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女馴獸員演繹「人豚戀」 傷心別離海豚為其殉情

2021-01-11 東方網

原標題:NASA女馴獸員演繹「人豚戀」 傷心別離海豚為其殉情

當年洛瓦特和海豚在水中嬉戲

如今的洛瓦特

洛瓦特教雄性海豚彼得學說英語

  據《紐約每日新聞》等媒體10日報導,美國前女馴獸員瑪格麗特·霍韋·洛瓦特近日在接受BBC電視臺採訪時透露,自己年輕時曾參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個實驗研究項目,負責訓練哺乳動物與人交流。在研究中,洛瓦特與一頭名為「彼得」的雄性海豚朝夕相處,教後者學講英語,由此演繹出一段「人豚戀」,瑪格麗特甚至還自曝自己在實驗中曾與「彼得」發生性關係。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由於無法忍受與瑪格麗特別離,「彼得」竟然最終自沉池底壯烈「殉情」。

  據悉,這部關於瑪格麗特的紀錄片《與海豚對話的女孩》(The Girl Who Talked to Dolphins)將於6月17日在BBC電視臺播出。

  妙齡女子擔任海豚訓練員

  在這部由BBC電視臺製作的紀錄片中,瑪格麗特·洛瓦特回憶稱,自己年輕時家住在美屬維京群島的加勒比海聖託馬斯島(St Thomas),島上最東邊有個神秘的海豚研究基地。1963年,時年23歲的她出於好奇前往該基地,參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個實驗研究項目,擔任海豚訓練員兼觀察員,從此與這種智慧的海洋哺乳動物結下不解之緣。

  基地的研究人員在一個實驗室中注滿了水,將其變成海豚館,以便讓研究人員近距離觀察海豚。洛瓦特回憶道,「當時那裡有3頭海豚,彼得(Peter)、帕梅拉(Pamela)和西西(Sissy)。西西體型最大,富有進攻性,帕梅拉既害羞又膽小,年輕的彼得剛剛性成熟,有點淘氣。」

  人豚相戀常玩「性遊戲」

  1965年,洛瓦特參與了海豚研究基地內著名神經學家利利主持的實驗,被安排入住「海豚之家」十周,負責教習6歲大的樽鼻海豚彼得學講英文,以便證實海豚具有如人類般的語言能力。為了教彼得學說英文,洛瓦特特意塗白自己的嘴唇,以增加它的注意力。無論用餐、洗澡、睡覺或玩耍,她與它都「膩」在一起。然而幾經努力,彼得僅學會「ball」(球)及「diamond(鑽石)」等寥寥幾個單詞,卻對洛瓦特日久生情。它被洛瓦特冷落時有時會吃醋,甚至對她展示性慾,多番將自己擠向她的雙腿之間,並繞著她不斷轉圈。

  洛瓦特回憶道:「彼得很喜歡和我在一起,他會在我膝蓋上、腳上、手上摩擦,我也允許他這樣做。」發現這隻年輕公海豚對自己有「欲望」之後,洛瓦特非但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反而覺得這是「非常珍貴的、溫柔的」一刻。洛瓦特承認,這種「性遊戲」已經變成了她日常研究的一部分,「沒有什麼不舒服,只要它別太粗魯」,並表示她把這一過程視為非常自然的結果,甚至允許其他人觀察她和海豚的做愛過程。

  傷心別離它為她「殉情」

  然而隨著洛瓦特和這頭雄性小海豚的「親密關係」曝光,海豚實驗計劃受到了「醜聞」影響,甚至有謠言稱實驗研究人員在給海豚做測試時使用了違禁藥物。無奈之下,洛瓦特只好安排彼得與另外兩條海豚生活來抑制它。

  彼得可能感到自己過於熱情嚇壞了洛瓦特,變得較為溫和。漸漸地洛瓦特也對它產生了情愫。可惜實驗後來因經費不足告吹,彼得被移送至邁阿密。與「愛人」分離的彼得或許因此而心碎,數周后閉氣沉於池底自殺身亡。這部名為《與豚對話的女孩》(The Girl Who Talked to Dolphins)的紀錄片,將於6月17日在BBC電視臺播出。

