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請盡情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2021-01-08 拾文化

我們生而為人,

某種程度上,

就是為了這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而活的。

這個世界有太多被我們標為「浪費時間」的事情,或許是花一個月去徒步深度遊,或許是安安靜靜坐下來看一整天的書,甚至是趴在窗臺上發一下午呆……

這些被浪費的時間,反而成為我們最寶貴的回憶,我們生而為人,在某種程度上,不是為了錢,恰恰是為了這些當下覺得美好的事物才存在的。

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比這更幸福的存在了。

大三的有段時間,沒什麼課,沒什麼事,關鍵網還特別差,於是我每天的日常就是,發呆,畫些小稿,去圖書館看書,來回的路上在沒什麼人煙的校園裡招貓逗狗,甚至趴在涼亭上看下面情侶談戀愛……

同寢室的軟妹子見了評價:你怎麼就這麼閒啊。

其實,如果可以,我還想活得更閒一點。

因為這樣的生活能讓我快樂啊。

發呆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更不用說還可以畫畫,去圖書館看喜歡的書,沿途喂喂流浪貓,逗逗流浪狗,哪怕是看情侶談戀愛,也是這個世界上最青春最美好的事啊~

同學一個個去工作室給導師幫忙,找實習找工作的,我當然知道大學生活的寶貴,應該積極參加活動,多學習,多比賽,多實習……

我這種「荒廢」大好時光的人,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反面教材。

可這人生漫長,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養家努力帶孩子……真的有一個時間,是你認為終於可以休息的時候嗎?

即使有,恐怕那個時候,離你到另一個世界,也不遠了。

所以人啊,向未來看,永遠都是看不清的,我特別不喜歡定太長遠太長遠的計劃,一部分原因,就是被完不成給折騰煩了,你制定的五年計劃再詳細,也不如一個未知來的措手不及。

所以為什麼我們還要這麼拼命與著急呢?我們所浪費的當下,就是臨終前要追悔的曾經。

之前我有一篇文章,寫的是《活著,死亡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對死亡有多恐懼,對物質就有多在意,精神就有多匱乏。

像個隨時準備過冬的倉鼠,不囤積幾百倍的糧食,是永遠無法心安的,缺乏安全感的我們,往往忙碌一生,奉行的都是「好鋼花在刀刃上」,這種難以撫平的不安讓我們沒有太多精力真的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甚至久而久之,我們已經忘了自己喜歡的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希望自己是理智的,但生活並不是數學題,我們真的沒辦法絕對的理性對待。

之前知乎上關於理性自律,有一個高贊回答,乍一看上去,我覺得特別有道理——

1.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把朋友圈關了,什麼微博、今日頭條或者新聞類 app 也都刪了吧。這些東西都是浪費時間,你刪了它們,時間一下子就能多出一大塊。

2.停止不良的購買習慣:不要再用信用卡了,不要養成先消費、再付款的壞習慣,而是要先付款、再消費,這樣你能省下不少錢。

3.有計劃地做事:每天早上,花 5 分鐘列出今天必須完成的 3 件事,你的做事效率一定會提升。

4.提升自己的內涵:規定自己每周讀 2 本書,堅持一年,一定效果拔群。

我身邊還真的有人這麼幹了,刪掉朋友圈,微博,不再逛淘寶,b站,就連最近流行什麼歌,什麼嘻哈,什麼薛之謙,她都通通不知道,半年過去了,她的確成為了一個高度自律的人,然後呢?

然後好像沒了。

儘管她告別了朋友圈和信用卡,還讀了很多很多書,但是她的生活,和一年前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大概是因為:生活應當是有彈性的,它並沒有標準的方程式。

有人會告訴你,每天要做三件事,但是為什麼不是四件事,五件事?有人告訴你每天要看兩本書,為什麼是兩本,哪兩本?有人會說娛樂至死哦!別看那鋪天蓋地的信息和新聞啦!但是做個苦行僧隔絕網絡就是對的嗎?沒有微信現在我們還怎麼辦公?

其實,他對你的生活一無所知,生活也遠遠不是簡單的加減法。

你每天的時間恆定,如果把看朋友圈和新聞的時間去掉,都用來看書和學習,它能全部轉化為你的硬實力嗎?

不是。效率,選擇,吸收,這都是你的問題。

你每月的收入恆定,現在把用信用卡的機會全部拋棄,你就能多出原本用信用卡花掉的錢,而沒有其他損失嗎?

