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古代確實存在
修真,又稱修仙,古代確實有很多修真的人,主要是道人,如東漢張道陵、東晉葛洪、魏夫人魏華存、唐朝孫思邈、北宋陳摶等。
修仙理論更是數不勝數,如《莊子·外篇·刻意》、《南華經》、《抱樸子》等,李賀詩作《苦晝短》中也有:
何為服黃金、吞白玉。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古人修仙之法,大致有四種:服氣、房中術、服食、屍解。
服氣
服氣,又稱食氣、行氣,這種方法起源很早,是戰國方術三流派之一,另兩派是服食和房中術。
服氣之法出自《莊子·外篇·刻意》:
吹岣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己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導引圖》,是目前所見最早的服氣圖譜。在東晉葛洪的《抱樸子》一書中也多次提到,如:
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也。善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惡,然百姓日用而不知焉。
現在網絡上的修仙小說《凡人修仙傳》、《仙逆》、《修真四萬年》等,其中「服氣」就是基本,不過書中修真服的是「靈氣」。
房中術
房中術,古人又稱陰陽之術、交接之道、玄素之道或男女合氣,最早可追述至黃帝御九十九女的傳說,古仙人素女、採女、彭祖、容成公皆明此道,東漢天師張道陵也曾說此法。
《太平廣記·卷二·神仙·彭祖》中有詳細說明:
有所傷者數種,而獨戒於房中,豈不惑哉。男女相成,猶天地相生也,所以神氣導養,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無終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傷殘之期。能避襲傷之事,得陰陽之術,則不死之道也。天地晝分而夜合,一歲三百六十交,而精氣和合,故能生產萬物而不窮。人能則之,可以長存。
如今流傳下來的房中術古籍,有《素女妙論》、《素女經》等。
服食
服食,其實就是服用藥物、仙丹,這一派又被統稱為丹鼎派。古人修仙用服食的比較多,追求長生的那些皇帝們,如秦始皇、漢武帝、嘉靖、雍正等,都是通過服食丹藥,以求長生。
其理論來源應該是《神農四經》:
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中藥養性,下藥除病。
服食的藥物比較常見的有人參、枸杞根、茯苓、靈芝、石髓,白石等。仙丹則主要是用各種礦物、草木燒煉而出,所用多為水銀、硃砂、砒霜、雄黃、黃金、雲石等。火藥就是陰差陽錯之下,被葛洪煉出來的「仙丹」。
如今的網絡修真小說中,煉丹一派也是大為流行的,如《百鍊成仙》、《紫府仙緣》等。
屍解
這個比較牛,也比較神秘,最早出自《後漢書·王和平傳》的記載:
屍解者,言將登仙,假託為屍以解化也。
《太平廣記·卷58·魏夫人》中有對屍解的詳細說明:
其死而更生者,未殮而失其屍,有形皮存而無者,有衣結不解,衣存而形去者,有發脫而形飛者,有頭斷已死,乃從一旁出者,皆屍解也。白日解者為上;夜半解者為下;向晚向暮去者,為地下主者。此得道之差降也。
屍解之說在漢代十分流行,《仙苑編珠》、《漢禁中起居注》、《洞真藏景靈形神經》等古籍中都有記載,如:
久之,(漢武)帝令人發其(李少君)棺,無屍,唯衣冠在焉。
以上,中國古代修真的人不僅有,而且還很多,理論和方法也多種多樣,但要說誰真的修成神仙了,那還真沒聽說過。所以我認為,修真不如修己:修己身體強健,修己心正德厚。
參考書籍:《莊子》、《太平廣記》、《後漢書》、《抱樸子》、《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