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近期在北京召開,而隨之一系列的亞洲美食節、亞洲電影節、亞洲嘉年華以及文化展覽也在中國主要城市進行展出。亞洲是孕育中華文明的土地,也是中華文明傳播至其他各國乃至世界的載體,她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同時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她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廣袤的土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印度和古巴比倫都位於亞洲大陸。古時的亞洲曾是經濟文化百花齊發的地區,各種文明在這片土地上交融、匯聚,眾多文明、創造、科學自然以及宗教等都為全世界的文明和科技進步做出巨大貢獻,也給全人類留下了眾多世界級文化遺產。
截止2016年,亞洲共有39個國家擁有293項世界遺產。而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亞洲國家是中國,共計53項;印度擁有35項,位居第二。除開名山大川、自然風貌等自然遺產外,你還知道哪些文化遺產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經典的人類寶藏吧。
以下僅為部分亞洲國家和文化遺產展示
◆◆ 中國 ◆◆
咱中國不必多說,已有53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位(53項)義大利第一位(54項)。
中國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人遺址,甘肅敦煌莫高窟,長城,陝西秦始皇陵兵馬俑,故宮,湖北武當山古建築,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寺廟,西藏布達拉宮,蘇州古典園林,山西平遙古城、雲南麗江古城,天壇,頤和園,重慶大足石刻,安徽西遞、宏村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寢,洛陽龍門石窟,四川青城山,四川都江堰,大同雲岡石窟,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澳門歷史城區,河南安陽殷墟,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福建土樓,鄭州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元上都遺址,京杭大運河,絲綢之路,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
◆◆ 印度 ◆◆
印度同樣是歷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多民族、多種宗教構建出多樣的不同時期的歷史文明和宗教文化。
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印度山區鐵路其中一段),建於1879年至1880年,連接整個印度西孟加拉省的大吉嶺和西裡古裡。火車行駛中一路爬升,途徑以紅茶聞名的大吉嶺,沿途可見到許多不同的景致以及喜馬拉雅山脊下的絕美景致。
阿旃陀最初的佛教石窟始建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在公元5世紀至6世紀的笈多時期,更多精心修飾的石窟又被添加到原有的石窟群中。阿旃陀石窟的繪畫和雕塑,是佛教藝術的經典之作,具有相當重要的藝術影響力。
阿格拉堡,坐落在阿格拉市的亞穆納河畔,這裡曾是莫臥兒王朝的皇城所在地,現在是伊斯蘭教王宮建築的代表,更是世界文化遺產。
科納拉克太陽神神廟是一個巨大的戰車造型的印度教寺廟,專門為太陽神所建造。神廟反映了古代印度的建築奇蹟和極端虔誠,其建於13世紀,並於1984年成為世界遺產。
泰姬陵是世界十大奇蹟之一,從1632年開始,泰姬陵的建造花費了21年的時間。泰姬陵的四面是完全相同的,四個尖塔在角落為紀念碑提供了三維的效果。
印度文化遺產名錄
阿格拉古堡,阿旃陀石窟群,埃洛拉石窟群,泰姬陵,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蹟群,科納拉克太陽神廟,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法塔赫布爾西格裡 ,漢皮古蹟群,卡傑拉霍建築群,埃勒凡塔石窟(象島石窟),帕塔達卡爾建築群,朱羅王朝現存的神廟,桑吉佛教古蹟,德裡的顧特卜塔及其古建築,德裡的胡馬雍陵,印度山區鐵路,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溫迪亞山脈的比莫貝卡特石窟,溫迪亞山脈的比莫貝卡特石窟,尚龐–巴瓦加德考古公園,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德裡紅堡群,德裡紅堡群,簡塔·曼塔天文臺,拉賈斯坦邦的高地城堡,古吉拉特邦帕坦縣的皇后階梯井,那爛陀寺考古遺址,勒·柯布西耶的建築作品,艾哈邁達巴德歷史城區,孟買維多利亞的哥德式和藝術裝飾合奏。
◆◆ 日本 ◆◆
