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國家都打不起仗,雖然希望和平不想戰爭是一種說法,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戰爭非常耗費國家的財富與資源。打仗除了需要武器還需要彈藥,武器算一次性投入,彈藥則是消耗性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無底洞。現代戰爭中,飛彈算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武器了,但常見不代表便宜。舉個例,美國打仗最常用的巡航飛彈應該是「戰斧」,每枚採購價為100萬美元,一個普通美國人月收入為3到4千美元,一枚飛彈就相當25年的工資了。
這些年伊朗一直處於內外交困之中,國家經濟的不景氣直接影響到軍事上的投入。伊朗軍方在飛彈試射後,毫不例外也要向外界宣傳的,只是發布的照片被人識破是經過PS的,倒不是說虛假試射而是"加料"了,本來只發射了三四枚飛彈,經過PS最後就多了一倍。弄虛作假讓愛面子的伊朗沒了面子,其實這也不怪伊朗,本來宣傳就是想揚軍威,震懾別有用心的國家的,只是飛彈價格真的太昂貴了,以伊朗目前財政狀況是難以承受的。
現代戰爭已經不是以前的戰爭模式了,為了先敵制勝,一開打就是覆蓋式攻擊,彈藥的消耗量大得嚇人。而武器彈藥在先進科技的加成下,武器彈藥的威力固然大幅度提升了,但價格也無例外在飛漲。強大的打擊能力與經濟上的巨大消耗是成正比的。美國在海灣戰爭使用了288枚戰斧飛彈, 到了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消耗掉的戰斧飛彈數量就番了三倍。而飛彈僅是彈藥消耗中的冰山一角,還有其它無數的武器彈藥和補給物資,還有高技術裝備的維護費、使用費等等,所以戰爭只要打下去,就會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
飛彈劃分方式很多,如果按照飛行方式來分,只有彈道、巡航兩類。這兩類飛彈是所有飛彈中技術最複雜的,也是價格最貴的。常說的洲際飛彈也就是彈道飛彈,這種武器算是戰略級的,因此很少國家能擁有。蘇聯解體,烏克蘭繼承了一大批洲際飛彈,面對著這麼大筆軍事財富,烏克蘭不是拿在手上充大國,而是趕緊賣掉或銷毀掉,雖然有被美俄忽悠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洲際飛彈維護保養的花費真的太昂貴了。巡航飛彈是僅次於彈道飛彈的存在,雖然價格沒法跟彈道飛彈比,但價格也是在十萬美元這個級別上的。
飛彈貴在三個地方,一、現代飛彈的集成化程度高,採用的都是頂尖的技術,所以研究經費是降不下來的,另外還有特殊的材料與工藝。比如雷達制導的飛彈,為了保證彈頭雷達罩的透波性,就不能使用普通的金屬材料,只能用稀土。加上其高達三馬赫的飛行速度,裡面的儀器零件必須能承受得住30G以上的過載,這些零件也都需要稀土。另外,紅外引導頭還需要泡在液態氮中來增加靈敏度,這樣的科技與材料能不昂貴就怪了。二、飛彈跟任何其它彈藥一樣是有保質期的,不使用也要維護與保養,需要特定的環境儲存,每隔一段時間還得更換裡面的彈藥。三、飛彈保質期也就20年左右,因為飛彈裡面無論彈藥還是電子機械都已老化,勉強使用就會出現安全事故,白白銷毀也是成本呀。
以前美軍打仗只要效果不看成本,步兵喜歡反坦克飛彈的威力,就把使用多年的無後座炮給廢掉了。縱使富如美國,美軍這樣連年徵戰也已經漸漸"壕"不起來了,飛彈用起來爽燒錢更快,很快美軍自己也發現這樣下去不行了,飛彈尤其美國產的飛彈都是上萬美金的玩意,打什麼都用飛彈肯定得破產,後來美軍又大量裝備便宜好用的M3型無後坐力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