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20世紀迄今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有哪些?或者說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有哪些?楊振寧一定都是繞不開的一位。
在中國,圍繞著楊振寧的,往往都是50年代沒有回國,以及老年娶妻翁帆,一枝梨花壓海棠的嘲諷,大家對於這一位大師級人物的了解僅限於此,至於他的成就,除了獲得諾貝爾獎之外,其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真的很可悲,殊不知,以楊振寧的物理成就,獲諾獎宇稱不守恆定律只能排到三四名開外了。
至於楊振寧和翁帆的婚姻,很多人說是因為翁帆長的像杜致禮,或者說翁帆覬覦楊振寧的財產,其實翁帆家境富裕,何談對楊的財富趨之若鶩?她本就是清華的博士,在學霸的精神世界裡,只有更厲害的人才值得自己仰慕!這裡我們不予置評,因為每一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婚姻愛情生活的權利,
然而部分國人對楊振寧吹毛求疵,對其的第二次婚姻極盡嘲諷之能事,甚至還有許多惡毒的詆毀和羞辱之語。這很悲哀。而對其它的大物理學家如花心大蘿蔔愛因斯坦,地地道道的渣男薛丁格,卻讚嘆不已寬容有加,如神祇般膜拜,雙標如此,實在讓人瞠目結舌,怎能一邊對別人家的大師盛讚若懸河,卻又一邊對自家的宗師棄之如敝屣呢?
愛因斯坦一生中兩任婚姻,並且在婚內出軌他的表姐,有跡可查的情婦就有六七位,在《愛因斯坦傳》裡有一句話:「只要女性不會對他有所要求,而且讓他覺得可以自由接近,或者不受他的喜怒無常所左右,那麼就能維持一段風流韻事。
到文藝青年聚集的豆瓣、知乎裡,ID名字叫薛丁格的貓就有好幾千個,江湖傳言,想掰著指頭數清楚薛丁格到底有多少個女朋友,那你可真是高估了你的雙手,薛丁格未結婚前,女朋友就有換了五六個,結婚後,先後出軌自己的學生、助理的老婆、朋友的妻子,甚至六十歲時還瘋狂追求一位二十六歲的女職員。
楊振寧在這倆位大(za)佬(nan)面前,就像純情的小學生。
1922年10月1日,在這個與國同慶的日子,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的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楊武之是我國早期從事現代數論和代數學教學與研究的學者,楊振寧4歲的時候就已經能認識3000多個漢字,高二的時候就參加大學入學考試,被西南聯大錄取,20歲就已經大學畢業。
1945年,碩士畢業之後的楊振寧來到了美國進修,楊振寧一開始打算研究實驗物理,後來因種種原因,改成了搞理論物理了,楊振寧師從泰勒教授,開啟了理論物理之旅,泰勒是當時世界知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的另外一個稱號大家可能更熟悉,世界「氫彈之父」。他和奧本海默兩個人可以說一舉把美國送上了超級大國的位置,他們分別搞出了原子彈和氫彈。
當楊振寧完成博士論文來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而他之所以留在普林斯頓,並不是因為這裡有當時著名的物理巨擘奧本海默,以及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米。而是因為在聖誕假期的那天,他在威瑟斯彭街御茶園餐廳吃飯,偶遇了他以前的學生杜致禮。
1944年,22歲的楊振寧在西南聯大附中教了一年的書。班上有一個小他整整五歲的女孩,名叫杜致禮,她是杜聿明的女兒。楊振寧沒想到5年後會在美國遇見她,並且對她一見傾心。
雖然是因為杜致禮留在了普林斯頓,但是也正是如此,他遇見了費米的得意門生李政道,兩個人開始展開了合作,他們想向物理世界的至高難題發起挑戰,那個時候人們已經知道,宇宙中存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和電磁相互作用,都是鏡像對稱的。所以人們理所當然就認為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也是鏡像對稱的。
可是李政道和楊振寧敏銳地發現它們其實並不是鏡像對稱的,並且給出了論文證明。物理女皇吳健雄根據兩個人的論文成功作出實驗,證明並不是鏡像對稱的。吳健雄的這一成功試驗也助推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了諾貝爾獎。
他們1956年發表的論文,1957年就獲得了諾貝爾獎,那個時候,楊振寧只有35歲。
這個時候,隨著周恩來和美國的成功談判,一大批留學美國的中國科學家紛紛回國,包括大家熟知的鄧稼先、王承書、錢偉長、錢學森等。而楊振寧之所以沒有回國,也有幾方面的顧慮,這個時候正是自己研究最關鍵的階段,另外自己妻子杜致禮的父親杜聿明是戰犯。而自己又是理論物理學家,對實驗物理真的啥也不會,回去究竟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而楊振寧的愛國精神,絕對是沒有質疑的,1971年文革的時候,他就曾毅然決然回國講學,是中美關係解凍後的第一位來華訪學的知名華裔科學家。
1978年,他倡議中科大創建首期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40年來,誕生了數十位知名的在國內以及世界享有盛名的科學家。如李巨、尹希等。他還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發起成立「與中國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中國學者去該校進修。還推動南開大學建立理論物理研究室。
