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類型電影中,愛情電影始終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作為人類社會中普遍情感裡,最具浪漫情愫的感情類型,自古以來愛情就出現在各種藝術載體中。從《詩經》中的「關關雎鳩」到李商隱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再到關漢卿的《牡丹亭》,或者曹雪芹的《紅樓夢》,愛情一直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對象存在於不同的藝術領域。在所有的基礎感情中,愛情是不受血緣限制的。如果說人類情感如同一個精密的機器,那麼愛情就為這臺精密的機器增加了不決定性。正是由於愛情的無限可能,使得這種情感很容易引起整個社會群體的共鳴。
電影誕生之後不久,愛情題材的作品便開始層出不窮,在電影歷史上,有許多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都取得了不錯的觀眾口碑和票房成績。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上映距今將近百年的卓別林主演的《城市之光》,以及開創了電影大片先潮的《亂世佳人》,還有就是那部席捲全球院線的《鐵達尼號》,在這些作品中,愛情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題。但是要說創作一部純粹的愛情電影,其實還是非常有難度的事情,試想一下如果《城市之光》中沒有了卓別林充滿才華的喜劇表演,如果《亂世佳人》不是一部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的時代畫卷,如果《鐵達尼號》中沒有災難元素,那麼這些影片僅僅依靠「愛情」作為單一敘述對象,是很難取得傲人成就的。
在觀眾看到的愛情電影中,我們經常要看到愛情和傳奇的結合,諸如《人鬼情未了》、《倩女幽魂》中的人鬼戀,《亂世佳人》、《鐵達尼號》中的亂世悲情,以及《梁山伯與祝英臺》、《白娘子傳奇》這樣的傳奇式愛情。在這些作品中,愛情都是轟轟烈烈,撼天動地的。雖然這種對愛情的描述方式在一段時間裡非常打動觀眾,並延續多年,但是這種表述方式,就好像一種暴力的烹飪方法,雖然很容易把觀眾代入其中,但是也往往會使得觀眾在感受到其中的愛情時,而失去了愛情的原生味道。
在距今33年的1987年,香港曾上映過一部經典的愛情電影,這部電影由周潤發和鍾楚紅主演,名叫《秋天的童話》。如果換做現在電影營銷的邏輯去評價這部作品的話,這是一部毫無商業看點的作品,當時周潤發還未在電影圈站穩腳跟,鍾楚紅才剛剛出道,整部電影沒有打打殺殺的江湖,沒有撕心裂肺的悲壯,僅僅是一個連接吻鏡頭都沒有的小清新愛情故事。導演張婉婷和編劇羅啟銳用這樣一部充滿詩意的作品,在物慾橫流的香港影壇,打下了屬於他們自己特有的烙印。
這樣的一部作品,對於當年的香港影壇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戰性和冒險精神的。但是電影自身的故事卻非常的平淡,導演幾乎是用截取生活的片段,拼接成了這個美麗感人的「愛情童話」。在同時期的香港影壇有許多經典的愛情電影誕生,但是這些愛情作品往往是架構在一個傳統的傳奇故事之上。如程小東執導,徐克監製,王祖賢和張國榮主演的《倩女幽魂》,或者關錦鵬執導,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的《胭脂扣》。這些電影雖然也是典型的愛情類型片,但是導演們都很巧妙地為電影找到了比較好的營銷賣點。
對比之下,我們就可以看出《秋天的童話》的純粹之處。但是這部純粹的愛情類型片,其實也有它外延的地方。和許多言情電影把愛情故事置身到沒有人間煙火的空中樓閣的做法不同,在《秋天的童話》裡無論是鍾楚紅飾演的十三妹,還是周潤髮飾演的船頭夫,他們都是立足於現實生活,符合當時時代的典型社會角色。這也是整部作品得以成功的關鍵之處,從一幀幀泛黃的光影畫面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經典的愛情故事,還有一代人的生活情懷。以及導演張婉婷和編劇羅啟銳通過光影,對一個時代中一群人生活的讚頌。
整部影片是一個典型的愛情故事,十三妹來到美國尋找男朋友(陳百強飾演),不料男友已經另有新歡。在愛情療傷期,十三妹和自己的遠方親戚船頭夫相互照料彼此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兩人個不同世界的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在處理十三妹和船頭夫的情感關係時,導演的手法非常細膩。作為兩個世界的人,十三妹是一個前途光明的留學生,而船頭夫是一個爛泥扶不上牆,聽天由命的社會閒散人員。在用光影建立兩人的愛情童話時,導演並沒有用欲望的激情去實現愛情。她而是用一種克制的手法,讓兩個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各自和彼此的立場之間徘徊,遊弋,克制。這種若即若離,似有若無的感情氛圍,著實將觀眾代入到了愛情的更深層次當中。
在《秋天的童話》中,愛情不再是兩人之間彼此的佔有,而是一種關於人生的實現。由於船頭夫的悉心關懷,十三妹走出了失戀的陰影,果斷勇敢地投入到了新的生活環境,開啟了嶄新的生活階段。而船頭夫也為自己的人生立下的新的目標,放棄賭博,在海邊開一個可以謀生的餐館。從影片中,觀眾們所看到的愛情的美好,不僅僅是一種自私的佔有,而是一段美好愛情之於生命的意義。一段美好的愛情是生命的催化劑,在愛情的作用下,生命被帶到了更有意義的明天。
整部電影中,愛情紮根在充滿市井生活的現實當中,影片中男女主角並沒有因為愛情的不得意,而怨天尤地。反而他們從一種接受的態度去審視門當戶對,物質生活對於兩人未來的影響,從這種換位思考中,從一次次的欲言又止裡,從交換了表鏈和錶盤的「麥琪的禮物」式的劇情中,我們感受到的不是撕心裂肺,不是悲痛欲絕,而是淡淡的憂傷中所夾雜著的一個時代裡,蕩漾在一對情侶之間的時光的味道。以此種種,導演為愛情賦予了凡夫肉體的生命,並且又將這種浪漫而偉大的情感,透過銀幕傳遞到每個觀眾的凡夫肉體中。
在這部老電影裡,愛情有了置身於現實生活的力量和美感,這應該就是這部影片在30多年後,在男女主角沒有一個接吻鏡頭的劇情裡,可以讓觀眾又傾倒在這個愛情童話的原因吧。愛情向來不應該是激情的,不應該是衝動,不應該是自私的。只是在獲得愛情的過程中,很多人被嫉妒和佔有欲迷失了心靈識別情感的眼睛,從而走入了愛情的迷宮。愛情中迷途不知返的羔羊們,有興趣可以看看這部經典的愛情老電影,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淡淡喜悅,淡淡的憂傷,伴隨著淡淡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