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是瘋瘋人。今天跟大家分享第四篇文章,關於南美熱帶觀賞魚,魚缸造景的一些分享。前面我們提到了,南美熱帶觀賞魚混養的注意事項,以及大家為什麼這麼喜歡它。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南美風格魚缸造景非常簡單,而且也很好維護,並且觀賞性也很強。那今天的第四篇文章呢?瘋瘋人覺得很有必要,把這個南美風格的造景跟大家單獨拿出來,聊一聊,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這篇文章我們,會更側重實操性,以及一些關鍵步驟的操作細節。不過還是按照瘋瘋人的習慣分點敘述。
【1】查找相關魚類和水草資料
這點也是瘋瘋人一直強調的,無論做什麼之前都肯定要查資料。查什麼資料呢,就是查我們要養的魚的資料。我們現在就以神仙魚,還有和老鼠一個搭配,作為例子。首先通過查資料,我們知道。這兩種魚還是喜歡弱酸性水質的。所以呢,喜歡同樣水質的就比較好養了,可以混在一起,沒問題。然後呢,老鼠魚它是底部棲息魚類,而神仙魚一般生活在中上遊,剛好可以形成整個魚缸,畫面的互補。查到這些關鍵性的資料就差不多了。
【2】器材準備
①魚缸:建議養南美熱帶觀賞魚的魚缸在60公分以上,如果條件限制呢,至少也要40公分,最好用超白玻璃缸,因為觀賞性比較強。
②過濾設備:最強大的過濾是底濾,但是如果說魚缸太小的話,用濾桶也是不錯的,如果說,有的滴流盒那就更好了,不過一般我們都選擇濾筒。
③燈具:燈的話,可以用市面上常見的LED燈,也可以買射燈,射燈營造出來的氛圍和感覺會更好一些。
④素材:包括了底砂,沉木,還有石頭。水草的話,根據自己的喜好可要可不要,如果要養水草的話,可以放一些,南美的鐵皇冠,這些比較大葉子的水草。不過如果養水草的話,大家記得在魚缸裡面放入一些,清道夫,不是市面上那種清道夫,是真正的清道夫:鬍子魚,就買鬍子魚。
【3】操作流程
這個操作流程就比較簡單了,把魚缸用清水洗一下。如果說是,已經有的原來魚缸了,就給它消下毒,清水過一下之後。先放入一些底砂,細沙就可以了,這個時候可以選擇先加水,然後再放入石頭,還有沉木;也可以選擇,直接就放入沉木,還有石頭,後面再加水。加水的時候有個小細節,為了防止底砂被水衝起來之後揚得滿缸都是。大家可以放一個緩衝物在那裡頂著水流的衝擊,比如放一個盤子就行,水就衝到那個盤子裡面,然後水才就慢慢溢出盤子,流出來。這樣就不會把那個沙子弄得到處都是。
【4】養水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大家一定要記得。這個魚缸造景完之後,因為是新水,所以不要急著把魚買回來放下去。把這個魚缸裡的水開了過濾,單獨齋養上7天,至少7天之後才開始去買魚回來放進去。
【5】過水
這是最後一步,也是非常重要。魚買回來之後,不要馬上就打開袋子趕它打下去魚缸。而是要讓袋子泡在魚缸裡面。這個目的就是讓袋子裡的水,跟魚缸裡的水保持溫度的恆定。不要讓魚兒覺得一下子溫差太大,不然一些體質差的可能會生病。大概泡個15分鐘左右之後就打開袋子,然後慢慢的讓水緩一下。這個時候記得不要急著把魚趕出來,讓它們慢慢的從袋子裡面自己遊出來就可以了。
好了,以上就是整個南美缸的造景流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特別是最後兩點,大家一定要記住,養水還有過水。這個是保證我們最終開缸養魚能否成功的關鍵。一定要記住這兩步!一定要記住!如果大家覺得文章對自己有幫助,歡迎收藏並轉發給身邊喜歡養魚的朋友,感謝大家的支持,歡迎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