另寫一篇文章。其實,我想這篇文章已經可以讓人們意識到天文與佔星的根本不同:天文是科學,而佔星的本質是迷信。

四、全天只有12星座

這個錯誤曾讓許多愛好者哭笑不得。在天文學上,全天共88星座。十二星座僅僅是黃道上的星座(其實是十三星座,還包括蛇夫座)。由於佔星術大行於世,這個錯誤自然而然地產生於公眾腦海之中。

三、「這架望遠鏡能望多遠?」

這句話無疑表現出公眾對望遠鏡與天文學的極度不了解,實際上是許多錯誤的集合。我敢說,這句話對於許多經常進行路邊天文等科普活動的愛好者來說絕不陌生。

望遠鏡的好壞當然不是靠「望多遠」來衡量的。事實上,「望多遠」對於望遠鏡來說根本沒有意義。拿大白話來說,如果一顆恆星距離觀測者很遠,但是亮度很大,觀測者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它;假如一顆恆星距離地球很近,但是亮度很暗,那麼即使拿一般的小望遠鏡也看不到它。最好的例子就是天狼星(距地球8.6光年,全天第一亮星)和比鄰星(最近的恆星,距地球4.2光年,視星等約11等,肉眼不可見)。望遠鏡的好壞要多方面衡量,如口徑、物鏡焦距、類型(折射、反射或折反)等等。

二、太空裡面沒有地球引力

公眾的想法很簡單:既然人能在太空漂浮,那就肯定沒收到引力。人們顯然忽略了飛船的速度(或沒有意識到兩者的關係)。用不太專業的話來說,飛船的高速度抵消了(姑且讓我們這麼說)飛船收到的引力,但這不代表飛船不受引力。假如讓飛船不運動,飛船裡面的人可以像地面上的人一樣自由行走(當然,飛船是在地球附近。如果飛船遠離地球,那就的的確確失重了) 。

一、月相變化是由於月球進入地球的影子導致的

許多人的腦海中都有這個錯誤。 「月牙就是月亮被地球擋上形成的」---雖然很多人已經遺忘,但非常多的人小時候聽自己的父母說過這句話。顯然,人們把月食和月相的形成機理弄混了。

「月牙」的形成絕不是因為於月球進入地球的影子,而是因為我們與月球的角度不同。換句話說,是月球自己擋住了自己。由於地球、月球、太陽角度不同,有時候月球表面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正對著我們(滿月),有時候被對著我們(朔),但更多的時候是在兩者之間。這就是月相形成的真正原因。

其實,這個錯誤的產生月球也負有一定「責任」,因為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永遠以一面面向地球,讓人覺得月球表面的「陰影」是地球的影子而不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十大天文謬誤到這裡就總結完了。其實,公眾對天文的錯誤認識又何止這十個呢?我們只有堅持天文科普,才能最大限度地消滅謬誤,傳播真理,提高國民的科學素養。只有公眾了解並熱愛科學,中國才能真正成為科技強國。

天文科普非常有必要,特別是一些熱心的鏡友不遺餘力親力親為,實在是一件造福子孫的好事,大家一起努力吧!

樓主 | 發表於 2011-11-25 21:26

「gzljh96 發表於 2011-11-25 19:11

第二個是錯的。理論上,無論離地球有多遠,都會受到地球的引力。只不過小得可以忽略而已。(還是有一定的距 ...」

你說的不錯,其實萬有引力是無處不在的。但在離地球很遠的地方根本沒必要計算地球的萬有引力。這篇文章畢竟是最初級的知識,不能太深入了。


歡迎粉絲們在本文評論區補充那些讓你啼笑皆非的天文問題



marvin8901@astronomy.com.cn

微信小常識·識別二維碼

微信識別二維碼採用瞬時讀屏機制

所以長按二維碼時應保證屏幕中完整的二維碼

有且只有一張,不滿足此條件請向上或向下拖動屏幕

不信?試試,成功了要給學(xiao)費!

