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簡便 Tt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裝教程

2020-12-06 中關村在線

    水冷散熱,對於很多玩家而言可是一類相當「高大上」的玩意,跨過了傳統而更顯成熟的風冷散熱,當然很多的DIY玩家都深深明白水冷散熱系統相對於風冷散熱的效能優勢,但前者依然居高的價格,實在讓人望而卻步。因而水冷散熱系統在DIY改造、裝載的過程中,並不為太多玩家用戶所熟悉,甚至「不明覺厲」的玩家不在少數。

    近期,來自Tt的一款定位於299元親民價位一體化水冷散熱系統--Water 3.0 Performer瞬間在市場上「爆發」,引來了很多發燒友們的高度關注。對於在品質方面一直口碑上佳的Tt,也在這款親民水冷身上傾注了不少的心血,好比Intel/AMD全平臺的支持、雙滾珠陶瓷軸承馬達頭10萬小時無故障運行時間的保障、工業級密封設計,27mm金屬冷排等技術,讓這樣的水冷系統有了更多值得去深度挖掘的「韻味」,下面,讓我們通過一個AMD平臺的安裝實例,來從應用角度呈現這款Water 3.0 Performer一體化水冷的特色。

    一如Tt專業玩家風格的外包裝,Tt Water 3.0 Performer水冷以全黑風格作為主打,拆開包裝看到非常醒目的幾大配件:單個12cm風扇、加厚的冷排、全平臺扣具和配件,當然還有把水泵和馬達頭集成的水冷頭,細看整個一體化水冷系統的工藝成熟,蝕刻Tt logo、風扇黑白配色的強烈碰撞,儘管水冷散熱依然是一個在平臺內部「深居簡出」的角色,但它所呈現的DIY個性特色依然非常突出。


內部配件

    Tt Water 3.0 Performer採用的是純銅水冷頭,它經過專業的打磨和拉絲處理,保證水冷頭足夠平整,以很好地貼合CPU表面,配合其純銅材質能夠將CPU的熱量迅速帶走,而且與CPU的接觸面就自帶了矽脂,貼心非常。27mm冷排,採用的是全鋁材質,散熱鰭片的密度和間隔都經過細緻的設計,進一步增大了散熱的面積,保證了冷排擁有出色的熱承載能力以及熱傳導效能,導水管也進行了一體化裝載,密封程度極高,保證了冷卻液在長時間高溫運行狀態下也不會出現洩漏、揮發的情況。


水冷頭及冷排


標配一個12cm風扇

    冷排可雙面裝載12cm散熱風扇,而Tt Water 3.0 Performer系統標配的是單個Tt原廠的12025 0.5A風扇,靜音溫控都比較出色,用戶若有需要可自行多選配一個,以進一步增強整個水冷散熱系統的主動式散熱能力。

 

    給整個Water 3.0 Performer水冷散熱系統的構造進行一個大概的介紹,接下來就是上陣階段了。產品配備了專用了扣具和配件,並在配件上有明確的標示區分,因而原來使用風冷散熱器的用戶,就必須把原有的扣具卸下來。


附送的AMD背板

    我們選取的AMD AM3接口的長條形底部扣具,扣具底板還配置了兩張雙面減震膠,進一步減緩DIY配件運行過程中所可能產生的共振,一些著眼細處的優異表現,可以為用戶留下深刻記憶。


附送兩張減震膠

    選擇相應口徑的螺絲和螺母進行安裝,而底板上的小設計,可以自固定底部扣具螺母,相當簡便。


選擇對應的螺絲和螺母

    事實上這個Water 3.0 Performer水冷散熱系統從 INTEL的LGA1156 1155 1150 2011接口到AMD的AM2 AM2+ AM3 AM3+接口都全都支持,安裝的時候只需要對應孔徑的方向和位置即可。從圖片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些配件和扣具所標示對應的平臺接口。


對應平臺


扣具


安裝後的效果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在安裝好的扣具上,有一些小齒扣,它就是對應水冷頭上的小凹槽的,對著水冷頭一一對應扣住,水冷頭就能固定得非常的牢固了,然後再將對應底部扣具的螺絲孔擰緊,CPU水冷頭安裝到主板上,Done!!