日本是亞洲公認的高度發達國家,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許多方面堪稱世界典範,其國民普遍擁有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至今保存著以茶道、花道、書道等日本傳統文化,在文化起源上,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奈良縣的法隆寺地區,約有48座佛教建築,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這些木結構建築傑作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它們展現了中國佛教建築與日本文化的藝術融合歷史,還在於它們標誌著宗教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因為修建這些建築的時候正是中國佛教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時期。
姬路城堡是17世紀早期日本城堡建築保存最為完好的例子,展示了幕府時代高度發達的防禦系統和精巧的防護裝置。這些建築在保證了防禦功能的同時也體現了極高的美學價值,是木結構建築的典範之作。
古京都遺址是仿效古代中國長安的形式,從建立起直到19世紀中葉古京都一直是日本的帝國首都。作為一千多年來日本的文化中心,古京都不僅見證了日本木結構建築,特別是宗教建築的發展,而且也向世人展示著日本花園藝術的變遷。
世界聞名的富士山一直是眾多詩人藝術家朝聖的對象。由25個遺產點反映出富士山的神聖和藝術景觀的精華。富士山在日本的藝術表現形式可以追溯到第十一世紀,從第十九世紀木刻版畫可以看出,包括那些從松樹林的沙灘使富士山國際公認的圖標和日本已經對西方藝術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日本文化遺產名錄
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姬路城,古京都遺址(京都、宇治和大津城),白川鄉和五屹山歷史村座,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原爆遺址),嚴島神殿,古奈良的歷史遺蹟,日光神殿和廟宇,琉球王國時期的遺蹟,紀伊山地的聖地與參拜道,石見銀山遺蹟及其文化景觀,平泉—象徵著佛教淨土的廟宇、園林與考古遺址,富士山,富岡制絲場(群馬縣)以及近代絹絲產業遺蹟群,明治工業革命遺蹟:鋼鐵、造船和煤礦,勒·柯布西耶的建築作品-對現代主義運動有傑出貢獻,日本 「神宿之島」衝之島·宗像及相關遺產群,長崎地區隱藏的基督教遺址
◆◆ 韓國 ◆◆
韓國緊鄰中國,古時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甚深,同時也形成了有別於中國的屬於韓國獨有的文化。
石窟庵是在公元8世紀前後的新羅時代期間所建的古代佛教遺址。兩處遺址都充分展現了新羅時代人們獨具特色的藝術感知,尤其是石窟庵的雕像和佛國寺的石壇及兩座石塔被譽為東北亞古代佛教藝術的最佳傑作之一。
宗廟是供奉著朝鮮時代歷代王與王妃牌位的祠堂。這裡是王為了祈求國家與百姓的安寧,與大臣們定期進行祭祀的地方,顯示著朝鮮王室的正統性。
百濟歷史遺址區是可了解古代韓國歷史的地區之一——它曾經創造出了華麗而又不奢侈的文化,在這裡可以看到百濟王宮和寺廟舊址,是來韓國時不可錯過的魅力景點。
華松古堡位於京畿道水原,是朝鮮朝後期的代表性城廓。華松城堡建有各種各樣的防禦設施,裝有四個門並配有堡壘,炮臺和其它特色建築,延續至今。
韓國文化遺產名錄
宗廟,海印寺及八萬大藏經藏經處,石窟庵和佛國寺,華松古堡,昌德宮建築群,慶州歷史區,高昌、和森和江華石墓遺址,朝鮮王朝皇家陵墓,韓國古村落:河回和良洞,南漢山城,百濟歷史區
◆◆ 以色列 ◆◆
以色列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流散世界 2000 多年後再次復國的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他們和中國一樣有著悠久的文明、廣布全球的族群、強調教育的重要性、天生勤勞的性格、以家庭為本的觀念以及經受過各種苦難的歷史。
阿卡古城是個有城牆的港口城市,歷史悠久,自腓尼基時代起,就一直有人類居住在這裡。現在的城市是土耳其人18到19世紀之後建立發展的,擁有保存完好的城堡、清真寺、商棧和土耳其浴室等建築。城市中十字軍的遺址可以追溯到1104到1291年,保留完好,生動再現了中世紀耶路撒冷十字軍王國的城市規劃和城市結構。
特拉維夫白城建於1909年,並逐漸發展成為駐巴勒斯坦英軍控制下的一個大都市。城中的建築物由在歐洲培訓和實習的建築設計師設計而成,以全新的文化理念創造了一個傑出的「現代運動」的建築整體。
馬薩達是古代猶太國的象徵,猶太人的聖地。耶路撒冷第二聖殿時期,猶太人反抗羅馬人侵略的最後戰役就發生在馬薩達。近千名猶太男女佔領了死海附近的馬薩達希律王山頂宮殿並構築防禦工事。他們在這裡堅守了3年,最後900多名馬薩達居民集體自殺,並燒毀宮殿和房屋。今天,馬薩達古城仍然是每年猶太成年禮儀和新軍誓師大典的舉行之地。「永不陷落的馬薩達精神」也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瑰寶。
