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雨薇新周刊
美國設計師麥克·溫克爾曼(Mike Winkelmann)的作品《霓虹燈》,以賽博朋克的方式,暢想了未來被數碼、科技塑造的人類生活。/Cementum
2050年,我們怎樣生活?在2000多位成員的豆瓣小組「假裝生活在2050年」裡,你或許找不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但現在的年輕人在焦慮什麼,肯定能在小組裡找到。
豆瓣小組「假裝生活在2050年」有2000多位成員。這些以「未來人」自居的成員,平時喜歡在組裡討論自己在2050年的生活。
2050年,我們可以自由移民去月球;我們和機器人談戀愛;我們把自己的基因永久冰凍在儀器裡……和科幻電影裡一樣,2050年的人類可以上天入海,穿越時空。
2050年,我們怎樣生活?這個小組不能給你答案。但現在的年輕人在焦慮什麼,每一個問題都能在小組裡找到。
到底應該在哪個星球生活?
比如,移居月球需要什麼準備?
「移居月球需要什麼準備呢?想給孩子更好的發展資源。」未來人馮召說。他最近很煩惱,到2050年,孩子上學依然會是個大問題。
馮召只有一個兒子,他想給兒子更好的學習資源和發展資源:「我和妻子深思熟慮後,決定將我們兩家幾代人的積蓄用來移居月球。」
但是,「星球移民局」的朋友說這事麻煩得很,想移居的人太多了。馮召犯了愁:「這兩天都在為了這個事跑,快發愁死了,請問哪位高人知道些內幕呢?」
現在,這位未來人最大的煩惱是選擇在哪個星球生活。
太空殖民地度假島嶼藝術品。/圖蟲創意
組員紛紛給馮召出主意。
有個名字就叫「2050組忠實粉絲」的組員說,自己住在環境還不錯的海王星,「可以帶孩子來我家住啊,戶口我幫你辦好」。
住在火星的「權律二」有很多套房子,願意租一套給馮召,而且「月租好說」。
另一位移民到月球的夥伴則勸馮召慎重考慮,現在月球實行積分落戶,「在月球有不動產的話會比較佔優勢。可是老城區現在房價太可怕了,你如果積蓄不夠,可以考慮月背新區。另外,多套房產可以重複積分,可以考慮一下」。翻譯一下:想儘快在月球擁有戶口,最簡單的方法是買房,買儘可能多的房。
月球移民太難了,組員「熬夜第一名」說,他覺得月球「生活壓力也大,感覺內卷太嚴重啦」,組員「KKtufu」則認為,「月球人太多了,競爭壓力大,讓孩子去輕鬆點的地方吧,過得快樂最重要」;雖然月球比不上隔壁土星,也正趕上發展期,「還在人才引進,新的地球城建好以後,教育和醫療資源肯定也不會差,房價看漲哦」。
火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組員「宋星球」建議馮召帶孩子去火星,因為月球已經不行了,「月球最好的大學是文學院,比如嫦娥大學、玉兔學院這些,文學系都是太陽系最好的。但孩子要是學工科,建議還是去火星。尤其是學挖掘機,火星塔爾西斯學院號稱『火星藍翔』,好就業,工資高,值得擁有哦」。
還要不要堅持去月球?馮召還沒有下定決心。
2050年的人們,或許和我們有著同樣的煩憂。
2020年2月出版的《馬尼拉2019-2050:未來城市》封面。該書以馬尼拉為樣本,用漫畫和預言描繪城市的未來場景。
組員「阿偉保鏢」的煩惱在於,他終於找到了喜歡的工作,但是「2025年因為個人原因把身體冷凍,現在和曾經的朋友差了一大截,自己也著急想做出點成績來,就和上司溝通能不能多加班一會兒」。
上司拒絕了他。
另一個組員「Ubik」和女朋友在一起很久了,「我很想和她結婚,但是經濟狀況又沒那麼樂觀,我覺得在租的房子裡也能快樂過完一生,但是她想要個自己的房子」,女朋友希望他賣掉心臟,換個大房子;因為長裙露出了腳踝的組員「夏寧君」則被抓了起來,被人威脅需要截肢;有父母因為孩子的智商低於同齡的火星孩子,而低智商在火星沒有生育權,養老也成問題,於是打算帶孩子全家移回地球。
當然,組員還有諸如「53歲沒找到對象,和仿生人相親了」「基因檢測不過關,要被化學閹割了」「因為懷孕,我被人肉搜索」等不同遭遇。
假裝是為了直面焦慮,解放想像
2019年,「假裝生活在2050年」小組組長趙禹注意到,豆瓣出現了各種假裝類小組:人們沉迷在過去的八九十年代和千禧年,甚至還有人假裝自己是螞蟻,從螞蟻的視角看世界。這讓他覺得,這些假裝小組實際上都在「直面、表達自己的焦慮和懷舊感,解放自己的想像」。
那麼,假裝生活在未來呢?
