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臺灣經濟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眾所周知,臺灣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亞洲四小龍成員。近些年,臺灣經濟受到國際形勢影響,發展有所減緩,但綜合來看,臺灣依舊是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省份之一。
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名義GDP92007.93億新臺幣,折合2.1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3062.81億美元,GDP增速同比增長0.41%。
截至2019年,臺灣常住人口為2360萬人。按照此人口計算,上半年臺灣人均GDP約為9.1萬元。
臺灣GDP總量、人均GDP在國內是什麼水平呢?排名第幾?
首先來看GDP總量。眾所周知,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GDP總量排名各省第一,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不少省份的經濟總量超過了臺灣。
今年上半年,全國GDP最高的省份是廣東省,總量達到4.92萬億元,是臺灣的2.2倍。除了廣東之外, 江蘇(4.67萬億元)、山東(3.30萬億元)、浙江(2.90萬億元)、河南(2.56萬億元)、四川(2.21萬億元)等5省GDP超過臺灣,臺灣名列全國第七。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上半年大陸各省市中,人均GDP前三名分別是北京(7.52萬元)、上海(7.14萬元)、江蘇(5.78萬元)。人均GDP最高的是北京市,比臺灣低了1.58萬元。可以看到,大陸各省人均GDP和臺灣有一定的差距,臺灣的優勢比較明顯。
今年上半年,全國不少省份GDP增速都是負增長,而臺灣則做到了正增長,而這主要得益於臺灣對疫情的有效防控。上半年,今年上半年臺灣出口貿易總額增長0.5%,對比香港-5.4%,中國大陸-6.4%,新加坡-10.3%,韓國-11.2%,日本-11.6%,臺灣在這一方面已是相當優秀。
目前,臺灣的經濟支柱依舊是高新技術產業以及高端製造業,臺灣的半導體、IT、電子信息等產業在全球處於頂尖水平。
在《財富》雜誌發布的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中,一共有9家臺灣企業入圍,數量排名全國各省市第三位,和上海持平,僅次於北京和廣東。臺灣的世界500強以半導體和製造業企業為主,例如鴻海集團、和碩、緯創等。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鴻海集團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6位,營收高達1728億美元。
綜合上述,臺灣省GDP總量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七;人均GDP排名全國第一;世界500強數量排名全國第三。
本文由小智讀財經原創撰寫,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