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勝老師,這些知識我們都懂,初中就學過了,比例尺、圖例和註記好學也會用;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有時候眼前明明有地圖,心裡還是找不到北,就像下圖!
親們,誰能告訴我「北」在哪呢?
臺北故宮藏明洪武《南京至甘肅驛鋪圖》(1398年)甘肅靜寧至蘭州段別著急,在解決這個「北」的問題之前,咱們得先弄明白地圖上的「方向體系」是怎麼確立起來的?南、北方向是根據經線確定的。一切經線都表示正南正北方向。沿著經線朝著北極的方向為正北;反之,沿經線朝著南極的方向,就是正南。由於經線都是具有一定長度的半圓形線段,兩端分別連接著南極和北極,所以,南、北方向都是有限的,即正南與正北兩個方向都是有盡頭的。
A在北極點的正南方,對;B在北極點的正南方,也對。當我們把「地平方向體系」落實到各種「地圖」上時,就有了以下的表現形式。方向判讀: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陵水分校)位於中山小學的西南方向。全勝老師,這也太簡單了,一點也不符合「萬事開頭難」的道理呀?O(∩_∩)O1.利用緯度判斷南北方向:同在北半球,緯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緯度值大者在南;
在南北半球的兩點,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
2.利用經度判斷東西方向:同在東經,經度值大者在東;同在西經,經度值小者在東;兩地分別為東西經,比較二者之和:若之和小於180°(在同一個半球之內),東經度地點在東;若之和大於180°,西經度地點在東。
全勝老師,「甲位於丁的西北方向」沒問題,但是在上面地圖上看來,感覺是「甲好像位於丁的東北方向」,真的有點不適應呀,┭┮﹏┭┮!
這個問題好解決,換個視角就可以了,O(∩_∩)O~
現在,我們就可以解決剛才的困惑了。從理論上講,A在B的正西方,對;A在B的正東方,也對。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規定A在B的正西方(在同一個半球之內,逆著地球運動方向,距離最短)。
(1)南北方向:若圖中沒有標出南北極,可根據以下方法進行判斷:
a.根據地球自轉方向,若圖中地球自轉方向為逆時針,則此圖是以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若圖中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則此圖是以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
b.根據圖中東、西經以及經度數值進行判斷,基本方法是:根據東經度沿地球自轉方向增大,西經度減小的規律,畫出順(逆)時針方向箭頭,進而判斷南北極點。在判斷出南北極點後,讀出兩點的緯度數值,再確定出兩點的南北方向。
全勝老師,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地圖方向,真是不好找呀,既要找南北,還要找東西,感覺腦子不夠用呀,┭┮﹏┭┮!
這個問題也好解決,換個「腦子」就行了,O(∩_∩)O~
認真點,這可不是玩笑!其實,我是想說,平面地圖上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藉助立體「地球儀」,換個思路,多看、多想、自然多得,b(*ˆ㉨ˆ)d贊
現在,我們又可以解決剛才的困惑了。「南轅北轍」行不通?行不通!
從A到B:路線方向一,先向正北,到北極點後,再向正南;路線方向二,先向正南,到南極點後,再向正北。在地球上某一地點,一直朝南或者朝北走是回不到原地的!
全勝老師,原來在沒有方向標、沒有經緯網的地圖上,方向是最好判斷的呀,不過怎麼感覺過於簡單了,難道有「陷阱」???
別擔心,輕鬆點,接著往下看!
在現代人們的認知裡,地圖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似乎是理所應當的,是全世界的人們都應該遵循的規則。其實不然!......明·馬歡《瀛涯勝覽·紀行詩》也說:「欲投西域遙凝目,但見波光連天綠,舟人矯首混西東,惟指星辰定南北」。......歡迎關注全勝老師個人公眾號:地理全知道。本文公眾號內有Q版,有花絮,有彩蛋!!!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儘快聯繫本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