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谷在靖邊縣東南大約22公裡處,是一個剛要開發的景點,景點主要分三處。
一處是以溝壑為主的A景點,一處以平面出露的B景點,還有一處是在一個水庫上面號稱水上丹霞的景點,幾個景點距離很近,目前景點觀景長廊都基本建設完成,但景區周圍環境太差,有待進一步打造。
幾個景點每處只收10元存車費,不收門票。
應該說特別是A景點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從這個小路下到了溝底,因為阿杜有一張圖片很牛逼,我以為是在這溝底下拍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去也沒有找到,後來到了A景點才找到了那個位置,坑人的阿杜!
為了拍照溝底,從這個小路到了懸崖邊拍照,站在懸崖邊,在兩腿顫抖中拍了照。
人看著別人幹危險的事時總覺得放到自己身上也不怕,但真到了自己面臨生命危險時不害怕那叫吹牛逼。
這是阿杜拍照的地方。
也想在這照一張,無奈沒人給拍啊!
剛才跟著那個美女呢,走了!
呵呵!
走到這可以原路返回,如果下到溝底從對面繞過去也可以,但很遠。
我選擇了繞過去,果真有好景色等著我。
這是從對面繞過去的路。
溝裡是另一個天地,柳芽已綻出,春天來了!
溝底的湖水倒映著丹霞奇觀。
航行中的鐵達尼號。
(我命名的)
路邊好幾十家酒店都是老婆開的。
能耐。
從波浪谷回來,住在靖邊縣,明天去聖地延安,趕緊去洗洗我的座駕白馬,從出來一路風塵,在河北時還趕上了雨雪交加,現在白馬基本變成了黑馬,晚上我也洗了澡,換了行頭,沐浴更衣,一切妥妥的明天去朝聖。
玉華宮景區位於陝西銅川市西北郊玉華鎮,距銅川市37公裡。
玉華宮是盛唐帝王的行宮,唐高祖李淵建「仁智宮」。
唐太宗李世民擴建為五門九殿,改稱「玉華宮」,其實是盛唐時的避暑聖地。
後廢玉華宮改為玉華寺。
唐代玄奘法師在此譯經四載,完成了20萬頌的《大般若經》,於公元664年二月五日(舊曆))圓寂於此。
現有肅成院玄奘手制石雕佛足印、石雕金剛佛座等珍貴文物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珊瑚谷(西宮)、郭玉溝(東宮)佛翕石窟、佛雕石刻遺址保存完好,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價值。
唐玄奘紀念館。
這裡主要記載著唐玄奘取經和譯經的過程和事跡。
玉華宮改名為玉華寺後,於顯慶四年(公元659年),聞名於世的玄奘法師奏請高宗皇帝恩準,帶門徒移居玉華寺翻譯印度佛經,並在玉華寺住了四年,譯完了長達20萬頌的輝煌大典《大般若經》,之後因勞累過度而一病不起,於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半圓寂於玉華寺肅成院圓寂
駐鑾崖瀑布。
可以想像很久以前這裡一定是飛流直下,白練飛舞。
現在嗎估計夏天也沒有多少水了吧!
肅成院遺址。
當時整個玉華宮最豪華的建築就在這裡。
這是院後禮佛的地方。
石窟。
玉華宮這個景點也許夏天來是個旅遊避暑的好地方,但景區內多數都是一些遺址,大的建築沒有多少。
特別是分散在一條主溝內幾個遺址,景區內還有幾個小的自然村,雖然看樣子地方政府想把它打造成一個規格較高的景點,但我看來由於真正留下的東西很少,所以很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