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千年夢的實現
到底能有多浪漫?
前幾天,
全世界都被一條新聞刷屏了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
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紐約時報》等外媒盤點了
中國近年來探索太空的努力:
中國是本世紀唯一個將
機器人巡視器送上月球的國家。
嫦娥五號在月球著陸後將實施月面採樣
目標是在月表採集約2公斤的
月球巖石或土壤樣品,並送回地球。
九天攬月星河闊,十六春秋繞落回。
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
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的月球探測任務
我們正在一步步實現,
我們共同期待著嫦娥五號帶著月壤返回的
那一天!
大國重器
祖國的強大讓我們倍感驕傲
而飛天的那一個個
耳熟能詳的名稱
更溫暖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
嫦娥、玉兔、天問
墨子、北鬥、鵲橋
羲和、望舒、鴻雁
夸父計劃
……
神話的浪漫遇見現代科技的硬核
這些航天工程
用星空作畫編織實現了
中國千年來的夢想
每一個名字
都集結了太多太多
傳統智慧與未知探索的浪漫
航天千年夢
到底能有多浪漫?
————————
遠古所問
中國航天的共情與回答
廣袤深邃的星空,
隱藏著無窮的奧秘。
中國人對待太空的嚮往和浪漫,
從幾千年前開始就存在了,
一直根植和傳承在我們的血脈之中。
最先想出「宇宙」這個詞的文子
對宇宙的解釋是:
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文子·自然》
時間和空間這兩個概念
就在古代人的浪漫想像中
得到了無限延伸
《天問》所問
請問:
關於遠古的開頭,誰個能夠傳授?
那時天地未分,能根據什麼來考究?
那時是混混池沌,誰個能夠弄清?
有什麼在迴旋浮動,如何可以分明?
無底黑暗生出光明,這樣為的何故?
陰陽二氣,摻和而生,
它們的來歷又從何處?
穹隆的天蓋共有九層,是誰動手經營?
這樣一個工程,何等偉大,
誰個是最初的工人?
遠在二千三百年以前,
我們的大詩人屈原,
就在他著名的詩篇《天問》裡
提出了一連串關於天地怎樣開闢、
宇宙怎樣構成和
誰是天地的開闢者這類問題。
從這些問題裡,
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糅混在哲理
中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影子,
更能看出古人對浩瀚星空的想像。
今天,中國航天也有著同樣的問與答:
兩千多年前,
遙遠的古人對天地自然發出追問,
兩千多年後,行星探測器升空,
它叫「天問」,
帶著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對自然的探索升空,
太浪漫了吧!
夸父計劃
夸父族,
原本是大神后土傳下來的子孫,
他們一個個都是身材高大的巨人,
力氣也極大,性情和平善良。
有一天,其中一個勇敢的夸父族人,
忽然發下了宏願,
想去追趕太陽,和太陽賽跑。
在原野上,他果然就提起長腿,
邁開大步,如風般急馳,
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
瞬間已經超越千裡。
這一追一直便將太陽禺谷。
禺谷就是虞淵,
是太陽落下的地方。
一團紅亮的火球就在他的當前,
夸父已經完全處在光明的圍繞中了,
他歡喜無盡地舉起臂膀要把光明捉住。
可是一天的追逐使得他口渴難耐,
在尋找水源的過程中口渴而死了,
他轟然倒下,
手裡的杖化作了一片鮮果纍纍的桃林,
給後來追尋光明的人們解除口渴,
使他們繼續向前趕路。
是的,
今天的中國航天帶著先輩們留下的成果
繼續探索著太陽的神奇力量。
我們的太陽監測衛星計劃
便叫「夸父計劃」!
嫦娥玉兔,都在廣寒宮了
還有今年讓世界矚目的登月工程
發射的登月探測器叫「嫦娥」
月球車的名字是「玉兔」
而很巧的是
玉兔降落的區域
則是被稱為「廣寒宮」
這不就是古代嫦娥奔月的故事嗎?
那顆起到極其關鍵作用的
中繼通信衛星
名字叫做「鵲橋」
我們的航天站叫做「天宮」
原來,
在距離我們40萬公裡外的月球上
早就已經是幾千年前
中國神話傳說裡想像的樣子
如果千年前的古人穿越到現在,
抬頭看看天上,就能會心一笑。
「嫦娥玉兔廣寒宮,誠不我欺。」
你以為神話傳說裡都是假的
但神話本身就是古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
神話是「幻想的科學」
更在中國航天人面前
用科技一一實現了
真正的神話
也正是這些一個個神話故事中的名字
將每一步硬核的航天發展帶到了每個人的身邊
讓一切都親切溫暖
▼
2013年12月1日,在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前4小時,這個帳號發出了第一條消息「Hi,有人在嗎?」。三年過去了,有網友在下面回復「兔子,今天我們發射了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第一次走向深空哎!」。如今依然有人對它說:「兔子,想你啦」。月球車玉兔的首秀,收穫了7萬條留言,10萬次轉發。
設計壽命只有三個月的玉兔號,最終超期服役,「健康」工作兩年半,打破當時月面工作最長紀錄。玉兔月球車在2016年7月31日,最後一次跟它的60多萬粉絲道晚安。這些年雖然再沒有聽到它從月球上帶來的消息,但是它的粉絲依然增加了十多萬。直到現在,還有網友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墨子與悟空的浪漫
再往前數
2015年發射的暗物質探測器「悟空」
和西遊記裡不同的是
這個悟空應該讀作悟「空」
暗物質是看不見和摸不著的
即「空」
而「悟」則是領悟探索的意思
就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在茫茫太空中識別暗物質的蹤影
還有我們的量子實驗衛星叫「墨子」
我們的氣象衛星叫「風雲」
我們的定位衛星系統叫「北鬥」
我們的低軌衛星系統叫「鴻雁」
......
我們的南極科學考察站
起名叫做「崑崙」
在南極點上放了一個中華天鼎
意指「定鼎南極」
中國千年來的文化底蘊
就在這些科學家們起的名字中
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定鼎南極
四字盡顯大國重器
屬於中國人的浪漫
你感受到了嗎?
「嫦娥」、「神舟」、
「天宮」、「天問」,
從來不只是名字。
它是歷史、是傳承、
是夢想,是向上仰望。
當這些上天入地的大國重器
與極具中國傳統文化意義的名字相結合時,
更能體現中國式的智慧和浪漫。
嫦娥、玉兔、悟空
這些神話中的存在,
如今現實中都有對應。
大音希聲,大美無形。
這些名字中國人過於熟悉,
以至於沒有人會細想為什麼這樣叫,
仿佛它與生俱來就應該如此。
而不是毫無感情的編號001、002
那種刻入中國文人骨子裡的浪漫,
真的很美。
屬於中國人的浪漫,
你感受到了嗎?
昨天#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
被眾多人關注
我們知道中國航天
除了開疆拓土的前輩們外
更多的則是
一群神採奕奕、繼往開來的年輕人
中國厚重的文化凝聚力
航天的技術、未來和希望
都在前輩和年輕人交接傳承中
一代代延續了下來!
資料參考:《中國神話傳說》簡明版
袁珂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古代神話與現代科技
前輩與後繼的年輕人
都在演繹著傳承的力量
今天的大國重器
與千年前的天問遙相共情
在一問一答中
完成了只屬於中國人的浪漫!
你的分享、點讚與在看,讓月兒圓出美好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