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烈日、高溫、雷電、冰雹、彩虹……昨天的南京上空來了個天氣「大匯演」,而今天不排除重播的可能。熬了這麼多日子,高溫終於開始「疲軟」,今天起全省大部分地區最高溫緩慢下降,到16日亞青會開幕當天,全省除蘇南外,其他地區最高溫降至35℃高溫線以下,17日開始全省都將從高溫中解脫出來。現代快報記者 劉偉偉
昨天,高溫雷電冰雹在南京上空來了個大匯演,如同美劇大片一波接一波。其實,這都跟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副高有關。
先說高溫,有副高撐腰,這傢伙最近特別勤奮,天天準時到。昨天,南京的最高溫再次衝擊40℃成功,也成為今年第二個4字頭高溫天。還有一件並不值得誇耀的「榜上有名」的事兒。昨天全國高溫排行榜中,南京的溧水終於佔據一席之地,昨天溧水的最高溫達41.6℃,刷新了該站近60年來的歷史最高溫紀錄的同時,也刷新了南京市的歷史最高溫紀錄。副高控制高溫猛烈,但只要它稍一動彈,就會帶來天氣的劇烈變化。南京昨天氣溫達到巔峰之後,副高勢力稍微有些減弱,這給了對流天氣爆發的基礎。
南京市氣象臺解釋說,長時間副高控制下,積累了大量的能量,昨天副高稍微減弱,加上地面風向有變,激發空氣的對流,演變為雷暴天氣。但對流雲團一般原地生發並消散,所以雷暴天氣的發生有很大局地性。
昨天,南京出現冰雹、雷電和強降雨的地方集中在浦口、城東和城北一帶,其他地區多為短時降雨。浦口的小夥伴們最高興,閃電冰雹「狂想曲」過後,氣溫降到不足28℃。傍晚時分,浦口一帶的居民還看到了彩虹,真是讓人羨慕又嫉妒。
上午高溫 下午雷電、冰雹和彩虹
老天爺為何變臉這麼快?
這幾天,南京一到下午就下雨,此外,沿江蘇南其他地區也大多如此,多地出現冰雹和雷電等強對流天氣。高溫肆虐的天氣,每天一場午後雷陣雨降降溫倒也不錯。有市民好奇,這是氣象臺人工增雨的結果嗎?
記者向南京市氣象臺求證得知,最近幾天氣象臺並未出動「人工增雨小分隊」,所以這幾天的降雨都是「自然天成」的。
根據省氣象臺預報,最近這段時間,沿江蘇南部分地區都有出現陣雨或雷雨的可能,這也說明,副高減弱的跡象開始明顯。今天午後,南京部分地區可能還會上演強對流天氣「大片」。大家要注意的是,這種對流天氣的雷電和冰雹,殺傷力比較大,咱們還是能躲則躲。
每天午後一場雨
是氣象臺人工增雨的結果嗎?
有網友發微博提出疑問,這下雨下冰雹的天氣,氣象臺為什麼不能提前預測呢?昨天15時31分,南京市氣象臺發布了雷電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小時內全市大部分地區出現雷電活動的可能性很大,並可能伴有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較大。請注意防範。
從實況來看,昨天全市大部分地區的確出現雷電,但雷暴最激烈的範圍並沒有給出預測。
南京市氣象臺說,類似高溫這種長時間持續的天氣現象,比較容易跟蹤預測,而強對流天氣下的雷暴雲團,具有很強突發性,「生命史短,而且移動快,所以預報比較難。」有資料顯示,即便是發達國家,對強對流天氣預報準確率也只有20%-30%。
降雨冰雹總是突然襲擊
氣象臺為何不能提前預測?
今年的高溫天,其強度和影響力,已經可以用「歷史罕見」來形容。
中央氣象臺昨天說,自7月1日開始,南方高溫天氣已成為1961年以來最強高溫天氣,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上海、重慶等南方19省(區、市)長期被熱浪覆蓋。其中,有462站次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為歷史同期最多。
滬浙贛湘渝黔蘇鄂南方8省(市)平均高溫日數高達25.3天,與歷史上高溫最嚴重的2003年相比,今年南方地區高溫日數更多、覆蓋範圍更廣、高溫強度更大。
熬到8月中旬,終於要看到「高溫劇殺青」的日子了。颱風「尤特」太遠,高溫緩解的主要原因還是副高的東退減弱。
省氣象臺昨天發布近期的天氣預報,14日前沿江蘇南部分地區還有39-40℃,15日除蘇南局部最高溫可達38-39℃外,其他地區都降至37℃以下,16日蘇南35℃,其他地區都在33-35℃,而17日開始,全省最高溫都在34℃以下。這也意味著,從16日開始,南京將暫時擺脫高溫天的束縛。
7月13日入伏以來,高溫黃、橙、紅預警「三姐妹」在天氣舞臺上不斷循環。而未來幾天,儘管高溫仍在持續,但是強度將逐步減弱。昨天走入末伏,正如「@南京氣象」所說,「最熱的中伏已經過去,清爽的天氣就在不遠處,小夥伴們fighting!」
最強高溫天即將過去
未來幾天南京高溫「步步走低」!
南京三日天氣
今天 晴到多雲,午後局部有時陰有陣雨或雷雨,東南風3~4級,有雷雨地區雷雨時短時陣風7~8級,27~39℃
明天 晴到多雲,27~37℃
後天 多雲,27~36℃
高溫下
臭氧襲擾江蘇10城市
快報訊(記者 安瑩)連續的「蒸烤模式」,加上紫外線強烈,空氣中的臭氧也按捺不住跑來搗亂了,連續兩天取代PM2.5和PM10,成為首要汙染物。截止到昨天下午3點,江蘇13個省轄市中,10個城市的首要汙染物都是臭氧,尤其在江蘇的溫度偏高的蘇南地區,臭氧汙染更是達到了中度汙染。
下午3點,現代快報記者打開江蘇省城市空氣品質實時監測平臺,揚州、泰州、無錫、南通空氣品質顯示為「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臭氧,而蘇州和常州多個點位顯示為紅色,也就是臭氧中度汙染。而南京、徐州、連雲港、鹽城的空氣品質雖然是「良好」,首要汙染物也顯示為臭氧。也就是說,全省13個省轄市中,10個城市都受到「臭氧」的困擾。
受到臭氧困擾的不僅僅是江蘇,最嚴重的地區應該是上海。連續幾天,上海的臭氧都達到了重度汙染,這是十分罕見的。而在珠三角地區,也有近7成監測點出現臭氧超標,其中惠州有2個監測點呈重度汙染。
據介紹,臭氧濃度超標的情況在夏季並不少見,但不像霧霾看起來那麼明顯。而臭氧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腫痛、胸悶咳嗽、引發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環保專家表示,針對臭氧目前沒有明確的個人防護措施,而其濃度的每日高峰值往往在中午時分出現,因此,一旦臭氧濃度出現超標時,應儘可能避免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