    插上供電接線,讓水冷頭隨著電源啟動而工作。接下來,準備安裝冷排部分。

    對於冷排方面,一般都是採用風扇直吹冷排,不過玩家也可以根據喜好或者實際裝機情況選擇風扇向外抽風的方式,或者機箱在中間位置的「夾心」安裝方式。


水管注意要纏繞

    裝載冷排進行固定的過程也非常簡單,用戶只需要規劃好水冷管的方向,不要與其他的線材和配件、元件形成纏繞,那就可以了。


裝機效果

    從扣具的組合,到水冷頭的固定,再到散熱風扇、冷排的安裝,整個過程都比較順利,難度並不算高。


裝機效果

    能夠提供這樣簡潔的安裝體驗,自然也和扣具的兼容能力、細節等方面的良好設計有關,這樣才能保證和平臺良好匹配,讓用戶輕鬆安裝。


裝機效果

    而從這樣的一個平臺裝載的過程中,相信很多玩家都已經充分領略到水冷散熱的優勢。首先,平臺內部不用再裝載一個「龐然大物」,那自然平臺中空氣對流的條件、走線理線的便利性就能夠大為改善,同時也更有利於當前很多玩家所熱衷的機箱風道搭建。事實上,風冷系統要不斷提升散熱效能,靠得正是散熱鰭片體積和散熱風扇數量的不斷追加,這樣的做法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雙刃劍「效應,像噪音同時提升的負面影響也會隨之而來。而水冷散熱所持久保證的機箱內「寬敞效應」,正正很好地解決這樣的散熱瓶頸狀況,散熱條件比散熱效果都要較風冷系統有了明顯的改善。


裝機效果

    裝載應用便利,散熱效果優異,兼容性上佳,這就是Tt Water 3.0 Performer水冷散熱系統的核心優勢,299元的售價就有如此出色的散熱裝備,對於主流DIYer而言,誘惑還是很大的。