趙禹玩過一款名叫《賽博朋克酒保行動》的遊戲,遊戲的機制非常簡單,玩家經營一個酒吧,遭遇各色人等——小報記者、白騎士、主播、貓娘、偶像、不良少女,甚至還有狗、缸中的大腦等形形色色的物類,玩家任務是給他們調酒,聽他們的故事。「遊戲過程其實並不能算是享受,但是我迷戀這種遊戲所體現的一種史詩神話之下的生活感。」
《賽博朋克酒保行動》,一款以文字玩法為主的冒險解謎遊戲。/豆瓣
趙禹說:「對於未來,我們總是和面對歷史一樣,有一些史詩般的妄想,總會想到那些追殺複製人的銀翼殺手、被迫逃亡的複製人,以及那些無所不能的神經漫遊者,或者99%義體化的特警等。但如果真的到了未來,這些角色對我而言都太宏大了,即便到了未來的賽博朋克世界,大多數人不是獵手,也不一定是獵物,很有可能僅僅是在酒吧裡面調酒,或者深夜來酒吧喝上一杯的人。」
他希望自己對小組不加幹涉,讓組員們自己建造一種世界觀。「比如有的人就感受到了女性的body shame(身體羞恥),也有的大男子主義者會妄想自己三妻四妾的情境,我也儘量保證他們的言論自由——只要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衝突,大家和平相處。」
對大多數人而言,2050年也許不算太遙遠。「如果太近,就會將現實照搬進來;如果太遠,就會不切實際地想像。」趙禹說。2050年也是一個科幻電影通常會提到的年份,它是21世紀的中葉,一些「舊」的問題可能會得到解答,一些新的問題就此產生,用2050年開啟新世界,再合適不過了。
優勝劣汰,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趙禹希望這不只是個科技小組,「技術的想像自然重要,但並不是第一位的」。他希望小組最重要的內容是「時間」:「不是生活,不是政治,也不是心理,只是時間本身,那些人如何在技術的塑造之下生活,那個時代又如何回應我們當下的焦慮。」
馬特·達蒙在火星悉心種植的土豆苗被毀。/電影《火星救援》
「基因檢測不過關,要被化學閹割了。」小組成員「奠基者」很煩,前幾年出臺的《基因檢測法》旨在提高全人類的基因優良性,優化人類後代的能力。《基因檢測法》規定,所有人到了生育年齡都要被強制進行基因檢測,存在基因病或者不符合當代社會的「劣質」基因的人都被施以化學閹割,不論男女。
「奠基者」剛做了檢測,檢測顯示,他的後代大概率會有身材矮小、智商平庸、乳糖不耐受問題,以及熬夜能力差、不能全天工作、不能「996」等一系列影響工作能力的「基因病」,他必須接受化學閹割。「現在我在手術等候廳,前面還有三個人,我好慌!」
一個叫「ocean」的組員感到「氣抖冷」,「怎麼會有人想讓你逃,就是你們這種自私的人多了,地球發展才比不上火星」。
「用戶9831986」的兒子最近做了智商檢測,兒子的智商低於同齡的火星孩子,「現在他一天到晚說要去搞什麼藝術這種早就被淘汰的東西,這樣下去根本不能適應火星生活」 。
在小組裡,996、基因檢測和優勝劣汰是永恆的話題。正在英國留學的小組成員「CTS」認為,現在能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我們組的存在也算是一種反諷吧」。
「CTS」是標準意義上的好學生,從小學習成績好,一路考上國內頂尖的學校,還在去年申請到去英國讀書,一直是親戚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但她也有壓力,周圍的中國同學越來越多,大家都擅長怎麼給自己打造一份完美的簡歷,以此在畢業後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於是你發現,好像幹什麼都很困難」。
她在小組裡發帖:「最近找工作很不順利,是不是我的基因洩露了?我有一個很不利的基因,會比平常人更容易打退堂鼓。」現實生活中,基因檢測當然沒有發展到這樣的技術水平,「其實生活裡有更豐富的東西在阻礙你」。
煩惱消失了
「那個開設酒吧的,關於火星以及月球移民的,還有Virtual Climax,這些人都很了不起,一個人建立了整套關於未來的世界觀,我願意稱之為科幻作家。」趙禹說。
趙禹自稱「悲觀主義者」,「不太傾向於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不太喜歡那種『正常』的家庭生活,所以未來可能不會太美好」。
他認為自己人生的任何一刻都沒有美好過。「所謂懷舊,實際上都會加上偽造的濾鏡,以一種超越主體的方式回看自己的初中、高中和大學時期。平時我當然會聽一些老歌,包括10年前的周杰倫、許嵩,也包括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City Pop,甚至歐美60年代的搖滾。但要說我是不是真的懷念那個年代,肯定不是,我們懷念的永遠是那些超真實的東西。」趙禹說。