不是。你可能錯過了優惠的商品,且不妨礙你用現金購買更多東西。

控制欲望的初心是好的,但為了控制欲望而斬斷渠道,卻往往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自律從來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

這位嘗試高度自律成功的我的朋友,回想起她在澳洲讀書時,畢業前那三個多月的空窗期,每天無所事事,迷戀練字畫畫和做甜點,日復一日,字帖寫了好幾本;插圖從甜點,到解剖圖,無所不涉及;甜點做的有模有樣,獲得一致好評……

和完全自律並且努力拼搏的自己相比,她說,還是那段日子過的逍遙自在啊。但你能說,自律的時光才是對的,曾經無所事事但愉快地時光就是錯的嗎?她分明練就了一手好字,自學了一筆好畫,甚至甜點到現在都讓人唇齒留香。

生活中,確實會有那麼一些時刻,讓你去做那些看似和目標毫無關係的事情,比如,你可能突然迷上了一部電視劇、痴迷於一部遊戲、或者對一門冷僻的學科感興趣。

但你完全沒必要為此而愧疚。

因為,這樣偶爾偏離軌道的你,才是真正的,活著。

享受當下美好生活的你,才是活的最鮮活靈動的你。

其實我身邊有很多人,自律理性而不自知,甚至已經不知道「自己想要的輕鬆愉快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我們小時候尚且知道,想當個科學家,當個解放軍戰士,當個太空人,哪怕當個超人……後來漸漸地,我們不再去想自己喜歡什麼了,似乎自己的個人愛好,在宏大的目標,高考,就業,成家前,已經不值得一提。

畢業前和同學聊天,說起將來想幹什麼,我說我們拋開能力和金錢的問題,就說說到底喜歡幹嘛好了,我說我想做個旅行作家,滿世界飛,看不同的風景不同的人,畫畫,寫字。輪到她了,則面面相覷,最後她說:「我沒什麼特別想做的事,找個穩定的工作就好,老師好了呀~」

在她停頓的那十幾秒的時間裡,電光火石之間她在思考些什麼,曾經的理想?曾經的愛好?還是被現實打敗的所有任性?……最後,她選擇了「安穩的工作」。

現在畢業好久了,再次問她過的怎麼樣,工作如何未來如何,她的回答依然是不鹹不淡的「日子過得下去就好」,混著混著,工資總會漲,愛人總會來,日子總會過下去……是啊,日子總會過下去,但是你究竟喜歡的是什麼呢?她從沒想過,也不後悔,用她的話說,「你想要的這麼多,不覺得累嗎?」

我不知道我倆誰比較累,如果因為興趣多所以累,那大概是我累一點,但我不準備悔改。

我只是覺得,在我們之前的那些歲月裡,人從生,到讀書,到工作,到結婚,全部都是被別人支配的。

而我們,第一次有權利,也有能力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它們甚至可以只和興趣和美好有關,無關物質報酬,無關功成名就……它們就只和你這個人有關,你喜歡,便去做,就是這麼簡單。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時代、每個家庭的年輕人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未來。所以,如果我僥倖可以,為什麼要錯過?

「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這是臺灣黑松汽水的一句廣告詞,大概是十二年前,我在一本廣告雜誌上偶爾讀到。在遇見這句話之前,我一直被職業和工作所驅趕,我不知道生活的快樂半逕到底有多大,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則是無效的,我想,這種焦慮一定纏繞過所有試圖追問生命價值的年輕人。是這句廣告詞突然間讓我明白了什麼,原來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於,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後來,當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便問自己,你認為它是美好的嗎?如果是,那就去做吧,從這裡出發,我們去抵抗命運,享受生活。

現在,我把這句話送給十八歲的女兒。

這段話來自吳曉波寫給女兒18歲的信,《請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只要把昨天和今天做好了,就很開心了,不去做沒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去擔憂未來,人生無數十字路口,變化多端,怎麼可能每個你都猜對?你都準備好?

