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連接器設計步驟正確的打開方式是怎樣的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電源連接器設計步驟正確的打開方式是怎樣的

發表於 2019-08-12 16:59:30

電子設備,想要提升電源系統工作效率,就要在保證系統功能正常運行的基礎上,設計增加電源整體機架的密度,對於電源連接器來說,只有提升散熱性和降低功率損耗,而這實踐起來並不容易。想要解決這些電源連接器的難題,就需要在設計步驟上下足功夫,那麼電源連接器設計步驟正確的打開方式是怎樣的呢,下面電蜂優選連接器工程師就來為您詳細介紹一下電源連接器的設計步驟。

一般來說,電源連接器的設計步驟分為四點,具體如下:

步驟一:高緊湊,現在有的連接器的螺距僅為3.00毫米,可承載高達5.0安的額定電流,其接頭由高溫LCP材料製成,技術經過長時間考驗可確保長期的優異性能與可靠性,適用於包括數據通信設備和重工業在內的幾乎任何行業領域。

步驟二:靈活性,除了高緊湊這一設計特點之外,電源連接器在設計環節就必須具有極高的靈活性。設計時可以將緊湊性與絕佳的電流密度結合到一起,為滿足高電壓與高電流應用採取了超窄式設計,每個刀片上可提供高達34安的電流,最高可耐受+125°C的工作溫度。

步驟三:散熱性,另外一點,在針對電源系統最為重要的散熱性能,連接器的設計對於電源內部氣流流通有直接影響,但使用者並不能完全依賴連接器設計來解決散熱問題。為了優化系統設計,還必須考慮其它因素,如PCB上銅的多少,銅可以幫助吸收連接器接口的熱量。

