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郭敬明殺瘋了,他的四部新電影上演了「萬箭齊發」。
小四絕對是個營銷高手,他深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這四部電影「塗脂抹粉」,以四種不同的姿態與觀眾見面。
第一部電影是他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決賽作品《無量》。
這部作品將在今天通過節目的最後一期與觀眾見面,昨天上午郭敬明在社媒放出了預告片,引發第一波關注熱潮。
第二部電影是《爵跡2》。
這是一部續集電影,4年前和《爵跡》一起打包拍完的,當年《爵跡》口碑崩了,後來主演範冰冰出事了,這部續作一直積壓著,原本前途未卜,或許是最近郭敬明通過綜藝節目收割了一波關注,這部「舊片」也得以在網絡平臺上放出來回一波血。
大概是為了擺脫《爵跡》的影響,他把名字改成了《冷血狂宴》,昨天上午,郭敬明在社媒主頁放出了終極預告,引發第二波關注熱潮,下午這部影片正式在線上與觀眾見面,而「郭敬明賣房拍《爵跡3》」的說法也上了熱搜。
第三部電影是《如果聲音不記得》。
這部電影郭敬明是製片人和編劇,導演是他旗下的作者落落,周五上映後,雖然豆瓣評分只有4.1分,但上映首日還是取得了5100萬的票房,僅次於《赤狐書生》,而今天它的票房已經逆襲成了第一名,這引發了第三波關注熱潮。
第四部電影是即將於12月25日上映的《晴雅集》。
影片最近也開始一波又一波的宣傳造勢,郭敬明還特意邀請黃齡演唱主題曲,引發第四波關注熱潮。
不管你承不承認,郭敬明在質疑聲中越來越火,他一邊和陳凱歌、爾冬陞等大佬談笑風生,一邊用四部電影的強輸出無死角地對觀眾「掃射」,並且不動聲色地打造了一個「郭敬明宇宙」。
而網絡上對於郭敬明本人的評價也是很值得玩味,像豆瓣、虎撲這樣的社區論壇,幾乎是「逢郭必反」,網友們似乎不願意給任何機會,他的作品一律都是低分。
但在某博上他的粉絲卻顯得異常親近,從評論裡你能感受到粉絲們對於郭敬明及其作品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愛。
兩種極端狀態下,郭敬明這個人似乎一直處於「真偽難辨」的狀態,為了一探究竟,皮哥昨天親自去電影院看了《如果聲音不記得》,和大家分享一下電影觀感。
這部電影和《悲傷逆流成河》是姐妹篇,講述的是一個融合奇幻色彩的故事。
男主角辛唐是個外星人,他擁有一種超能力:用聲音使別人快樂。
這個超能力使用三次後,他將和對方的生命捆綁在一起,對方的快樂是他的生命源泉,一旦對方不快樂了,他就無法續命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辛唐救下了一位準備自殺的女孩兒,兩人就此捆綁在一起。
女孩兒長相甜美,是個網絡紅人,可是辛唐使勁渾身解數也無法讓她真正快樂。
辛唐最後了解到女孩兒患有抑鬱症,她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母親長期遭受家庭暴力,被父親打聾了,父親想要侵犯她,母親出手殺了父親並且入獄,女孩兒就這麼抑鬱了。
了解了真相的辛唐決定在離開地球的最後100天裡,挽救女孩兒,也挽救自己。
整部電影看下來,觀眾的反應可謂兩極化。
皮哥看的那一場,身旁觀眾的反應不是很「友善」,甚至用了「噁心」這種粗鄙之詞,看了20分鐘就離場了。相反,我身後的一個學生妹看到最後被感動得啜泣連連,而像我這樣的直男,看完以後只覺得不鹹不淡。
在皮哥看來,這部電影當然談不上多好,但也不像網友罵得那麼「史詩級」的糟,畢竟豆瓣4.1分是網友在「郭敬明濾鏡」下打出來的。
這部電影是《悲傷逆流成河》的姐妹篇,從名字就能看出端倪。
「悲傷成河」、「聲音不記得」、「時間煮雨」都是一脈相承的「郭敬明體」。
本片導演是落落,如果是書迷的話應該對這個名字很熟悉,當年她跟著郭敬明辦雜誌寫小說,她是《文藝風象》的雜誌主編,是《最小說》別冊《ZUI Silence》的文字總監,因擅長寫校園小說,被稱為「校園女王」。
落落在2015年轉型成導演,之前拍的兩部作品《剩者為王》、《悲傷逆流成河》,一部是她自己的小說改編,一部是郭敬明的小說改編,兩部質量都尚可,之後落落就成了郭敬明的御用導演,這部電影也是小四忙不過來找她來操刀。
拋開之前導演或製片身上的口碑評價,單論這部電影,雖然票房成績不錯,但影片的故事架構和情節安排還是折射出了創作層面的一些問題。
《如果聲音不記得》是個「三層嵌套」 的故事。
本片第一層是個科幻片的設定,影片一開始就演了一出《來自星星的你》,一個長著帥氣地球人臉的外星人降臨地球,他的超能力是用聲音使人開心。
這個設定讓人很難理解。
比如孫悟空的超能力,他拔一根毫毛變出千萬個猴,翻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這超能力雖然誇張,但都量化了,具有可操作性。
而片中外星人這個能力卻無法量化,不具操作性。
比如他說的每句話都能讓人開心嗎?一個人一直被迫開心算是真的開心嗎?而開心是一種情緒,情緒又是一種很難界定、很難提純的東西,皮笑肉不笑算不算開心,悲喜交加五味雜陳佛繫心態算不算開心?
