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說
一個人死後問上帝:上帝啊,我這一輩子太單調了,下輩子能讓我過兩輩子的份嗎?
上帝頭也不抬回答:行,下輩子你當女人,再給你一個孩子。
那人驚訝道:這就行了?
上帝眯起眼,說:好,來兩個。
這個寓言故事深刻地說明,二胎媽媽的生活是多麼精(焦)彩(頭)紛(爛)呈(額)!
當然,故事是我編的,因為昨天我剛剛錯過一個億。
01
事情緣由是這樣,從娃出生,我就沒再工作,一朋友看不過眼,想方設法攬了個「在家上班」的活給我,但公司在外地,要我先出差過去一趟。偏偏趕上二娃發燒,我唯有謝絕。
朋友在微信那頭暴怒:就這樣你還想出去上班?你知不知道你拒絕的是月薪一萬五!
好吧,在我們這個平均工資三千塊的十八線城市,錯過一萬五確實值得他怒一怒,但如果我就此撇下燙手的二娃,那恐怕連「媽媽」這個崗位都不稱職。
去年那則惹起網友熱議的新聞,32歲媽媽帶著2歲女兒去面試結果女兒不幸墜樓身亡,很多人抨擊說既然有孩子為什麼要出來找工作?就不能好好在家帶孩子嗎?
這個事件雖然極端,但是人們的看法卻普遍,媽媽在家帶孩子天經地義,哪怕是犧牲工作。
管你之前事業風頭正勁還是身陷裁員危機,你只要當了媽,一切就得「cut」!暫停!
孩子沒上幼兒園的頭三年,不找老人不請保姆,媽媽是脫不開身的,況且還有那麼多偽專家半吊子學者天天恐嚇你「頭三年不帶好毀一生」。
一個只帶娃不上班的媽媽頂多被笑,一個只工作不管娃的媽媽卻會被罵。
所以很多媽媽選擇忍,暫停自己前半生所有努力,專心照顧娃三年。等娃上幼兒園,媽媽再艱難地「東山再起」。
然而,二娃一到,那就是舊三年加新三年,連著五六年與社會脫軌的媽媽們可能已經三十大幾,早就超過招聘年齡,還談什麼東山再起!
那麼,二娃你要不要?反正小時候左手跟右手打撲克的我,咬咬牙,要了。
02
如果說生一胎是給人生按下暫停鍵,那麼連接著生二胎就是按重啟鍵。
生大娃前,我寫長篇小說,沒日沒夜,廢寢忘食。生大娃後,我的小說創作便「cut」,停了。我以為不過就是暫停個一兩年,沒事,權當體驗生活。然而,二娃來了。
我體驗到左擁右抱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美,在繁瑣的家務中,腦袋冒青煙般產生一絲創作靈感,趁大娃上幼兒園、二娃睡午覺的某個片刻,我忍住困意,打開word文檔,想把那絲靈感捉住,然而,字詞竟不聽使喚,我敲一段刪一段,敲兩段就氣得要把電腦砸掉。
停了四年沒碼字的我,驀然發現自己武功全廢。
我陷入茫然之中,發現身邊還坐著一個同樣茫然的人,娃爸,他氣不過單位的不公正,辭職了。
我自顧不暇,哪有功夫理他。
我自問,以後我還能幹啥?嗯,啥都能幹,只要敢於開始。我給自己灌碗雞湯,換了個問題,以後我想幹啥?
雖然我從小的夢想就是當個作家,但其實我也嚮往體驗更多不同的經歷。比如……在寫作時經常遇到的那些短板。
我一衝動就報了個商學班又買了個理財課,再順便把心儀已久的營銷課和心理學課也收入囊中。
吃飯、上廁所、看娃睡覺……所有碎片時間都被我用來學習。我感覺自己那不完整的知識版圖一點點重新構建。
數月過去,我仍然是在家帶娃,看待這座城市的眼光卻不同了,發現它在某個方面的缺口正是娃爸所擅長的。我在家附近租了個場地,把娃爸這塊金子使勁擦亮,運用剛學到的營銷策略,運籌帷幄,把他給「賣了」。
我又運用剛學到的理財知識,把娃爸掙回來的錢「槓桿化」,在抵抗通貨膨脹之餘還能有收益。
然後,我又瞄上我媽這個退休專家,按照同樣模式把她「賣了」個好價錢。
緊接著就是招兵買馬,讓娃爸和我媽去「剝削」更多剩餘價值。
自己無法身體力行,沒關係,我可以在手機上指點江山,幕後老闆的收入搞不好比臺前員工的還要多。
財政問題解決,我雖淡定少許,卻仍不滿足。
03
作為一名專職媽媽,我覺得還是應該把自己的「本職工作」打磨得更好。學習了那麼多課程,我重新審視自己帶娃的方式,覺得很有問題,主要是質量不高,我深深思考改進方向。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面對人工智慧的來臨,作為人類孩子最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我覺得一個是幸福力,另一個是科學藝術綜合素養。簡而言之就是「心」與「智」的培養。
孩子是否能養成幸福力,首先要求媽媽的心理容量夠大,能夠將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情緒統統接納。然而,一個二十四小時照顧孩子的媽媽,自己的情緒都處於溢出狀態,根本無力負荷更多情緒。
我當機立斷請了保姆。朝九晚五的保姆,讓我每天至少有八小時身心自由,可以整理一下心理空間,也可以做想做的事情,從小小的成就裡汲取精神能量。當然,還有研究心智方面的課程。
保姆下班後,我就全心陪伴兩個娃,用遊戲的形式,實施自己的教育理念。
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們的幸福指數和知識能力都有了提高,就在我認為需要再增加人際交往和戶外探索培養的時候,朋友圈一個朋友聯繫我,說對我的課程感興趣,想與我合作,讓更多孩子享受到這樣的課程。
或許真的是時機到了,這一次我要走出家庭,開始下半場的比賽,帶著我的孩子們一起。
因生二娃而滯留在時光中的五年,我再也回不到過去的那個自己,但這五年並非空白,除了收穫當媽的體驗,我還儲備了大量新的知識,面對下半場的賽程,我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如果不是生二娃讓我的人生徹底停下,或許我仍在編故事的路上慣性滑行。這不是不好,而是狹窄。人生就像個容器,如果你靠慣性前行,你永遠無法想像它能裝多少精彩多少炫酷,也無法想像你會擁有多少種可能性。
生孩子,絕對會使你的人生變得不同,生兩個孩子,甚至會翻轉你的人生。而這種痛苦的動蕩和打碎,恰恰是人生擴容的過程,如果你能在這個過程中及時注入新的知識和能量,那麼重啟之後的你,必定擁有更加豐沛強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