步驟四:高效率,與此同時,為了滿足更高的電源效率需求,可以提供更具有高緊湊和高電流特色的解決方案。因為更高的電流可以提高功率或者安全係數,而高性能的觸點設計則可真正實現熱插拔功能,低壓差設計確保生成的熱降至最低程度。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源連接器的設計步驟
    打開APP 電源連接器的設計步驟 鑫鵬博電子 發表於 2020-06-02 11:10:39   步驟一:高緊湊   現在有的連接器的螺距僅為3.00毫米,可承載高達5.0安的額定電流,其接頭由高溫LCP材料製成,技術經過長時間考驗可確保長期的優異性能與可靠性,適用於包括數據通信設備和重工業在內的幾乎任何行業領域。
  • 電源連接器結構_電源連接器的硬體組件
    打開APP 電源連接器結構_電源連接器的硬體組件 今日頭條 發表於 2020-06-09 14:18:38   電源連接器通過將電氣元件連接到其電源來完成電路。
  • 專為電池/電源BTB連接器而設計的大電流微針模組
    打開APP 專為電池/電源BTB連接器而設計的大電流微針模組 kzt2020 發表於 2020-11-17 16:29:08
  • Harwin最新發布了60A額定電流、8.5mm間距電源的連接器
    打開APP Harwin最新發布了60A額定電流、8.5mm間距電源的連接器 天空skystar 發表於 2020-11-20 16:54:47
  • Super Sabre電源連接器系統,適用於大電流應用
    打開APP Super Sabre電源連接器系統,適用於大電流應用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7-12 11:51:00
  • MOLEX推出的Super Sabre電源連接器系統適用於大電流應用
    打開APP MOLEX推出的Super Sabre電源連接器系統適用於大電流應用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9-26 16:57:26
  • 連接器設計手冊(第一章)—連接器總述
    另一方面,定義中的可分離性引入了一個額外的子系統間的界面,此界面不能引入任何」不可接受的作用」,尤其是在系統的特性上不能受電訊的影響,這些影響包括如不可接受的扭曲變形和系統間的信號退化,或者是通過連接器的電源損失,以毫伏損失計算的電源損失,將會成為功能性的主要設計標準,因此主機板的電力需求也將增加。
  • TE Connectivity推出高密度電流金手指電源連接器
    該連接器是市場上可實現最高電流密度的金手指電源連接器,能夠支持高達3千瓦的電源功率,從而滿足下一代數據中心不斷升級的電力需求。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1/394926.htm  TE新型HD+金手指連接器能夠支持高達15A/2.54mm的電流密度,並為數據中心設備提供2000-3000W的電源連接支持。該連接器的信號間距為1.27mm,電源間距為5.08mm,其工作電壓為直流60V。
  • 連接器汽車連接器論壇就選Hangod
    根據使用空間、安裝部位選擇合適的安裝方式(安裝有前安裝和後安裝,安裝固定方式有螺釘、卡圈、鉚釘或連接 器本身卡銷快速鎖定等)和外形(直式、彎式,T 型,圓形, 方形);阻抗匹配:有些信號有阻抗要求,尤其是射頻信號,對阻 抗匹配要求更為嚴格,阻抗不匹配時候會引起信號反射,從而 影響信號傳輸。
  • 什麼是連接器?為什麼要使用連接器?使用連接器有哪些好處!
    連接器是電子設備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順著電流流通的通路觀察,你總會發現有一個或多個連接器。連接器形式和結構是千變萬化的,隨著應用對象、頻率、功率、應用環境等不同,有各種不同形式的連接器。例如,球場上點燈用的連接器和硬碟驅動器的連接器,以及點燃火箭的連接器是大不相同的。但是無論什麼樣的連接器,都要保證電流順暢連續和可靠地流通。
  • 連接器選型流程!連接器選型中必須考慮的14個注意點
    連接器是幾乎任何電子項目中的常見零件。了解連接器的選型過程以及選型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在設計過程中就顯得非常重要。 連接器選型流程 您肯定不希望在項目接近尾聲時才發現需要增加內容並調整項目以適應此改動,這樣會導致時間和費用成本增加。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選擇連接器的流程一定要慎重。
  • 工業連接器設計要點
    打開APP 工業連接器設計要點 陳翠 發表於 2019-06-19 16:09:17   工業連接器設計要點   1、了解連接器的功能要求   供應商需要客戶充分表達自己的需求,不然他們可能會誤解客戶的需求。
  • ...Sabre電源連接器系統:適合需靈活線對線與線對板配置的高電流應用
    打開APP Super Sabre電源連接器系統:適合需靈活線對線與線對板配置的高電流應用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9-02 09:04:00
  • 用於測量測試的連接器有哪些?
    為了在設計階段,去驗證方案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或者在產品使用中是否能夠正常地工作,測試測量設備必不可少。而且,對於測試測量設備的要求,也在隨著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 以連接器為例,為了適應當今測試測量設備發展的要求,連接器也要進化出新的特性和功能。 測試測量設備連接器的進化方向,具有幾個明顯的特徵: 1、更高的互連性能:信號連接器會追求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而電源連接器則會在載流、耐壓能力等方面更為精進。而且隨著性能的提升,也會帶來新的挑戰,比如當數據傳輸速率超過了一定的水平之後,信號完整性等就會成為繞不過去的課題。
  • 華碩Lyra Trio首發上市,怎樣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性能方面Lyra Trio繼承了Lyra的三頻設計,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數據傳輸帶寬,即使多個設備同時接入也不受影響。Lyra Trio具備三條稜線5dBi的外置天線布局經過了優化,不僅幹擾更小,樓上樓下的信號也得到大幅度增強,單只Lyra Trio可以實現167平米的覆蓋,而三隻最高可達502平米,真正實現了別墅級覆蓋。那麼怎樣才算Lyra Trio的正確打開姿勢呢?
  • 安費諾推出Amphe-309系列新一代工業電源連接器
    珠海2015年9月9日電 /美通社/ -- 安費諾工業部/安費諾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全球惡劣環境電氣互連繫統的領導者,推出了新一代工業電源連接器 Amphe-309 系列。該系列產品主要應用於極端惡劣環境的工業、商業和數據中心的電氣互連繫統。
  • TE(泰科)連接器種類及型號
    作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供應商,TE連接類產品種類繁多,主要包括:交流電源線路濾波器、光纖連接器、電源連接器、音頻和視頻連接器、火線連接器、射頻互連、汽車連接器、排針和電線套管、太陽能和光伏連接器、背板連接器、I/O連接器、接線端子、板對板與夾層連接器、IC和元器件插座、端子、USB連接器、接線系統、卡邊緣連接器、圓形連接器、照明連接器、D-Sub連接器、數據總線元器件、存儲器連接器、模塊化乙太網連接器
  • 汽車連接器的種類以及分類方式
    打開APP 汽車連接器的種類以及分類方式 發表於 2019-08-29 11:14:16 今年我們來講的是汽車線束裡連接器的相關知識,很多人都知道一輛汽車光連接器就有數百個之多,那麼您知道汽車連接器的種類怎麼分嗎?
  • 幾個步驟,搞定LED恆流驅動電源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1935.htm  本文以交流AC供電到輸出恆定直流DC為例,設計中必須進行的幾個步驟,搞定LED恆流驅動電源設計。  第一步:明確所設計LED驅動反激電源技術要求  我們今天先從AC-DC用單端正激式開關電源拓撲開始,因為它是一種小型、經濟,也是開關電源應用較多一種,並且它功率輸出在50~200W是最合適的。
  • 逆天設計的反向傘?這才是雨傘的正確打開方式!
    相信雨天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一絲不爽,可從來沒人想過「是不是傘的設計出了什麼問題?」。畢竟我們的傘撐了至少3500年了,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吧?傘還要怎樣?不一直就是這樣嗎?身為航空工程師的他,出於職業敏感突發奇想:會不會是傘的設計出了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