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脈衝交流環節逆變器控制策略

2021-01-09 電子產品世界

1 引言

高頻脈衝交流環節逆變器,如圖1所示。該電路結構由高頻逆變器(推挽式、半橋式、全橋式)、高頻變壓器、周波變換器(全波式、橋式)構成,具有電路拓撲簡潔、雙向功率流、兩級功率變換(DC/HFAC/LFAC)、變換效率高等優點。



但這類逆變器在採用傳統的PWM技術時,周波變換器器件換流將打斷高頻變壓器漏感中連續的電流而造成不可避免的電壓過衝。由於這個原因,這類方案都需採用一些緩衝電路或有源電壓箝位電路來吸收存儲在漏感中的能量。有源電壓箝位電路是以增加功率器件數和控制電路的複雜性為代價的,故不十分理想。

因此,在不增加電路拓撲複雜性的前提下,如何解決高頻脈衝交流環節逆變器固有的電壓過衝問題和實現周波變換器的軟換流技術,是高頻環節逆變技術的一個研究重點。為此,本文提出和研究了單極性、雙極性移相控制策略,可分別使得逆變器功率器件實現ZVS或ZVZCS軟開關

2 單極性移相控制原理

根據高頻逆變器(推挽式、半橋式、全橋式)、周波變換器(全波式、橋式)的組合不同,高頻脈衝交流環節逆變器具有6種電路拓撲,其中全橋全波式、全橋橋式電路如圖2所示。




以全橋全波式高頻脈衝交流環節逆變器為例,其單極性移相控制原理,如圖3所示。高頻逆變器將輸入電壓Ui調製成雙極性三態電壓波uEF,周波變換器將此電壓波解調為單極性SPWM波uDC,經輸出濾波後得到正弦電壓uo,周波變換器功率開關在uEF為零期間進行ZVS換流。逆變器右橋臂相對左橋臂存在移相角θ,而且輸出濾波器前端電壓uDC為單極性SPWM波,故為單極性移相控制。S1與S4、S2與S3之間在一個開關周期Ts內的共同導通時間為

Tcom=Ts(180o-θ)/ (2×180o )              (1)

當輸入電壓Ui降低或負載變大時,導致輸出電壓uo降低,閉環反饋控制使得移相角θ減小、共同導通時間Tcom增大,從而使得輸出電壓增大。因此,調節移相角θ可實現輸出電壓的穩定

實現單極性移相控制的方案為:1、將輸出電壓反饋信號uof與正弦基準電壓uref比較放大後得到電壓誤差放大信號ue1,ue1與載波uc比較後得到信號k1,k1下降沿二分頻、反相互補後分別得到功率開關S1、S3的驅動信號;2、將ue1反極性信號ue2與載波uc比較後得到信號k2,k2下降沿二分頻、反相互補後分別得到功率開關S2、S4的驅動信號;3、將載波uc下降沿二分頻、反相互補後分別得到功率開關S5(S6)、S7(S8)的驅動信號。

在逆變器穩態工作且輸出濾波電感電流iLf連續時,一個高頻開關周期Ts內可分為六個開關狀態(以uDC>0時為例),如圖4(a)~(f)所示。圖4(a)、(b) 、(d)、(e)和圖4 (c)、(f)可分別用圖4(g)、(h)所示等效電路表示,其中r為包括變壓器漏阻抗、功率開關通態電阻、濾波電感寄生電阻等在內的等效阻抗。


由於開關頻率Fs遠大於輸出LC濾波器的截止頻率和輸出電壓頻率,在一個開關周期內輸出電壓uo可看成恆定量。圖4(g)所示等效電路的狀態方程為


3 雙極性移相控制原理

高頻脈衝交流環節逆變器雙極性移相控制原理(以全橋全波式為例),如圖5所示。輸出電壓反饋信號uof與正弦基準電壓uref比較,經PI調節器得到誤差放大信號ue,ue分別與極性相反的兩個載波信號uc1、uc2比較後,經上升沿二分頻,再按輸出濾波電流極性選擇導通,得到開關S5、S6的驅動信號。開關S7、S8的驅動信號分別與S5、S6的信號反相互補,並且有換流重疊時間(圖中未畫出)。將載波信號uc1二分頻後得到開關S1和S4的驅動信號,反相後得到開關S2和S3的驅動信號