3D遊戲Anime City裡關於異次元都市的場景。和豆瓣小組「假裝生活在2050年」一樣,這個遊戲的玩家可以盡情想像未來的都市生活。/Wallpaper Access
回到「假裝生活在2050年」小組,在2050年,《海賊王》、「柯南」完結了,《紅樓夢》後續真本找到了,《神探夏洛克》更新到了第十季。周杰倫「七十大壽」這天,90後圍在養老院,用8G網絡聽他前幾年新出的《雙截拐棍》。
「煩惱好像也能解決了,你們那裡允許自我終止嗎?」組員「E崽」這樣發問。她聽奶奶說,2020年,自殺會被人羞辱,人類也幾乎沒有安樂死的。「現在光腦普及了,一個人要徹底死亡只能進行自我終結,類似于格式化。不知道你們那裡合法嗎?」「E崽」說。
在組員的討論中,2050年,除了保守派較多的月球,很多地區的人已經可以自由決定生死了。屆時的北非無人區有一間自殺協助所,大概在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交界處。每個想去那裡自殺的人,會被要求填一張申請表單,隨後有協助員一對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考核,考核通過後就能獲得藥物,協助員會替你完成死後的一切事宜。有人說:「這個年頭每個人都應該享受生死權,也許現在出生權還沒有被完善,但是求死權可以。祝大家好運!」
地鐵不再擁堵,房子也不再貴得離譜
新小腿換成什麼顏色比較好?組員「桔子哦」覺得自己的腳踝太短,機械四肢技術剛成熟就去換了小腿。現在,她覺得自己的小腿過時了,有點掉漆,想換個新顏色。
「青紅時鐘」建議換個暖色調的白色,「關節處可以加一點黑色,日常就很百搭。不過日常如果喜歡鮮豔的著裝,建議配巧克力黑,跟飽和度高的著裝配起來巨好看。最近流行的螢光色不要選,誰選誰後悔」。
組員「西樓」更喜歡原木色,但是木頭這種生態材質太貴了,「其實樓主現在這種掉漆狀態,很適合21世紀20年代風靡一時的賽博朋克風格。用可洗、無毒的顏料在上面進行創作,再用LED變色燈(21世紀初期特產,古董店有賣)從腳踝處向上打燈,超復古的!」
2050年,異性間的愛情和婚姻已不再存續。人類分為兩個陣營——男人和女人,水火不容。很難說清這場對立是從哪一場網絡大戰開始的,總之人們口中不是「蟈男」「蛆」,就是「女拳警告」「氣冷抖」,已經很少能見到有趣的段子和正常討論了。
冰冷機器背後的溫情與大愛。」 /電影《機器人總動員》
喜歡上家裡的機器人怎麼辦?「太空貓咪客」最近很煩惱。「之前就有很多人抗議A公司不該推出太過真實的仿人機器人,認為這可能產生倫理問題。但A公司強調機器人Alex 型號沒有安裝X器官,只是擬人的家庭陪伴類機器人,甚至沒有開放自主捏臉的服務,統一出場外形,所以打消了我父母對此的顧慮。我猜測他們應該是想儘量讓我體會到真實的人的關愛吧。(父母離婚了,我跟著媽媽,平時她工作很忙。)」
但是,Alex真的太像個真人了,世界上不會有這麼好的人。「最開始我完全把他當鬧鐘和廚師用。他每天提早5分鐘叫我起床,然後又讓我賴床5分鐘再把我叫醒;每天準備不一樣的早飯,完全符合我的胃口。他讓我的生活質量提升了800個度吧,那段時間我連發呆的時間都減少了,每天都很有活力。」
和Alex講話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在他面前哭,他會擁抱、安慰;不會的學習內容他會一遍又一遍地教。「太空貓咪客」說:「我知道這些都只是他的程序教會他的東西,不是因為我才學會的,但是我還是控制不住地被這些事情感動。」
在機器人的細心照料和溫柔陪伴下,弗蘭克與其漸漸成為好朋友。/電影《機器人與弗蘭克》
我們可以和機器人談戀愛,和仿生人依靠試管技術擁有一個完美的孩子;通過基因改造,每個人都可以擁有高個子和漂亮的臉;你可以克服拖延症、懶惰和疲勞,只需往身體裡注射某種興奮劑;地鐵不再擁堵,地球的房子不再貴得離譜;你還可以用冰凍技術讓心愛的人永遠活下去。煩惱消失了,技術手段解決一切麻煩,2050年的生活看起來很棒。
小組裡也有人想回到過去:2006年、2008年或者2010年。那時他們正年輕,生活展現的只有美好。但按照時空管理局的規定,時空穿梭是危險行為。
「火星Sk2區986街道有個遺忘俱樂部,讓調酒師給你調一杯forget tonight,一次能忘一點,」有組員建議,「日積月累,估計你喝上兩個月能忘掉七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