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
辦學歷史:學校是交通大學的三個源頭之一,歷史淵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創辦的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管理人才的高等學校,是中國近代鐵路管理、電信教育的發祥地。1921年參與合併組建交通大學;1923年更名為北京交通大學;1970年恢復使用「北方交通大學」校名;2003年恢復使用「北京交通大學」校名。
師資力量:全校在職教職工3007人,其中專任教師1917人(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1378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1832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國家「萬人計劃」專家1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3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9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獎者2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2人、「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2人。
學科評估:學校有交通運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橋梁與隧道工程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包括一級學科所涵蓋的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達到8個,建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7個,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3個。
華東理工大學
辦學歷史:華東理工大學原名華東化工學院,1952年由交通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東吳大學、江南大學等校化工系組建而成,1993年改為現名。1956年被定為全國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學校之一;1960年被確定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1996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師資力量:學校有專任教師1961人,其中正高級468人,副高級726人,中級712人,初級及未定級55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佔專任教師比例為60.89%。截至2020年1月,學校有教職員工31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8人,雙聘院士4人,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人才100餘人;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
學科評估:學校有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3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0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7個,「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7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6個。2020年3月30日,新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論辦學歷史,毫無疑問,北京交通大學作為交通大學源頭之一,歷史有悠久得多。相比之下華東理工大學就要年輕得多,師資力量上,兩所學校的專任教師數量都在1900位左右,總體上差距不大。再看兩院院士的數量,北京交通大學共有兩院院士13位;華東理工大大學有12位加上一位外籍院士。綜合來看師資力量上兩校相差不大。最後看學科評估:北京交通大學上榜28個專業,最高等級為A+,A-級及以上有4個專業;華東理工大學上榜21個專業,最高等級也為A+,但是A-級及以上就只有一個專業,比北京交通大學少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