讓周波變換器的功率開關S5與S7(S6與S8)之間存在換流重疊導通時間、S5與S6(S7與S8)按濾波電感電流iLf極性選擇導通,從而使得該控制方案具有如下優點:1、周波變換器換流重疊期間實現了變壓器漏感能量的自然換流,實現了功率器件的零電流開關;2、實現了濾波電感電流的自然續流;3、iLf極性選擇信號的引入避免了換流重疊期間周波變換器中的環流現象;4、每個開關周期內兩次交流側的能量回饋實現了逆變橋所有功率器件的零電壓開通[5]。



功率開關S5、S6與S1、S4(S7、S8與S2、S3)之間的驅動信號均有相位差θ,在一個開關周期Ts內的共同導通時間為Tcom,見(1)式。由於移相角θ按正弦規律變化,且輸出濾波器的前端電壓uDC為雙極性SPWM波,故稱為雙極性移相控制。在穩態工作且輸出濾波電感電流iLf連續時,一個高頻開關周期內可分為四個開關狀態,如圖6(a)~(d)所示。圖6(a)、(d)和圖6(b)、(c)可分別用圖6(e)、(f)所示等效電路表示,其中r為等效阻抗。



4 原理試驗與仿真

4.1 單極性移相控制

設計實例:全橋橋式電路拓撲,單極性移相控制策略,輸入電壓Ui=270V±10% DC,輸出電壓Uo=115V/400Hz AC,額定容量S=1kVA,開關頻率Fs=50kHz,變壓器匝比N1/N2=25/20,濾波電感為0.5mH,濾波電容為2uF。




單極性移相控制逆變器原理試驗波形,如圖7所示。圖7(a)為變壓器原邊繞組電壓uEF波形,變壓器電壓是高頻交流脈衝波;圖7(b)為周波變換器功率開關S6B的驅動電壓和漏源電壓波形,實現了ZVS開關;圖7(c)為輸出濾波器前端電壓波形uDC,是單極性SPWM波;圖7(d)為輸出電壓波形,其有效值為115V,頻率為400Hz,波形光滑、失真度低。

4.2 雙極性移相控制

以全橋全波式電路為例,輸入電壓Ui=270V±10% DC,輸出電壓Uo=115V/400Hz AC,額定容量S=1kVA,開關頻率Fs=50kHz,變壓器匝比N1/N2 =22/22,變壓器漏感Ld=5uH,濾波電感為1mH,濾波電容為4.4uF。圖8為其仿真波形(iLf>0時,iLf= iA+iB),從中可見:1、前級逆變橋功率開關實現了ZVS軟開關(參看開關S3的驅動信號ugs3和漏源電壓uds3);2、後級周波變換器功率開關可實現零電流開通和零電流關斷,是ZCS開關(參看開關S5、S7的漏源電流iA、iB和驅動信號ugs5、ugs7)。

雙極性移相控制高頻脈衝交流環節逆變器原理試驗波形,如圖9所示。可以看出,在輸出濾波電感電流過零點,輸出波形存在畸變,這是由於周波變換器功率開關的控制信號裡加入了電流極性選擇信號。

6 結論

為克服高頻脈衝交流環節逆變器存在的電壓過衝現象,本文提出和研究了單極性、雙極性移相控制策略。採用單極性移相控制,周波變換器功率器件可以實現ZVS軟開關;而採用雙極性移相控制時,前級逆變橋可實現ZVS,後級周波變換器可實現ZCS軟開關。仿真和實驗結果表明了兩類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關焦點

