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作為一座城市的歷史並不是很長,然而天津卻在近代史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而且在解放前,天津是整個北方的經濟中心城市,也是屹立在整個北方最前沿的城市。
而教育,作為一座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高等教育,它能為城市帶來繼續的人才和產業的升級,天津的教育也是非常發達的,作為一座直轄市來說,擁有2所985大學,是非常令人羨慕的,而且這兩所大學是自始至終在天津誕生,發展,壯大的。
說起天津的高等教育,就不能不說河北與天津的錯綜複雜的歷史關係,河北和天津就像是兄弟倆一樣,在百多年的時間裡分分合合,到最後還是分開,而在教育上更是如此,河北的很多大學都是來自於天津或者是在天津誕生,比如河北大學原為天津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源於北洋女師範學堂,河北工業大學乾脆就是在天津辦學。
兩地網友經常因為這些歷史遺留問題爭吵,其實大可不必,努力發展自己的教育事業才是根本,而不是怨東怨西。
扯得有些遠,天津市最好的兩所大學,天大和南開,可以說在整個京津冀地區的影響都非常大,長久以來,兩校毗鄰而居,相對於其他城市的學校來說,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的關係可以說是非常好了。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源於北洋大學和北洋工藝學堂,是國內歷史上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大學,也是首批211工程大學和985工程大學,雙一流A類建設院校,目前天津大學擁有衛津路,北洋園,濱海三個校區,在校生超過三萬五千人。教職工超過五千人,其中兩院院士25人,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重點大學。
天津大學的優勢學科主要集中在理工科,在學科評估中,有14個學科評估結果進入A類,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被評為A+,還有10個學科進入到B類,大部分都為B+學科,不乏近年來熱門的電氣電子信息計算機管理類學科。另外天大還有17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含2個培育學科)。在大家比較關注的ESI學科排名中,天大有8個學科進入前1%,其中工程學,材料,化學均進入前千分之一。
另外天津大學所擁有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數量也非常多,包括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4個工程實驗室,還有還有其他的國家級和教育部的重點實驗室。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建於1919年,最初為私立大學,抗戰期間遷往西南參與組建西南聯合大學,1946回津後改為國立南開大學。是我國首批211工程大學、985大學,雙一流A類大學,並且入選了拔尖計劃。在上世紀末期相繼合併了天津對外貿易學院和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現在的南開大學是一所擁有3個校區,在校人數接近三萬人,文理並重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南開大學現在擁有教職工數量兩千多人,其中兩院院士14名。
從學科優勢來看,南開的學科分布範圍更廣,擁有博士一級授權學科30個,一級碩士授權學科12個。2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在2017年的學科評估中,南開大學的成績說實話不算太好,一直以來的強勢學科數學被評為A,沒有A+學科成為南開的大硬傷。不過被評為A級的學科數量為14個,B級的學科數量為17個,在數量和範圍上還是很不錯的。
另外南開大學ESI學科進入全球前1%的有13個,其中化學、材料科學進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還是很不錯的成績。南開大學的國家實驗室只有2個,工程研究中心也只有一個。不過隸屬於教育的重點實驗室有7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家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數量少的弱點。
一座城市,兩所大學,一所以理工科見長,一座以綜合發展著稱。
2020年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在各地的錄取分數已經公布,從分數來看,無疑南開大學還是要領先於天津大學的,但是天津大學由於是工科院校,這些年無論是發展和經費都要好於南開大學的,特別是2020年教育部75所大學經費排行榜中,天津大學以87億元排名第十五位,而南開大學以62億元排名25位,差距還是比較大。
而且近年來天津市的經濟發展好像陷入了瓶頸期,沒有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漸被南方一些一線城市超越,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的影響力,而以往同南開大學處在同級的同濟大學一直咬緊近年來火熱的華東五校,這才是南開和天大要思索的問題。
而且前段時間上海公布了對上海四所985大學極其有利的落戶政策,已經開啟了花式搶人,特別是高端人才,可以預知的是,這四所大學(復旦同濟交大華東師大)明年分數肯定有一個不同程度的上漲。更重要的是,四所大學畢業生可以直接落戶上海,相信對上海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也希望天津能夠及時的跟上這項政策,甚至放開天津另外兩所211天津醫科大學和河北工業大學的畢業生落戶,相信對河北的人才吸聚能力會更強(河工大多數學生都是河北籍),有更多的人才落戶,才能促進城市的更快發展。再加上一些優惠的購房政策,何愁城市發展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