  ·朗天·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傷心童話》曝插曲MV 劉惜君演繹《愛別離》
    電影《傷心童話》繼公開了胡夏演唱的同名主題曲《傷心童話》MV之後,日前又首度曝光了由人氣女歌手劉惜君演唱的插曲《愛別離》的MV。這首1分32秒的MV,曝光了不少在預告片中未出現的電影畫面。
  • 科學試驗曝"人與海豚相戀" 分手後海豚殉情(圖)
    人民網6月11日訊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一名研究員,嘗試教海豚學英文,卻譜出一段「人豚戀」,這段不尋常的經歷被BBC拍成紀錄片《The Girl Who Talked To Dolphins》,將於本月17日播放。
  • 愛上女老師,渴望不可描述的海豚…
    但是,研究著研究著,事情的方向開始走偏了…參與試驗的其中一條名叫Peter的雄性寬吻海豚,居然對它的老師Margaret一見鍾情,產生了不可描述的衝動。一段狗血的「人豚戀」就此上演。剛入住時,Peter和Margaret不熟,每天怯生生,一臉懵逼的看著女老師對著它大聲地喊ABC,學習的進度非常緩慢。於是,女老師「下海了」,每天都泡在水裡揪著豚的臉教發音,說句子。但到第五周的時候,事情有點不對勁了。
  • NASA曝50年前海豚試驗:海豚疑愛上女訓練員後自殺
    據香港《文匯報》6月11日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1965年曾資助進行一項海豚實驗,女訓練員豪伊嘗試教導6歲樽鼻海豚彼得說英語,在10個星期的相處中,她與彼得發展出一段感情。事隔50年後,她首次披露這段往事。
  • 朝夕相處海豚戀上女訓練員:會嫉妒會性興奮(圖)(1)
    女訓練員豪伊與海豚彼得朝夕相處,關係親密。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外媒10日報導,海豚聰明人人皆知,但竟然也會愛上人類?美國太空總署(NASA)1965年資助進行海豚實驗,當年年輕靚麗的女訓練員豪伊嘗試教導6歲的樽鼻海豚彼得說英語,在10周的相處中,彼得對豪伊產生了難以言喻的感情。
  • 擁有世界上最靈活的丁丁,海豚為什麼被稱為地球上最淫亂的生物?
    廣義上的海豚是對海豚科(學名:Delphinidae)的一類水生哺乳動物的統稱,現存17屬,近40種,是鯨類中最大的一科,為小型或中型齒鯨,廣泛生活於世界各大洋,在內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鹹淡水中也有分布。
  • ...最佳影片《水形物語》裡的人魚戀算什麼?現實版的人與海豚啪啪...
    原標題: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裡的人魚戀算什麼?現實版的人與海豚啪啪啪才叫刺激呢! 作為擁有自我意識的哺乳動物, 海豚能夠對其他海豚產生深刻的情感依戀, 顯然, 對選定的人類也是如此。
  • 芙蓉花的花語和傳說,為愛殉情葬身於大海
    芙蓉花的花語1、芙蓉花是大家非常喜愛的花卉植物,其相對應的花語也是挺美好的。那麼芙蓉花的花語是什麼呢?芙蓉花花語是美豔、脫俗持久、貞操、高潔之士、纖細之美、純潔。芙蓉花的另一種花語就是表達了夫婦別離的相思之苦。芙蓉花的傳說一1、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感情非常好的夫妻,他們日夜以打魚為生。然而有一天丈夫出海後就再也沒有回來,於是許多人都認為遇到了不測。但是它的妻子一直不相信,苦苦等待著。
  • 6歲女童與老虎合影被咬死 馴獸員痛哭道歉(組圖)
    所有人都呆住,時間仿佛已經凝固……    2月22日下午,昆明圓通山動物園,6歲的莫瑞欣滿臉笑容,站老虎身後,對危險渾然不覺。    莫瑞欣面前那隻「陪照」的老虎,剛剛做完表演,背對著她,脖子上栓著手腕粗的鐵鏈,特別安靜的樣子,看上去沒有任何危險。
  • 雄性海豚與女飼養員的實驗,NASA提供資助,最終卻無法收場!
    NASA一場「失控」的實驗,海豚與人共處,最終慘澹收場!上個世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科學發展當中速度最快的了,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無法讓人理解且非常瘋狂的實驗,在1960年NASA就曾經資助了這樣一項實驗,最初他們的目的是想研究海豚的智力,沒想到最終難以收場,導致海豚悲慘的死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海豚會為愛情自殺?關於海豚的「那話兒」