那巴提人的四個城鎮哈魯扎、曼席特、阿伏達特和席伏塔,以及內蓋夫沙漠的相關堡壘和農業景觀,分布在通往地中海端的薰香之路兩邊。它們共同反映了自公元前3世紀起到公元2世紀間從阿拉伯南部到地中海地區乳香和沒藥貿易的巨大繁榮景象。複雜的灌溉系統、城市建築、城堡和商隊旅館等遺蹟,見證著條件艱苦的沙漠發展成為貿易和農業定居點的過程。
以色列文化遺產名錄
阿卡古城,馬薩達,特拉維夫白城,薰香之路-內蓋夫的沙漠城鎮,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米吉多、夏瑣和基色聖地,海法和西加利利的巴海聖地,迦密山人類進化遺址:梅爾瓦特河/瓦迪·艾瑪哈爾洞穴群,猶大低地的馬沙-巴塔·古夫林洞穴,洞穴之鄉的縮影,貝特沙瑞姆大型公墓—猶太人重建的裡程碑
◆◆ 泰國 ◆◆
泰國是世界最聞名的旅遊勝地之一,也是中國熱門出境目的地國家之一。泰國是佛教之國,整個國家充滿了溫和和虔誠,包容和多元化。
素可泰是中國遊客基本都會錯過的一座千年古城,甚至從未聽說過。這裡是泰國文化的搖籃,擁有了逾百佛寺佛塔及逾千尊佛像,形成了龐大的古蹟群。它是泰國第一個首都,是泰國人心目中最為神聖的地方。泰可素較為完好的遺留著昔日的佛寺和宮殿燦爛的光華,是世界上最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遺址之一。
阿育他亞(大城)聞名遐邇,然而來此地的中國人同樣不算多。大多去了泰國南部海島或曼谷。真正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並不多。它曾是泰王朝國都,從1350年建都至1767年被緬甸攻陷,曾繁榮輝煌四百年,留下了不少珍貴古遺址。
泰國文化遺產名錄
素可泰歷史城鎮及相關歷史城鎮,阿育他亞(大城)歷史城及相關城鎮,班清阿考古遺址。
◆◆ 伊朗 ◆◆
我們經常能在新聞中聽到伊朗美國對峙的新聞,但甚少知道伊朗的歷史。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
恰高·佔比爾古建築約有近3000年歷史,是埃蘭王國聖城的遺址,主要由宮殿、陵墓和祭祀建築組成,大部分建築嚴重損毀,現存祭祀殿主要建築材料為土坯和磚結構,磚上存有大量楔形文字。
波斯波利斯是古代阿契美尼德帝國的首都,興建於公元前518年。在美索不達米亞諸都城的啟發下,大流士一世在修建了一座擁有眾多宮殿的氣勢恢宏建築群,從波斯波利斯遺址能看到當時的波斯帝國是何等的富強。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建於1616年,是當年阿巴斯大帝檢閱軍隊、觀看馬球比賽、大型演出和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廣場周圍有雄偉精美的古代建築群。
巴姆城及其文化景觀, 巴姆是絲綢之路上重要驛站,公元七世紀到公元十一世紀達到鼎盛,整座城市以城堡為中心,全部用土坯建成,是全球最大土坯建築群。
伊朗文化遺產名錄
恰高·佔比爾,伊斯法罕王侯廣場 ,波斯波利斯,塔赫特蘇萊曼,巴姆城及其文化景觀,帕薩爾加德,蘇丹尼葉城,比索頓古蹟,伊朗的亞美尼亞修道院,舒什塔爾的古代水利系統,阿爾達比勒市的謝赫薩菲·丁聖殿與哈內加建築群,大不裡士的集市區,波斯園林,貢巴德·卡武斯高塔,伊斯法罕聚禮清真寺,戈勒斯坦宮,被焚之城,梅滿德文化景觀,蘇薩,波斯坎兒井,亞茲德歷史城區,法爾斯地區的薩珊王朝考古遺址
◆◆ 印度尼西亞 ◆◆
印度尼西亞被稱為「千島之國」,具有典型的東南亞島國文化及熱帶特點的自然風光。
婆羅浮屠大約於公元750年至850年間,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統治者興建。「婆羅浮屠」梵語的意思就是「山頂的佛寺」。後來因為火山爆發,使這佛塔群下沉、並隱蓋於茂密的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清理出來。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
建於10世紀的普蘭巴南寺廟群現今是印度尼西亞境內最大、最美麗的印度教廟宇,是記錄印度尼西亞人祖先燦爛文化的載體。由240座廟宇組成,大部分已經淪為一堆瓦礫,但一些主要的廟宇在經歷了天災人禍的滄桑變遷後,在人們的努力下得以重建,又煥發出昔日的風採。
印度尼西亞文化遺產名錄
婆羅浮屠寺廟群,普蘭巴南寺廟群,桑義蘭早期人類遺址
◆◆ 敘利亞 ◆◆
敘利亞是世界古老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遠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就有了原始人類。公元前3000年時就有原始城邦國家存在。敘利亞有許多文物古蹟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即使到新世紀的2019年,敘利亞仍未脫多舛的命運,國家被戰火摧毀,傷痕累累,滿目瘡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目前敘利亞六處世界文化遺產已經被摧毀或損壞。除了世界文化遺產,還有許多建築和文化被摧毀。
大馬士革古城(下圖為曾經的圖片),敘利亞首都、敘境內第二大城市,是世界有人居住的最古老城市之一。大馬士革在歷史上曾是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的首都,號稱「人間的花園」、「地上的天堂」。但敘利亞的戰事仍未平息,整個古城損毀嚴重。
