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為什麼叫「解手」?
「解手」是人們生活中常說的俗語,意指「小便」「上廁所」。不過令人奇怪的是,上廁所為什麼要叫「解手」呢?
據民間傳聞,明朝開國後,由於經年的戰亂,自然災害和瘟疫時常發生,華北中原一帶的百姓死亡率接連升高,十室九空。明朝洪武年間,太祖皇帝朱元璋為了儘快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施行了移民墾田的政策,把地狹人稠的山西農民遷移到了地廣人稀的華北中原等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洪洞移民。
追究「解手」一詞的緣由,有關文獻稱,官府的官兵將山西的百姓登記強制遷走,為了避免百姓逃跑,便把他們雙手反綁,接著用一根長繩穿成一串,押解著山西地區移民上路。由於路途遙遠,在長途跋涉的押解過程中,路上總會有人需要小便,不過由於雙手都被繩子綁著,就只好向官兵請示:「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時間長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更加簡化,百姓只要說句「老爺,解手」,官兵都能明白是要小便。自此以後,「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詞。
為何說買「東西」,不說買「南北」?
古代就有人對此產生疑問。明人周延儒在回答明思宗朱由檢同樣的問題時,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崇禎時,明思宗曾派出一太監問大臣們:「今市肆交易止言『買東西』,而不及南北,為什麼呢?」大臣們都沉默以對。這時,輔臣周延儒開口了,他說:「南方主火,北方主水,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不待交易。東方主木,西方主金,金木人人所無,怎麼能不買?故只說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明思宗聽了,很滿意。
南宋時,有一次,著名理學家朱熹在街上見到他的好友盛溫如提著一個竹籃子,便問:「你上哪兒去?」盛溫如答道:「去買東西。」朱熹又問:「為什麼不說買南北呢?」盛溫如回道:「術數所託,假其相互生克之理以言古今因果。金、木、水、火、土為五行,與東、西、南、北、中相配,東屬木,西屬金,凡屬金、木之類可裝在籃子裡;南屬火,北屬水,水、火是籃子裝不得的。」
因此,便只能說買東西,而不能說買南北。
「金龜婿」的說法從何而來?
與形容女婿的詞「乘龍快婿」與「東床快婿」不同,他們都指「女兒的配偶」,主要從嶽父嶽母的角度來說。人們常常說:「您家裡這位真是乘龍快婿呀,那麼有本事。」而金龜婿則更側重於「女子的配偶」,主要從妻子的角度來說,人們常說:「誰誰家的女兒釣了個金龜婿。」那麼金龜婿的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
這個叫法來源於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為有》一詩:「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詩中所寫的貴族女子在冬去春來之時,細聲埋怨身居高位的丈夫,因其要赴早朝而浪費了一刻千金的春宵。
詩中將丈夫比作「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很大的聯繫。根據《新唐書·車服志》的記載,在唐朝初年,官五品以上,都會佩戴魚符、魚袋,以示尊貴。魚符由不同的材質構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裝魚符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以金裝飾,五品以上則用銀裝飾」。武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並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可見,金龜可以指由金子製成的龜符,亦可指以金作為裝飾的龜袋。不過不管它指的是什麼,都是親王或三品以上的官員。後來人們便用金龜婿來指身份尊貴的女婿。不過在現代漢語中,金龜婿中「貴」的含義正在一點點地減弱,「富」的意味則在逐漸加深。
伸出「橄欖枝」有何含義?
「橄欖枝」的典故來源於《聖經·舊約·創世記》的第八章。為了能實時掌握洪水的情況,諾亞放出鴿子去查探情況。彼時的世界已然變成了一片海洋,鴿子根本無處落腳,只好返回方舟。七日以後,諾亞再次放飛鴿子。到了晚上,鴿子飛回來了,嘴中還叼著一片橄欖葉。諾亞便得知,大陸的洪水已然退去。後來,橄欖枝作為古代奧運精神的象徵,寓意頗深,影響久遠,人們便視橄欖枝為和平的代表。如若雙方交戰,其中一方求和表示友好願望,便可說「伸出橄欖枝」。
2006年德國世界盃期間,葡萄牙國家隊教練斯科拉裡因為曾經成功的執教經歷而受到許多國家足協的喜愛。一些媒體在報導這一事件時,標題為「輝煌紀錄晃人眼,四國足協爭相伸出橄欖枝」。可是,四國足協顯然是想邀請斯科拉裡出任自己國家足球隊的教練,而不可能是與他講和,更不要說是在綠茵場上停止比賽以求和平了。因此,這裡的用詞應為邀請加盟,而不是「求得和平」。那麼,伸出橄欖枝後來也有了「邀請」的含義。
在俄羅斯召開八國峰會時,中國也應邀參加了峰會。媒體報導時,所用的題目是「八國集團向中國伸出橄欖枝」。同樣是用「橄欖枝」,意思是說其餘七國希望與中國加強合作,建立和平相處、共同發展的合作戰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