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9 14:37:42 [編輯:jiang]
紹興,一座千年水城,有"東方威尼斯"之稱。梅山江的景觀亮化設計堅持秉承一城的厚重歷史,展示一方的獨特文化,向世人表達夜間的紹興古城文化內涵與古典氣質。該項目榮膺「2019亞洲照明設計獎」之【亞洲之光獎】。
1、項目分析
該項目照明範圍包括梅山江兩岸(南起大灘,北至北環河)、梅山江岸線、梅山山體、梅山江大橋等5座橋體,岸線全長8km。
設計團隊在現場踏勘中發現,路燈炫光嚴重,而路面照度和均勻度卻低於國家標準。同時大部分區域仍處於黑暗狀態,且已有的景觀照明較為凌亂。兩座橋梁採用勾邊,形態單薄,光色凌亂,岸線的鄰水區缺少警戒照明,有較大安全隱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沿線的10萬居民與梅山江的關係極為親密。晨起鍛鍊、晚間散步,廣場舞、太極拳,遛狗、釣魚,梅山江是紹興真正意義上的母親河。
與此同時,設計方還對紹興市的相關規劃作了深入研究,對沿線的建築、構築、景觀、橋梁進行調研,並提煉出總體策略:突出城市結構、展現古城文化、營造濱水景觀、尊重市民感受。項目最終獲得了「2019亞洲照明設計獎」之【亞洲之光獎】。
2、設計理念:古越大風情,梅江小夜曲
景觀照明以「突出重點、兼顧整體」為設計主導,避免了全景皆亮的俗套。利用泛光照明點綴重點區域,突出當地人文特色。同時以適當的照度,創造出舒適的陰影,實現暗天空保護和戲劇化效果。設計範圍內的梅山為浙江省最大的白鷺棲息地,為保護生態,在設計中讓梅山處於天然暗環境中,只在節慶模式下在山頂的構築物上有適當的表現。
梅山江全線河道長達10公裡,5座橋梁、2個公園、12個廣場呈自然狀分布,是10萬居民文化休閒生活的中心。梅山江景觀風貌錯落有序,由江核心向沿江兩岸、再由橋體到山體外延,照明光色體系也相應地由自然傳統到現代繁華過渡,且與被照對象和所在區域的特徵相協調;照明的亮度標準也根據不同的功能分區和設計定位不同地設計,形成明暗有序,光影不一的景象。
設計者將沿河的功能性照明放在首位,合理選擇燈具及安裝方式,採用二次反光間接照明的方式,避免眩光幹擾。設計還注重整體藝術性,在創造舒適和諧的夜間環境的同時,還能兼顧白天景觀效果。庭院小道位於濱水道路和園區外道路之間,照明則結合各個景觀綠化亮點,多採用低尺度照明方式,創造溫馨、放鬆的氛圍,滿足人們鬧中取靜的需求。
照明結合庭院燈、草坪燈和一些為樹木、灌木打造朦朧光效的投光燈,達到最佳觀賞效果,並適當增加裝飾照明,塑造景觀節點,形成舒適簡約、有品位的夜景休閒空間。比如在一些小景裡選用仿真的蘆葦燈,營造江南水鄉的整體氛圍。紹興自吳越古國始,就有放水燈慶節的習俗,在梅山江西岸的池塘裡,設計了永久的水燈,懷緬習俗,寄託情思。
橋梁是梅山江上最主要的單體,5座橋梁的照明色彩也是特意挑選,使其能與兩岸的景觀暖色形成鮮明對比。其中梅山江大橋是本項目的最大亮點之一。大橋雖地處交通要塞,但橋梁兩側的汙水管和水管,白天十分影響視覺,美感更是無從談起。照明設計創造性地將水管架設在原水管支柱上,用水泵抽取江水噴出水簾遮擋水管,並用彩光將其打亮,輔以色彩變化,動靜結合,化腐朽為神奇,給人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3、設計細節:山、水、城、林、文相融
項目得天獨厚,地處濱水景觀界面,能增強人與自然的可達性和親密性,有助於形成一個科學、合理、舒適的城市格局。然而,如何巧妙地處理水面、綠植、堤岸與建築的照明層次關係對設計團隊卻是個嚴峻的挑戰。
首先,適當地照亮護欄形成連續的濱河景觀帶,來展示梅山江的宏偉夜景視廊;堤岸的休閒林地則以舒適的照度,為市民提供良好的幽靜氛圍;濱河兩側的建築特色照明在突出的同時,還注重將不同性質的建築物與河道景觀系統形成統一整體。進而打造景觀層次豐富的濱河休閒夜景觀,展現山、水、城、林相融的夜景空間。
梅山江擁山抱水、文脈流長,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相輔相成。因此,選擇合適區域放置富有文化氣息的景觀燈,增加濱河公園景觀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同時在兩岸設置4組人機互動小品裝置,以魯迅先生題寫的「民族魂」為主題,歷史各時期的大事件為小節點,結合現代燈光技術融合現代與歷史,豐富沿線照明景觀的多樣性。並在廣場中融入LED腳踏感應發光地磚,寓教於樂;在園林裡加入霧森系統,朦朧夢幻。最後在燈具選擇、互動方式的穩定性上進行了設計論證,以利於後期維護管理。
優美休閒空間是每個城市的夢想,項目從最開始就關注綠色節能,還原生態環境。秉承城市夜景照明設計標準規範,依託環保相關規範和要求,選用節能環保的照明產品及智能控制系統,建設健康、低碳、綠色的城市濱水區景觀照明。儘可能選擇LED光源,合理確定燈具的照射角度和遮光措施,避免光汙染和眩光。並採用場景控制方式,根據不同燈具的亮化搭配,實現景觀類亮燈和表演類亮燈的多重效果。
梅山江的夜景亮化,不僅是一個城市形象工程,更是一個民生項目。項目自完工後,備受紹興民眾的喜愛。梅山江,不僅是白天市民的文化生活中心,更真正成為了晚間百姓流連忘返、休閒生息的平臺。
案列信息
建設單位:紹興市城北新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EPC總承包、照明設計: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光環境所
照明施工:浙江新欣景觀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紹興越城區鏡湖梅山江
來源: 亞洲照明設計師協會AALD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