  • 電壓源高頻交流環節AC AC變換器原理研究
    摘要:首次提出了電壓源高頻交流環節AC/AC變換器電路拓撲族,這類電路拓撲由輸入周波變換器、高頻變壓器、輸出周波變換器構成。分析研究了這類變換器穩態原理與移相控制策略,繪出了變換器的外特性曲線。
  • 新穎的高頻直流脈衝環節靜止變流器電路結構電路圖
    多功能一體化PWMDC/DC變換器族主要有三個功能:①輸入輸出電氣隔離;②吸收DC/AC逆變器交流側回饋的無功能量;③輸出符合DC/AC逆變器要求的高頻脈衝電壓波udo,為逆變橋功率開關在udo過零時切換實現ZVS開關創造了條件。
  • 分布式電源併網逆變器控制策略與仿真研究
    針對光伏併網過程中的直流升壓、SPWM波形產生、同步鎖相、逆變併網動態過程、研究了基於電網特點的FIR數字濾波、交流採樣和穩定直流母線電壓的數字PID控制器等技術提出了基於改進MPPT算法的控制策略並進行Simulink動態仿真。
  • 高頻交流環節AC/AC變頻變換系統基準正弦電路研究
    用高頻變壓器替代傳統逆變器中的工頻變壓器,克服了傳統逆變器的缺點,顯著提高了逆變器的特性。高頻脈衝交流環節逆變器具有雙向功率流、兩級功率變換(DC/HFAC/LFAC)、變換效率和可靠性高等特點,成為近幾年電源界研究的熱點。
  • 古瑞瓦特高頻隔離光伏逆變器領跑全球
    非隔離型光伏併網逆變器對地漏電流原理圖在矽基薄膜組件光伏發電系統中,為了防止組件導電層TCO腐蝕,組件負極必須接地,為防止對地共模電壓超過系統電壓且抑制光伏方陣電池板的對地分布電容對逆變器控制電路的共模幹擾
  • DC600V變AC380V高頻正弦波逆變器-25KVA大功率逆變器/廠家【能華...
    光伏正弦波逆變器電站設備壽數是25年,並且放在戶外,簡單遭到外界影響,設備接地後,就能夠削減事端的發生。▌(3)正弦波逆變器參閱電位。本系列的太陽能控制逆變一體機是電力和通信系統新一代專用電源,主要針對中國電網環境而設計,採用先進的正弦波脈寬調製(SPWM)技術。
  • 一種全數字UPS逆變器鎖相控制技術的研究
    數位化控制以控制簡單、靈活,輸出性能更加穩定,可以實現模擬控制所難以達到的功能等諸多優勢成為電源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為電力電子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解決方案,使UPS電源的全數字制、各種先進控制策略的引入逐步成為現實。  本文主要討論在基於TMS320LF2407數位化控制平臺的UPS中的關鍵技術之一-鎖相控制技術。
  • 光伏逆變器的設計與安裝維護
    基於光伏併網逆變器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策略,設計了併網型逆變器的結構,其採用了內置高頻變壓器的前後兩級結構,即前級DC/DC高頻升壓,後級DC/AC工頻逆變。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高頻變換技術將低壓直流電變成高壓直流電,然後通過工頻逆變電路得到220V交流電。這種結構具有電路簡單、逆變電源空載損耗很小、輸出功率大、逆變效率高、穩定性好、失真度小等優點。
  • 簡單易學的單相兩級式光伏併網逆變器控制策略
    對於單相兩級式光伏逆變器,除了要實現MPPT和併網逆變外,還必須將連接前後級的母線電容電壓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電壓太低滿足不了併網逆變要求,電壓高則母線電容耐壓也高,體積大。若控制不當,母線電容將一直升高到高出電容耐壓,導致「母線電容崩潰」。
  • DSP控制SPWM全橋逆變器直流偏磁的研究
    在SPWM全橋逆變器中,為實現輸入輸出之間的電氣隔離和得到合適的輸出電壓幅值,一般在輸出端接有基頻交流變壓器。而在輸出變壓器中,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直流偏磁問題致使鐵心飽和,從而加大了變壓器的損耗,降低了效率,甚至會引起逆變器顛覆,嚴重影響了SPWM全橋逆變器的正常運行,必須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 小型風力發電系統正弦波逆變器設計