    【京東購買】http://item.jd.com/876259.html

    【天貓購買】http://985.so/u57

5Tt Water 3.0 Performer 詳細參數

水冷散熱所持久保證的機箱內「寬敞效應」,正正很好地解決這樣的散熱瓶頸狀況,散熱條件比散熱效果都要較風冷系統有了明顯的改善。

司宇

相關焦點

  • 不暴力無真相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全拆解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這個大約於2010年左右開始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的電腦配件,近年來,由於價格的不斷走低,如今已然成為眾多主流玩家的新寵。    昔日動輒就要千兒八百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如今最便宜的不過199元,比很多高端風冷散熱器還要便宜很多。所以,近兩年有很多主流玩家也有了玩一把的念頭。
  • 2020年度巨獻: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橫評
    曾幾何時電腦上風冷散熱器還是絕對的主流,但隨著DIY市場逐漸向高端化發展,使用水冷散熱器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且現在水冷也越來越方便,只要你想甚至還能定製一臺分體式水冷主機回來。
  • 2020年度巨獻(1):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橫評
    曾幾何時電腦上風冷散熱器還是絕對的主流,但隨著DIY市場逐漸向高端化發展,使用水冷散熱器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且現在水冷也越來越方便,只要你想甚至還能定製一臺分體式水冷主機回來。當然了大多數玩家還是會選擇使用方便簡單的一體式水冷,根據冷排的尺寸(長度),通常可以分為120、240、360一體式水冷,也有280這樣比較少見的冷排尺寸。
  • SCT分流水冷散熱器 ELC-LT120X-HP評測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以其簡便的安裝方式,出色的散熱效果而在逐漸成為廣大玩家的新寵。而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來自安耐美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ELC-LT120X-HP,這款散熱器採用了獨特的SCT分流設計,有效消除了CPU的熱點,從而提升了散熱效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款散熱器吧。
  • 我是PM:Tt冰核分體水冷套裝誕生始末
    隨著DIY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硬體性能的顯著提升使得DIY的目的不再局限於性價比,如何打造富有DIY樂趣的PC成為了許多DIY玩家的新目標,於是個性化的遊戲機箱、模組化電源和水冷散熱迎來了火熱的市場。Tt日前推出了一款分體式水冷產品——冰核水冷套裝,就能夠滿足玩家的DIY水冷需求。
  • Tt曜越發布Toughliquid Ultra/ARGB兩款水冷散熱器
    Tt 曜越今日發布了 Toughliquid 系列一體式 CPU 水冷散熱器,包含 Ultra、ARGB 兩個系列。其中高端的 Ultra 款水冷頭上搭載 LCD 顯示屏,不僅可以顯示實時溫度等信息,也可以支持用戶上傳自定義 GIF 圖片。Toughliquid Ultra 水冷頭的水泵轉速為 3200RPM,功率 4.6W。
  • 你不知道的秘密 一體式水冷拆解見真相(全文)_Tt Water 3.0...
    這幾年,除了技術日漸成熟外,注重散熱性能的遊戲玩家、DIY發燒友也增加了不少,使得一體式水冷迅速發展和普及,成為市場中的一大熱點。    除了無需組裝外,比起分體式水冷,一體式水冷也顯得更加緊湊,在外觀上只有冷排、水管、水冷頭這幾大部分,那麼,一體式水冷的內部結構又是如何,和普通分體式水冷之間又有什麼不同呢
  • 芝奇Enki 360一體式水冷評測:高密度冷排穩壓18...
    在此前進軍多次外設市場後,這一次,芝奇將目光投向了CPU水冷散熱的領域,以上古水神ENKI為名,面向高端玩家及超頻用戶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共有360/280/240三種規格。根據官方的數據,這次的上古水神一體水冷從冷頭到冷排都經過了全方位的優化打磨,因此在散熱性能上有了不小的改進。
  • 利民Frozen Magic EX 240水冷散熱器開箱試玩
    提起利民散熱器,不少玩家第一反應就是電鍍回流焊和各種高性能單塔散熱器,其實早在19年利民就推出了自家首個水冷系列frozen EYE,其各表現還算不錯,最近利民更新了產品線,推出全新的水冷散熱器Frozen Magic冰封幻境系列,管家也入手了一個EX版的240款,來給大家做個開箱分享。
  • 一體水冷到底能不能買
