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TER
接下來的紅米,承擔了小米極致性價比的任務
1月3日上午,小米宣布紅米將會成為全新獨立品牌。
紅米要成為獨立品牌的傳聞早已不是一天兩天,認為其可信的人多會拿華為和榮耀來對標,華為賭注高端,榮耀對標小米。認為其不可信的人也有很多,我也是其中一個,理由很簡單:小米的高端形象還沒有完全樹立,而一直作為小米中低端品牌的紅米,更難成為高端。
紅米自從成立之初,一直是作為小米系列手機中低端補充的存在。小米最初產品線較少,在1999元起步價之下,是很大一塊消費空間,
設計一般,做極致性價比,注重性能,這是我對於紅米的印象,在前幾年「不服跑個分」的大環境下,紅米和魅藍、榮耀也霸佔了千元機市場。時過境遷,榮耀的高端形象樹立成功,華為比較大方的將很多黑科技放在這個子品牌上首發:挖孔屏、各種Tubro技術以及超級快充和滑蓋屏。作為直接交鋒的對手魅藍,幾乎沒了聲音,魅族的戰略調整,除了手機整體價格漲價幅度不大之外,魅藍沒有了聲音。
小米也是一樣,回看整個2018年,紅米系列手機少之又少,而且價格基本處於千元之下,常駐價位的1000~2000元價位段,也基本被小米8 se、小米8青春版和小米play佔領,紅米的存在感進一步弱化。
紅米和小米的品牌矛盾一直存在,由於刻意強調跑分,加上安兔兔的評分標準不斷變化,導致紅米手機跑分不但超越了友商的旗艦機,也超越了自己的旗艦機。
由於強調性價比,低價格不但影響了小米品牌的高端之路,作為子品牌,紅米更會給人一種廉價的感覺。
推出紅米獨立品牌,思路有兩種,一是紅米主打線下,小米主打線上,二則是紅米則是性價比代表,小米則衝擊高端,就像華為與榮耀。雷軍選擇了後者。
雷軍是這樣回復網友的:
把小米和紅米分開,各自按不同的方向發展,可以把小米品牌做得更好。紅米Redmi專注極致性價比,主攻電商市場。小米專注中高端和新零售。
說的簡單些,就是紅米和小米將會都會有採用旗艦處理器的機型,也會有千元機,紅米的價位會稍微低於小米,而按照大眾意願的「聯名法拉利」等衝擊高端行為,將會是小米系列手機。
專注於高端和新零售,意思就是小米系列會提高利潤,如果用戶還是非要追求極致性價比,可能搶的就是紅米了。而提高了利潤的小米系列,更多的會出現在小米之家站臺和線下賣場,佔比會更大。
專注中高端,小米的旗艦機會漲價,你的消費能力跟不上,那就可以選擇性價比強一些的紅米,雷軍給了消費能力一般的學生黨米粉這樣一條路。通過性價比大戰圈了粉,跑分時代的結束,那麼接下來就是漲價賺錢,這種網際網路玩法,出現在了各個網際網路領域,不僅僅是手機。
初心變了嗎?當然沒有,主攻電商的紅米就是證明,只不過,一直有著小米子品牌的頭銜,當紅米邁上2000元的臺階,即使配置得當,也未必能改變人們心中的預期。
這種現象並不是第一次,紅米pro最高的版本發售時售價是1999元,業界也是一片驚呼:紅米都打到小米底盤了!紅米也賣2000了!
第一印象很重要,紅米想要達到雷軍的心裡預期,首要任務自然是讓自己的形象高大上起來,獨立開一場發布會是否有效,還值得商榷,或許學習下華為,將很多黑科技首發紅米,是種不錯的選擇。
站在這個印象大改觀最前面的,就是米粉們。紅米獨立之日,或許繼承了小米一貫的性價比傳統,而小米則是有了更遠大的徵程,但是紅米能否替得了小米,披上鎧甲騎上馬成為騎士?
這個答案需要一年的時間來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