    主電路由推挽升壓變換器和單相逆變橋組成,採用高頻變壓器實現電壓比調整和電氣隔離,降低了噪聲,提高了效率、減小了輸出電壓紋波。逆變器功率開關管採用了RCVD緩衝電路,確保逆變橋安全工作。控制部分採用集成脈寬調製晶片SG3524和正弦函數發生晶片ICL8038實現正弦波脈寬調製(SPWM),簡單可靠、易於調試。實驗樣機體積減小到傳統逆變器的1/4,效率達到86%。
  • DSP控制的UPS逆變器的諧波調節系統失真的消除
    雖然通過高頻轉換開關可以實現極低的輸出濾波阻抗,然而在大功率應用中(如功率大於20kVA),由於轉換頻率被限定在1-2kHz,它便不能降低濾波器輸出阻抗了。因此,現代UPS系統通過一種採用了複雜的大規模無源元件的濾波方案使逆變器輸出電壓的諧波含量達到最小。
  • 高頻逆變器後級電路圖大全(四款高頻逆變器後級電路圖)
    打開APP 高頻逆變器後級電路圖大全(四款高頻逆變器後級電路圖) 發表於 2018-03-22 09:03:57   高頻逆變器後級電路圖一:   中C1,C2分別是Q1,Q2的GD結電容,左邊上下兩個波形分別是Q1,Q2的柵極驅動波形。
  • 12種逆變器的設計方案,包含完整軟硬體設計
    逆變器是把直流電能(電池、蓄電瓶)轉變成交流電(一般為220V,50Hz正弦波)。它由逆變橋、控制邏輯和濾波電路組成。基於DSP的雙極性雙調製波高頻鏈逆變器實現本文針對全橋全波式高頻鏈逆變器拓撲,採用雙極性雙調製波控制策略,利用TMS320F2812型DSP晶片產生數位化控制信號,實現過程簡單靈活。實驗結果表明:系統帶載能力和動態特性良好,高頻鏈逆變器輸出很好的正弦波電壓。逆變器的開關管實現了零電壓開通,周波變換器的開關管實現了零電流關斷。
  • 高頻純正弦波逆變器完善短路保護-控制晶片HT1215
    這是一款保護功能齊全的正弦波逆變電源模塊,採用DC-DC-AC兩級功率變換架構,其中推挽式DC-DC電路將來自蓄電池的24V或48V直流電壓變換到DC335V,再由全橋式DC-AC將DC335V的電壓逆變成AC220V 50Hz的標準交流電
  • 驗證了LCL型濾波器參數設計及光伏併入配電網的逆變器電壓控制策略...
    > 介紹了光伏逆變系統的拓撲結構,建立了基於濾波器逆變器的數學模型,為了便於分析,將abc三相靜止坐標系中的方程化簡為d-q兩相旋轉坐標系下的數學方程,對逆變器的控制結構和控制參數設計進行了簡單介紹。
  • 逆變器在動態電壓恢復器中的應用
    DVR逆變單元作為電壓補償指令的執行環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了整個DVR系統的性能和硬體成本。DVR逆變器單元的主要作用是根據控制單元給出的控制指令,把直流電壓轉換成一定幅值、相位的交流電壓,然後和故障的電網電壓疊加,使得負載側電壓保持穩定不變。根據應用場合的電壓等級不同,DVR可以通過串聯變壓器和電網耦合(電壓等級高),也可以通過濾波電容支路直接和電網耦合。另外,逆變器本身的拓撲和控制策略也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採用單相H橋結構的逆變主電路(如圖2所示)。
  • 太陽能逆變器的作用
    升壓迴路把太陽電池的直流電壓升壓到逆變器輸出控制所需的直流電壓;逆變橋式迴路則把升壓後的直流電壓等價地轉換成常用頻率的交流電壓。逆變器主要由電晶體等開關元件構成,通過有規則地讓開關元件重複開-關(ON-OFF),由直流電變交流電輸出。當然,這樣單純地由開和關迴路產生的逆變器輸出波形並不實用。
  • 電源:CVCF逆變器波形控制技術研究
    圖1中重複控制器裡包含有一個補償器其中濾波器S(z)由以下兩部分構成陷波濾波器S1(z)主要用於對消逆變器的諧振峰值,二階濾波器S2(z)主要提供高頻衰減。超前環節zk 補償濾波器S(z)和控制對象P(z)總的相位滯後,Kr 是重複控制增益。補償器C(z) 要達到的目的是使校正後的對象中低頻增益接近於1,而高頻增益則儘快地降至-26dB以下,同時系統在整個中低頻段前向通道的總相移儘量小。取Kr =0.9,zk =z5 ,作出C(z)P(z)的伯德圖,如圖3所示,可以看到設計符合要求。
  • 逆變器是怎樣把直流電變成交流電?
    電機的電來自於動力電池,而動力電池存儲的是直流電,電機使用的是交流電,怎麼辦?逆變器可以將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怎麼實現?如果不斷的打開和閉合兩個開關,方形交流電就產生了。家用交流電的頻率是50Hz,意味著每秒鐘需要打開和關閉電路100次,如此高頻的操作,怎麼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