    其實某種意義上,海豚和人類的關係,向來是人類強加價值觀於其上的關係。1960年代西方人給海豚賦予的形象,大致是「高智商和平主義裸體性解放環保者」,而今天大致是「聰明友善樂於助人有感情的受迫害者」。哪一種都不能算真實反應了海豚的存在方式。
  • 雄性海豚與女飼養員的實驗,NASA提供資助,最終卻無法收場!
    NASA一場「失控」的實驗,海豚與人共處,最終慘澹收場!上個世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科學發展當中速度最快的了,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無法讓人理解且非常瘋狂的實驗,在1960年NASA就曾經資助了這樣一項實驗,最初他們的目的是想研究海豚的智力,沒想到最終難以收場,導致海豚悲慘的死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豚者,豬也,海豬的名字到底是咋來的?
    豚者,豬也,海豬的名字到底是咋來的?>鯨目海豚科的生物 這個大家庭裡包括很多大小各異的「族人」 其中寬吻海豚的最多分布最廣,久而久之 在談到海豚的時候我們往往想到的就是他們 在今天的科普中 灘灘為大家介紹的也是寬吻瓶鼻海豚的特點
  • 美國科學家人豚實驗,讓人類姑娘和雄性海豚同居,結果讓人意外!
    大家不知道的是,在20世紀的時候,不僅是人類科技發展最迅速的一段時間,同時也是人類科學家最瘋狂的時期,在那個時代,許多科學家都做出了許多的瘋狂的嘗試,其中不乏違背倫理道德的實驗,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NASA的實驗,「海豚與人」。說起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一頭霧水。
  • 你們轉發的「粉紅海豚」到底是個啥?
    你們轉發的「粉紅海豚」到底是個啥? 發布時間:2017-01-17 19:29:42.0光明網       最近,有這樣一個神秘物種頻頻出現在人們的朋友圈中,傳說他能給人帶來好運——不是錦鯉!錦鯉已經過時了!它是——粉紅海豚!
  • NASA提供資金,雄性海豚和女飼養員實驗,結果怎麼樣了?
    為了激發海豚潛力,把女飼養員和海豚放在一起,實驗結果怎樣了?科學的理論是經過一步步實驗,從上個世紀中開始,人類的科技發展仿佛被添加了「加速器」一樣,飛速發展讓人類生活有很大改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實驗。
  • 福建漁民再捕獲8噸雄鯨鯊 疑為尋雌鯨鯊殉情[圖]
    動物真的會殉情嗎?殉情,一個既帶點香豔又帶點悽慘的詞,成就的往往是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動物會不會殉情?記得在《神鵰俠侶》中,兩隻雕一向共進退,從大漠到桃花島,大戰李莫愁、金輪法王。在絕情谷的絕壁旁,一隻雕被金輪法王所殺,另一隻在傷心之下,撞巖殉情。究竟這條雄鯨鯊是不是撞網殉情?還真說不好。
  • 茅子俊《畫皮之真愛無悔》演繹歡天喜地「人妖戀」
    其中,新生代男星茅子俊在劇中飾演懷抱鏟妖除魔、修仙成道夢想的捉妖師,卻陰差陽錯與彩雀上演了一段歡天喜地的「人妖戀」,為全劇的一大看點所在。在神話的世界裡,但凡涉及到愛情故事,都逃不過「人妖」殊途的無奈,一種「悽悽慘慘戚戚」的絕美感受自然必不可少。
  • 痴情女網戀定終身 不堪分手刺死男友後割腕自殺
    相愛不成竟殉情,痴情女不堪分手刺死網戀男友  獲救女被控故意殺人罪昨受審  新快報訊(記者 黃瓊 實習生 唐晶晶)愛你愛到殺死你!這句常在電影裡出現的臺詞,如今有了現實版:因網聊結緣的一對戀人,因為男方家長反對,絕望的年輕人想到了殉情。
  • 鳥與豚,高智商動物群像
    南宋哲學家薛季宣的《浪語集》就記載「南人喜鵲而惡烏,北人喜烏而惡鵲」;同時代的洪邁也在其著作《容齋續筆》中言「北人以烏聲為喜,鵲聲為非,南人反是」。圖5:日本國家足球隊隊徽,持紅球的即為八咫烏然而有些文化,例如日本,卻視烏鴉為吉祥之鳥,被當做「立國神獸」受人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