相關焦點

  • 聚鯊環球精選應邀出席達沃斯論壇
    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於7月1日-3日在中國大連舉行, 3天時間裡,這場以「領導力4.0:全球化新時代的成功之道」為主題的思想盛宴,吸引了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餘名政商領袖、專家學者,針對全球經濟現狀和發展進行討論和觀點碰撞。聚鯊環球精選作為一家國際化企業受到邀請,董事長孔炯先生出席盛會。
  • 中國天文學會第六屆青年天文論壇在平塘天文小鎮舉行
    5月11日至12日,中國天文學會第六屆青年天文論壇在平塘天文小鎮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在第六屆青年天文論壇上,紫金山天文臺魏俊傑、阿姆斯特丹大學周平等26位青年學者,分別就洛倫茲不變性違規的新測試、超新星遺蹟W49B和其緻密星等內容作學術報告。與會人員聚焦大口徑射電望遠鏡的科學目標規劃、望遠鏡性能提升等內容,展開學術交流。
  •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舉行
    本次論壇以「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為主題,6位海內外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探討天文與人類未來的發展,共話天文科學傳播的力量。  論壇由主論壇、專題論壇組成。主論壇環節,中科院院士汪景琇、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卡洛斯·弗倫克、知名華裔天文學家林潮、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桑德拉·費伯進行主旨演講及圓桌討論。汪景琇以距離人類最近的恆星太陽為開篇,從古論今,講述了人類認識太陽的歷史與新徵程。
  • 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舉行
    10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盱眙縣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盱眙召開。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恰逢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下簡稱IAU)成立100周年,圍繞「同一片星空」這一主題,本次論壇邀請了6位知名天文學家交流天文學前沿進展,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及世界格局下開展國際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 外媒天文圖片精選:遺落太空的雷神頭盔
    外媒天文圖片精選
  • 平塘縣:射電天文論壇在平塘隆重舉行
    9月25日,由中國科學院和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國家天文臺、貴州省科技廳、貴州省發展改革委、黔南州人民政府承辦,平塘縣人民政府協辦的「射電天文論壇」在平塘隆重舉行。,貴州省副省長何力,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州委副書記、州長向紅瓊,州委常委、副州長劉建民,副州長胡曉劍、吳俊;美國諾貝爾獎得主約瑟夫·泰勒,SKA總幹事菲利普·戴蒙德,美國國際射電天文臺臺長安東尼·比斯利,英國曼切斯特大學教授彼得·諾曼·威爾金森等領導和國內、國際天文學界專家友人出席射電天文論壇。
  • 中外專家澄清癌症十大誤區
    中外專家澄清癌症十大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從公眾、患者,到部分醫護人員,都對癌症存在不少誤區。臺灣「華人健康網」近日通過調查總結出人們對癌症普遍存在的十大誤區,《生命時報》特邀廣東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尤長宣逐一澄清。
  • 你知道白蟻的十大誤區嗎?
    其實很多人不曉得白蟻的誤區是什麼,就開端本人施工滅白蟻了,益倫白蟻蟲害防治公司專家提示市民這是完整錯誤的。為了讓市民充沛的理解有關學問,益倫白蟻蟲害防治公司專家發布白蟻的十大誤區:1.白蟻它們餓了。對它們來說,你的房子是食物。你家有木製品能夠讓白蟻開胃和生存。2.開發商對土地的改動;毀壞了白蟻所生存的土壤。毀壞了白蟻原有生存的系統。
  • 外媒天文圖片精選:星雲磁場圖如髮絲
    外媒天文圖片精選
  • 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召開—新聞—科學網
    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召開 圖為論壇現場。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10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共盱眙縣委員會和盱眙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盱眙召開。
  • 世界十大望遠鏡排行榜!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有哪些?
    來源:排行榜123導語:天文望遠鏡是一種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能夠能極大方便尋找和認識天體目標。發展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那麼大家知道全球有哪些大型的天文望遠鏡嗎?下面為大家盤點了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一起來看看吧。
  • 外媒天文圖片精選:土衛六最真實素顏照曝光
    外媒天文圖片精選
  •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與星空對話—新聞—科學網
    9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共盱眙縣委員會和盱眙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盱眙開幕本次論壇以「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六位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探討天文與人類未來的發展,共話天文科學傳播的偉大力量。 本次論壇以主論壇和專題論壇兩個階段進行。主論壇環節由四位海內外知名院士進行主旨演講及圓桌討論。中科院院士汪景琇以距離人類最近的恆星——太陽為開篇,從古論今,講述了人類認識太陽的歷史與新徵程。
  •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盱眙天泉湖舉辦
    金秋盛事話天文 共赴金秋在天泉。9月15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共盱眙縣委員會和盱眙縣人民政府、盱眙縣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愛必儂分公司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天泉湖開幕。
  • 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今天開幕
    今天,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盱眙正式開幕! 崔向群 CUI Xiangqun 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中國天文學會前任理事長 國際科學合作:
  •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開幕 海內外天文學家對話星空
    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 肖春芳)「人類從宇宙中心的寶座走下來,卻得到了認識宇宙和自身的能力」「科學素養在科學探索中被培育,成為科學和社會發展的財富」……9月15日,一場以「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為主題的天文論壇在秀麗的天泉湖畔展開,來自海內外的六位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
  • 一周外媒天文圖片精選:太陽的8字形全年軌跡
    一周外媒天文圖片精選
  • 「世界十大望遠鏡排名」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有哪些
    導語:天文望遠鏡是一種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能夠能極大方便尋找和認識天體目標。發展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那麼大家知道全球有哪些大型的天文望遠鏡嗎?下面排行榜123網為大家盤點了全球十大天文望遠鏡,一起來看看吧。
  • 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共話「同一片星空」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又恰逢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下簡稱IAU)成立100周年,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格局下的天文學發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共盱眙縣委員會和盱眙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第二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論壇分為主論壇和專題論壇兩個環節進行。在主論壇環節,四位來自海內外的知名院士進行了主題演講及圓桌討論。
  • 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開幕
    今天(9月15日),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盱眙開幕。本次論壇以「科學素養與星空的對話」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六位知名天文學家共聚一堂,探討天文與人類未來的發展,共話天文科學傳播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