    一體式水冷近些年來一直富有「爭議」    近幾年隨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頻頻推出,再加上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近期售價一直走低,很多的消費者們都會選擇一體式水冷,並體驗一下水冷的感覺,然而很多的消費者們可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廉價的一體式水冷上市就是多餘,散熱效果還不如用料較多的熱管散熱器,那麼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 水冷電腦是什麼意思?硬管水冷好還是一體式水冷好?你知道嗎?
    現在去電腦店組裝電腦店家都會問你是裝水冷還是裝風冷,關於水冷和風冷很多人都不是非常明白,無論是水冷還是風冷都是屬於散熱系統,水冷散熱的主體是水,原理是利用水循環降溫。正常水冷的散熱降溫效果要比風冷好,市面上常用的水冷有三種結構,分別是:硬管水冷結構、軟管水冷結構和一體式水冷結構,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軟管水冷已經被社會淘汰了,目前市面上主流水冷結構就是硬管水冷結構和一體式水冷結構,很多電腦愛好者朋友麼可能會問了:到底是硬管水冷好還是一體式水冷好呢
  • 簡便安裝有方法 CPU散熱器7大注意細節
    ,只要保證散熱矽脂均勻、儘可能的薄、無雜質、無氣泡這四點就可以保證處理的散熱問題,散熱矽脂塗抹儘可能薄,因為散熱矽脂導熱係數雖然要遠遠高於空氣,但與金屬直接接觸還是差的有一定差距。卡扣式散熱器    安裝好扣具後將散熱器放置在塗抹好散熱矽脂的
  • 冷頭看片指日可待:恩傑海妖 Z73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二、開箱&安裝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我裝機選用的主板是 ROG C8H wifi(以下簡稱C8H),打算購買此水冷的朋友,主板必須得有USB2.0 插槽,另外機箱要支持 360mm 尺寸,尺寸不夠的可以考慮
  • 超頻三新版水冷 水蛭第三代散熱器首測
    水蛭3水冷散熱器        散熱排前端的注水孔,水冷液就是從這個地方注入。而後端的兩個孔則是用來接駁水管用的。水蛭3水冷散熱器和風扇        水蛭3將水冷排和水泵集成到了一起,只需將水冷頭安裝好即可運行。這一設計使水冷使用更簡便,安裝更快捷。
  • Tt為AMD銳龍三代推出水冷散熱器 風扇轉速500到1400轉/分鐘
    Thermaltake(曜越)為AMD 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推出了全新的散熱解決方面,包括一款水冷散熱器和一款風冷散熱器,都支持RGB燈效。
  • 機箱PK冰箱 Tt Xpressar壓縮機制冷機箱實測
    目前,風冷散熱仍是PC用戶們最常採用的散熱方式。風冷散熱器的優勢在於安裝和使用簡便,玩家可以自行隨時更換散熱器及其風扇,價格也相對低廉。但是對於很多超頻玩家來說,為了性能他們放棄了安裝方便的風冷,而採用散熱能力更強的水冷。
  • 超能課堂(253):風冷、水冷之後,「半導體製冷」能帶來PC散熱的革命...
    風冷以及水冷,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散熱模式了。其實大家平時使用的一體式水冷,其部分原理仍舊屬於「風冷」的範疇,不過是散熱器的導熱介質由熱管的「蒸發-凝結」自動循環原理,替換為依靠由水泵電機主動循環帶動的液體傳導,最終所有的熱量還是通過風扇的轉動,形成強制對流,將鰭片(風冷)或冷排(水冷)的熱量傳遞到環境中幫助晶片降溫。
  • 一體式水冷風扇怎麼選
    ,他們有專業的測試人員,今天我們看到的橫測是專門針對市場中同質化嚴重的「單冷排一體式水冷的風扇」。最近幾年水冷這個東東離普通玩家稍微貼近了一些,這還要歸因於那些做出一體式散熱的廠商,比如Asetek和CoolIT。由他們代工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紛紛貼牌到了Tt、Antec、Cosair上。
  • 水冷漫談(三)——水冷散熱器仿真方法
    不管乙二醇,還是丙二醇,加入純水之中,都會影響工質的散熱性能。為軟體設置工質時,需要考慮密度,比熱,導熱係數和粘度四個主要參數。因為電子散熱場景下,水冷的溫度範圍比較窄,諸如膨脹率等,可以不予考慮。因此,在慣性思維的引導下,有的朋友在穩態水冷的場景下,設置新的冷卻介質時,會忽略掉比熱,認為這個東東只有在瞬態問題中才有用。我們看一下對流換熱係數的求解公式,貌似一眼過去也沒有看到比熱的影子:事實上,比熱隱藏在Pr數之中,我們沒有直接定義Pr數,而是通過比熱,導熱係數和粘度間接定義的。
  • 2016年最值得買 10大機電水冷產品推薦
    而市售的大多數一體式水冷普遍性能一般,在散熱性能上無法與高端風冷散熱產品拉開明顯的差距,有些玩家甚至將其戲稱為賣信仰燈的產物(具體是哪家就不多說了)。    而EK推出的Predator捕食者系列一體式水冷,在大體結構上與分體式水冷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