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4日,好奇號火星車拍出了一張高達18億像素的全景照片,這張照片像極了地球上的額荒漠,那麼好奇號火星車是一個怎樣的火星車?
好奇號是NASA研製的一臺火星探測車,在2011年11月發射,於2012年8月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是NASA的第四臺火星車,也是第一臺採用核動力的火星車,它的使命是探尋火星上生命的存在。
好奇號的裝備
它的先輩機遇號和勇氣號取得了很多的探測成就,好奇號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好奇號還和中國有一點聯繫。好奇號的名稱是由美國的華裔女生馬天琪命名的。好奇號設計壽命是2年左右,但是,就像機遇號,總可以超長時間服役。
電腦
好奇號的電腦是由IBM定製的,可以承受零下55度到70度的溫度,而火星的溫度往往要零下100多,火星車內部應該有保溫系統。電腦的配置很低,使用的是十年前的cpu,但是,卻是超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夠抵禦超強的太空輻射。使用定製的VxWorks系統。
核電池
是一個放射性同位素發生器,可以為火星車提供熱源,為設備提供安全穩定的工作溫度,又可以為各種儀器提供能量,電池壽命是14年,好奇號的設計裡程是19公裡。
科學儀器
好奇號上還配備了相機、透鏡成像儀、降落成像儀、樣本分析器、礦物分析儀、X射線分光儀、輻射檢測器機械手臂等,這麼多的設備使得好奇號相當於是一個地質學家,探索火星不為人知的秘密。
火星上的驚人發現
證明水和湖泊的存在
好奇號在火星上提取土壤,將土壤加熱到800度左右,對土壤進行分解,土壤的成分中含有水、二氧化碳、以及硫化物等物質,其中水的成分佔到土壤質量的2%左右。
好奇號在所在的蓋爾隕石坑發現了河床沉積物,其中隕石坑內的夏普山是便是河床沉積、風化左右的產物,這支持了火星上又湖泊的理論,火星上能夠又河床的沉積物,說明了在一個歷史時期內,火星的平均溫度曾經高於零度,隕石坑又流動循環的水存在。
多樣的沉積物說明了隕石坑滄海桑田般的經歷了多次由湖泊到戈壁的轉變。
可能有生命存在
好奇號上空氣檢測設備發現空氣中的甲烷含量上升,在60個火星日內,含量就飆升了10倍,而高含量的甲烷只局限在隕石坑附近。在火星上,科學家分析了幾種產生甲烷的原因,最有可能產生的甲烷的原因可能是太陽輻射導致的有機物的降解而產生,而有機物是生物產生的?這產生一個疑問,是否火星產生過生命?但是要確定這個原因,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好奇號火星車產生故障
對於火星車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不可能所有的細節都面面俱到,而且一些突發的情況也會影響火星車的穩定性。
計算機故障
在2013年的時候,兩臺計算機的快閃記憶體崩潰,崩潰的原因是宇宙高能粒子所致,在火星上,穩定性還是第一位的,這導致好奇號不得不進入安全模式,科學工作也不得不暫停。
風力傳感器
在著陸過程中,傳感器的電路受到了損壞,這對了解火星上的風力情況和風速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鑽頭消毒不徹底
NASA發現好奇號的一個鑽頭沒有經過嚴格的消毒就帶上了火星,表面的細菌可能會對火星造成汙染,但是,火星上的溫度平均溫度都零下55度,這個溫度對於地球的大部分細菌都是不可逾越的溫度。
好奇號影像中的火星-18億像素的照片
在2020年3月4日,NASA公布了這張高達18億像素的、最清晰的火星照片,這種照片是由1000張照片拼在儀器的,照片的大小也達到了2.25gb,拍攝的是火星上的中午。
這個拍攝的地點就是火星上的蓋爾環形山附近,在圖片的上方有一個大坑,可能是被隕石撞擊過的,根據好奇號對蓋爾環形山底部的土壤的沉積層,在許多年以前,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色。
在那個是時候,火星上並不是現在這麼寒冷,氣溫是大於0度的,地表也是有液態水的存在,蓋爾環形山裡面有一個湖泊,有河流將源源不斷地水流注入到湖中,湖底沉積著大量的泥土,在湖水中,可能已經產生了微生物,經過億萬年,這裡發生了滄海桑田般地變化,湖水蒸發,這裡也成為了戈壁和荒漠。
未來的火星探測值得期待
好奇號對火星地探索也還沒有結束,如果按照它的前輩機遇長達15年的壽命,在未來幾年,好奇號依然繼續努力的工作,獲取更多關於火星關於生命的消息。也期待更多關於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