這些問題湧上來,觀眾一旦接受不了這個奇怪的設定,就能難入戲了。
本片第二層有大量偶像劇式的情節,俊男靚女的組合,甜美的校園愛情,低調奢華的豪宅,這是郭敬明電影的標配,本片也不例外。
男一號孫晨竣長相帥氣,眉宇間和易烊千璽有點像,他參加過《演員請就位》,生動詮釋了《大話西遊》裡的至尊寶,郭敬明估計看到了他的潛力,才邀請他出演本片。
女一號章若楠長相甜美,長在大多數直男的審美點上,她也是我能看完本片的最大動力。她通過選秀成為《悲傷逆流成河》的女二號,在本片中也算可圈可點。
兩人在片中的愛情戲還是挺甜的,年輕人應該好這一口,像皮哥這樣的老男人已經磕不動這樣的愛情戲了。
本片第三層是個悲慘的原生家庭故事。
影片就像洋蔥一樣,你一層一層剝開,吃掉了甘甜爽口的皮,內核卻異常苦澀。
這一點《悲傷逆流成河》與《如果聲音不記得》是異曲同工的。
前者的內核講述的是校園霸凌,後者的內核講述的是抑鬱症和家庭暴力。
只不過嚴格來說,這個內核一點兒也不硬核,影片對於抑鬱症的講述過於輕佻和浮於表面。
皮哥特意看了片尾的字幕,可以看出主創還是努力過的,為了拍好抑鬱症,他們請了很多心理諮詢師做顧問,影片裡也有女主為了治療抑鬱症,吃藥接受治療的鏡頭,但全片對抑鬱症的正確理解都是通過女主角的口機械地說出來的。
抑鬱症並不是簡單的情緒不快樂,它就像身體沒電了,無力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局面,甚至連吃飯都耗盡全部力氣,到最後把自殺當成唯一解脫。
女主說的這些臺詞明顯是諮詢了心理醫生加上的,聽著很專業、很合理,但和她做的事完全是兩張皮。
前一秒她還興高採烈拍著短視頻,後一秒就抑鬱了。
前一秒她還在豪宅裡和帥氣男友接吻,後一秒就要自殺了。
女主全程妝容精緻談著戀愛,後一秒卸個妝就抑鬱了。
總之從女主身上你看不到抑鬱,只看到矯情。
這些年許多人拿「抑鬱症」來當槍使,一言不合就抑鬱,也難怪「網抑雲」的梗會流行開。
《如果聲音不記得》 搞了三層嵌套,實際上講了一個不那麼瓷實的矯情愛情故事。
對於年紀尚輕的小女生來說,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她們能全盤接受,也難怪會哭得稀裡譁啦,這些人也是郭敬明電影的精準受眾。
可對於稍微有點思考能力的人來說,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影片的每一層設置都松松垮垮,漏洞百出。
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裡,郭敬明點評演員時,花裡胡哨整了一堆專業術語,被爾冬陞一句「你學的什麼體系」給整哭了。
在《如果聲音不記得》裡,郭敬明和導演落落也整了花裡胡哨一大堆元素,卻連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都沒有講好,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最後,3000字長評郭敬明新片《如果聲音不記得》,這是我第一次評,也會是最後一次!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