在清華期間,楊振寧在冷原子物理和統計物理領域發表了13篇SCI研究論文,親自做了很多重要的研究工作,他獨自一人把清華大學的冷原子凝聚態的科研水平提高了幾十年。並義務參與建設了中國六十多個一流的物理實驗室。全身心投入了中國物理學的教學工作,開展諸多免費講座交流和實驗指導。
2012年,90歲的楊振寧收到的一件由清華大學贈送的生日禮物,是一個8cm×8cm×6.6cm的黑色立方體。立方體的底部刻著「恭祝楊振寧教授九十華誕」,上平面刻著杜甫詩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而4個垂直平面則從左側開始順時針依次刻著他對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的13項重要貢獻
我們可以來看看楊振寧在物理領域所作出的成就:
1、 相變理論
2、玻色子多體問題
3、楊-Baxter方程
4、1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
5、 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
6、非對角長程序
7、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
8、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三種分立對稱性
9、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探討
10、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
11、楊-Mills規範場論
12、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
13、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
普通人要是在這其中一項研究中作出成果,就已經可以在物理界有一席之地了。例如楊-米爾斯理論是描述弱電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是近幾十年的物理學的基礎之一,可揭示宇宙中大部分物質和能量的作用規律。除了黑洞武器和重力子放射線射出裝置之類引力系的東西和利用暗能量的假想裝置,現實中和絕大部分科幻作品中描寫的生命體、技術裝備、武器與動力系統都在這理論適用的範圍內。
另外有6個菲爾茲獎是研究楊振寧的方程而來,3個和楊米爾斯方程相關,3個和楊巴克斯特方程相關。
楊振寧在學術界公認的最高成就,是楊-米爾斯規範場論。這個理論統一了物理學四種基本力的三種,是近五十年高能物理、粒子物理以及一部分理論物理研究的指導思想,幾乎類似於憲法。
量子電動力學大牛弗裡曼.戴森在紀念愛因斯坦的著名演講《鳥和青蛙》裡這樣評價楊振寧:他高高地飛翔在諸多小問題構成的熱帶雨林之上,我們中的絕大多數在這些小問題耗盡了一生的時光。
丁肇中先生評價楊振寧:楊振寧是20世紀偉大科學家之一, 當人們回顧20世紀物理發展主要裡程碑時馬上就想到1.相對論2.量子力學3.楊振寧。規範場...標準模型能解釋關於亞原子粒子的所有實驗數據,直到能量大約高達一萬億電子伏。這大約是現在運行中的原子對撞機的極限能量。因此說標準模型是科學史上最成功的理論也並不為過。
1994年 富蘭克林獎章和鮑威爾獎頒獎典禮上的頒獎詞:「這一理論模型已經與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的成就比肩,並必然將對未來產生可相提並論的影響」。
楊振寧的學說,影響了20世紀後半葉以及現在的整個理論物理學的發展,7個諾獎是因為找到楊振寧的標準理論所預測的粒子而獲獎的,例如丁肇中希格斯。研究標準理論獲得諾獎的有幾十個,楊振寧帶領徒子徒孫幾乎壟斷了六十年來的諾獎物理獎的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
2000年時《自然》評選了人類過去千年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全人類總共只有20多人上榜,人類物理歷史上終極封神榜單,楊振寧先生位列其中,並且他還是這個榜單裡唯一一個活著的物理學家。與他一同登上這個榜單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已作古的大牛,包括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薛丁格,波爾,海森堡等等……
至於在網上滿是溢美之詞的霍金能排到多少位?將20乘上100,不知道霍金能不能排得進去。
鬱達夫在《懷魯迅》一文中言道: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我很慶幸在這個時代,我們還能與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並肩而行。
財新政事:個人的命運,要靠自我奮鬥,但是還要考慮歷史的進程,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公眾號:財新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