阿勒頗古城(下圖),幾乎有和大馬士革同樣悠久的歷史,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已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坐落在地中海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以及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新月沃土的北部,是絲綢之路的最西端。從歷史上看,阿勒頗是人類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考古學發現在公元前第11個千年時這裡就有人居住。
阿勒頗大清真寺(下圖),是敘利亞第一大城市阿勒頗主要的清真寺。始建於8世紀,目前的建築則興建於11至14世紀之間。
帕爾米拉古城是敘利亞境內「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城(曾經的圖片)。它展示了一個宮殿的富麗堂皇,交融東西方的藝術智慧,凝聚古人對神靈的信仰和崇拜。宮殿、神廟、陵墓在這裡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阿勒頗大清真寺(曾經的圖片),是敘利亞第一大城市阿勒頗主要的清真寺。始建於8世紀,目前的建築則興建於11至14世紀之間。
敘利亞文化遺產名錄
大馬士革古城,布基拉古城,帕爾米拉古城遺址,阿勒頗古城,武士堡和喀拉特薩拉赫丁城堡,敘利亞北部的古代村落
◆◆ 伊拉克 ◆◆
伊拉克和敘利亞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但飽經滄桑和戰火的襲擾。伊拉克所處的兩河流域,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人類最古老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五千年以來,眾多民族和部落在此休養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留下成千上萬的考古遺址。
亞述為古亞述王國的第一個都城,始建於公元前3000多年。公元前614年,遭巴比倫人破滅,淪為荒廢。其最重要的歷史階段是公元前14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當時亞述古城是亞述帝國的第一都城。亞述古城也是亞述帝國的宗教中心,是國王加冕和舉行葬禮的地方。
而尼姆魯德古城遺址有「亞述珍寶」之稱,是伊拉克最著名的考古地點之一,建於公元前1250年左右,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但是2015年被ISIS炸平。
哈特拉古城是帕提亞王國時期的一個軍事重鎮,是伊拉克最著名的古城之一,但在恐怖組織ISIS控制期間,古城中的古蹟損毀嚴重。哈特拉古城現在雖已奪回,但被毀的古蹟卻永遠也回不來。
伊拉克文化遺產名錄
哈特拉,亞述古城,薩邁拉古城,阿爾比爾城堡,伊拉克南部艾赫沃爾:生態多樣性避難所和美索不達米亞城市遺蹟景觀
◆◆ 巴基斯坦 ◆◆
巴基斯坦被中國人親切的形容為巴鐵,但其實巴基斯坦的宗教、文化、歷史很大程度有別於中國。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印度河文明產生在巴基斯坦境內,這裡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是一個多民族伊斯蘭國家。
塔塔城歷史建築是巴基斯坦三代鼎盛王朝的首府,其中最享有盛名的建築物是加邁阿清真寺,絢麗多姿的磚瓦結構將位於老城中的加邁阿清真寺建築物裝飾得分外輝煌。
拉合爾古堡擁有大理石宮殿、裝飾有鑲嵌圖案的鍍金清真寺。夏拉瑪花園是精緻的巨大花園,建在拉合爾城附近的梯田之上,擁有旅社、瀑布和巨大的裝飾性池塘。
塔克希拉犍陀羅藝術中心(塔克特依巴依佛教遺址)是一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著名古城,其佛教遺蹟有2000多年的歷史,覆蓋了2500平方公裡,是舉世聞名的犍陀羅藝術的中心,也是南亞最豐富的考古遺址之一。
摩亨佐達羅考古遺蹟又稱「死丘」或「死亡之丘」,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約於公元前2600年建成,它世界上其中一個早期古代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會」之稱。
巴基斯坦文化遺產名錄
塔克希拉,塔克特依巴依佛教遺址和薩爾依巴赫洛古遺址,摩亨佐達羅考古遺蹟,塔塔城的歷史建築,羅赫達斯要塞,拉合爾古堡和夏拉瑪花園
亞洲有著千年的歷史脈絡、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各色風光(不僅僅是世界遺產),文章中只列舉了其中極少部分。在亞洲,有的國家仍在戰火紛飛中,有的國家已站在世界之巔,有的國家正在加速發展。祈願未來的亞洲團結合作、交流互助、穩步發展。展現出一個光彩動人的亞洲、活力澎湃的亞洲、和平進步的亞洲。
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以作處理。
作者:熠輝教育 | 未經作者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