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電影人吳京收到了一封來自科爾沁右翼中旗的星光喜報 ↓
這份沉甸甸的喜報,在宣布全旗脫貧摘帽的喜訊之餘,更感謝了「駿馬計劃」代言人吳京對於當地脫貧攻堅事業的幫助。
2018年10月,追隨大型公益項目「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來到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以下簡稱科右中旗)的「星光隊員」吳京,以當地特色馬產業為切口進行深度調研,為駿馬代言的同時也為當時尚未脫貧的科爾沁草原澆灌夢想。
「星光隊員」吳京與蒙古馬「互動」
作為「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的發起方,電影頻道也派出一流創作團隊隨隊深入科右中旗,以期用電影的形式與力量記錄並傳揚科右中旗的大美風光與發展決心。
歷時15個月的籌備、拍攝及製作,這封寫給科右中旗的情書——電影《奔騰歲月》終於要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溫暖獻映。關於影片臺前幕後的一切,做客《今日影評》的導演徐耿為我們獨家揭秘。
以馬為夢扶起民族之志
去年之前,貧困標籤曾一度籠罩在科右中旗這片瑰麗神秀的土地上。作為全區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聚居旗,科右中旗的主要致貧原因之一正是產業發展落後。
在全面打響的脫貧攻堅戰中,精準靶向的產業扶持全覆蓋政策,令這裡實現穩定脫貧的目標有了解鎖的「金鑰匙」。吳京所代言吶喊的特色馬產業,正是其中的排頭兵。
「我們的故事,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扶貧故事。」在採風途中,注意到駿馬對當地脫貧攻堅事業重要性的徐耿,更發掘到了其背後的「蒙古馬精神」。「我們就是要通過人跟馬的關係,來展現科右中旗人內心的變化。」
在徐耿看來,蒙古馬精神重點不在「蒙古馬」,而是「精神」二字。「蒙古馬體現了他們吃苦耐勞、不怕挫折、勇敢奮進、積極向上的精神。」這與扶貧路上要扶起的「志」,不謀而合。
在圍繞兄弟情、人馬情延展的電影《奔騰歲月》中,作為速度賽馬選手的弟弟圖日根因突發癔症性黑蒙病症而逐漸喪失奮鬥及生活之志。身為當地扶貧幹部的哥哥巴特爾,最終通過拯救弟弟原本深愛的賽馬而將其喚醒,進而拔除圖爾根內心的精神「窮根」。
片中這對沒有親緣卻親勝手足的兄弟角色,脫身於徐耿採風時遇到的多位牧民及扶貧幹部之中。在大量走訪的過程中,他對扶貧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扶貧這件事,你真的從物質上讓他脫貧,給他蓋房子、給他生產工具、資助他各種各樣的生產資料都是很容易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改變他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
如今,馬已經不再是科右中旗人民日常的生產工具或交通工具,「騎馬上學」「高考考騎馬射箭」等曾經的誤解也都成為笑談。在對馬的展示層面,徐耿及編劇吳孟璋選擇了速度賽馬這項既傳統又極具當代拼搏精神的運動。
「這些血脈裡的東西是一直會有的,」徐耿向《今日影評》表示,「你只要一到賽馬場或者那達慕上,馬一奔跑、大家一吶喊的時候,就是我們這些不會騎馬的人也血脈賁張。」
為實現精彩的賽馬場景拍攝,攝製組前期採風階段就對馬業運作、策騎技藝等細節與專業人士反覆推敲,實拍階段更「奇招」盡出,最終克服重重困難,將這劑脫貧「藥引子」隨影像的力量直擊人心。
多彩風華盡展自然大美
翰嘎利湖碧水悠悠,五角楓林赤影重重。雋秀多彩的自然景觀,是科右中旗的靚麗名片,更是《奔騰歲月》的最大亮點。如何最大程度展現這片壯美之地的入詩入畫,成了主創團隊自採風階段起就在重點思考的問題。
為追尋科右中旗最適於展露於銀幕之美,包括徐耿在內的創作者們苦下真章,僅採風階段就先後三次深入當地,調研各處不同時節的美妙風貌。
翰嘎利湖風光
「這個地方地形地貌特別獨特。」談及科右中旗美景,已完成拍攝多時的徐耿仍意猶未盡。這片起伏有致的科爾沁大地,擁有亞洲最大的疏林草原。「到了秋天,就跟非洲那些草原上(一樣)變得五彩斑斕,紅黃相間特別好看。」
為全景還原科右中旗的四季美景,夏季拍攝結束後,徐耿又在秋天帶著攝製團隊重返這片草原,補拍出屬於收穫季節的色彩。
科右中旗秋季的五角楓林
為與主線故事平衡匹配,他不得不在後期忍痛刪去高山、河流等壯麗景象。不過,這些即便沒被選入電影正片的場景,在現實中仍可被探尋科右中旗的遊客所便利領略。
據徐耿向《今日影評》介紹,自拍攝之初,主創團隊就與當地政府制定了「旅遊+電影」的特別計劃,即影片中的主要場景都將被永久保留,以期推動當地旅遊文創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從選址開始,我們就考慮建在比較集中的旅遊環線上,這樣能在將來串成一個黃金旅遊線路。」在推廣大美科右中旗的維度上,徐耿及其團隊的態度是認真的。「特別希望我們看到的這麼美的風光,能跟更多的人分享。」
今夜20:15,電影《奔騰歲月》就將在CCTV-6電影頻道黃金時間與大家見面。昂揚的奔騰之志,天然的壯美景觀,溫暖著脫貧攻堅路上每一個躬身靈魂,也將在跨年之際將他們的精神傳遞給全國電視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