人活著總是有不幸和身不由己的,這是我們逃不過的劫,也是我們活著的代價。

但哪怕一個月有一天,能讓自己開開心心,不用神經緊繃,也不用哭喪著臉,覺得世界辜負了這麼努力的自己,而是發發呆,聽聽音樂,看看劇,躺在搖椅上曬曬太陽,像只貓一樣懶懶的度過,也是好的。

這一天不叫浪費時間,這一天才是活著。

而這些與美好共處的時光,都會成為你貯存的能量,用來對抗未來可能遇到的所有黑暗,低谷與絕望。

ps:文中動圖全部來自maoni sakai。

- END -

相關焦點

  • 把時間浪費在對我們人生有意義、高價值、極美好的事物上
    所以我們不要把時間用在那些低級趣味的事情上,而是浪費在對我們人生有意義、高價值、極美好的事務上。賺錢是一個過程,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過得更幸福。但是賺錢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事,當今社會如果沒有錢,就無法支撐我們的各種日常開支,我們很難幸福起來,因此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財富,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 冬至|把光陰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泡茶時,如果室溫比較低,冒然用開水泡茶,容易引起器具「驚破」,尤其是紫砂壺,如果工藝上留下了隱患,最容易在此時破裂。所以,冬至前後泡茶,用冰冷的自來水剛衝洗過的壺,不要馬上泡茶或者注入沸水暖壺,應該放置在溫暖的室溫下,讓壺自己先熱熱身,再溫壺,便可泡茶。溫壺要點:並不是注入沸水。如果注入沸水,那就可能出現以上的問題。
  • 斷舍離:不要在無意義的事情上糾纏,生命不值得被浪費在瑣事上
    比如,不停的和別人比較,為那些已經失去的事情傷心不已,為那些無用的事物汲汲營營…… 人很多的苦惱都是來自於比較自己生活本來不錯,和那些條件更好的人比比,就覺得自己的生活好像是掙扎在貧困線上一樣。有句俗話說得好,「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不能要」。
  • 就是要理直氣壯地浪費生命
    我覺得這些老外真是傻蛋,那些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和建築美得炫目,他們居然浪費時間在這裡喝咖啡。我忙不迭地到處觀光拍照,一刻都不捨得停下。過了些年,當我也嘗試放下相機,要一杯飲料,坐在幾百年的古建築旁邊,悠閒地欣賞雲捲雲舒、光影變幻下的廣場,體會沉澱在這裡的歷史,才發現這是一種比東奔西走更美好的感受。回到我老爸的話題。
  • 吸引力法則:像磁鐵一樣吸引美好事物
    而此時此刻,它就正在我們的生命中運行著。簡單地說,吸引力法則就是:我們關注什麼,就會將什麼吸引進我們的生活。換句話說,任何我們給予能量和關注的事物都將來到我們的身邊。因此,如果我們堅持關注生活中美好的、正面的事物,我們就會自動吸引這些事物進入我們的生活。反之,如果我們持續關注不好的和負面的事物,我們就會吸引更多同屬性的事物。
  • 美好的景色也有著美好的寓意,盡情的釋放自己,你都去過嗎
    美好的景色也有著美好的寓意,你都去過嗎,走進了這裡的景色,我喜歡看美景,很是千姿萬態,在看到這樣的景色當中,生命的本色盡顯其中,如果你和你的家人都有空的話,你喜歡這樣的景色嗎,體會大自然的神奇與奧秘多麼和諧唯美的景象啊,面對著如此的景色,美到讓人移不開眼睛
  • 優秀英語短篇散文:生命中的美好
    儘管生命的美好有時被蒙上陰影,但它卻永遠不會被埋沒。   For every single act that is senselessly destructive, there are thousands more small, quiet acts of love,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 蔣勳:生命裡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現在你茫然不覺的時刻
    原標題:蔣勳:生命裡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現在你茫然不覺的時刻 《桃花源》是一首詩,《桃花源記》是這首詩前面的序,可是這個序比詩還長,而且比詩更有名。很多人大概都沒有看過那首詩,但大多數人看過序,我們以前的教科書也只選了序,為什麼?
  • 所謂品牌力,就是對美好事物的理解、洞察和傳達能力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上,充滿著各種美好的事物。花開花落中,展現著大自然的美好;風花雪月中,展現出感情的美好;憨態可掬中,有寵物給人帶來的美好;實現人生理想,展現出生命的奔放與美好;而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則讓人充滿幸福感和獲得感。
  • 在媽媽身體裡肆意舞蹈盡情旋轉的美好時光
    我開始會竄動我的身體,與媽媽的身體碰撞彈開,我開心的玩耍盡情的嬉笑。有時候的我,心情很愉悅,從這裡轉到那裡,從那裡跳到另一邊,肆意的舞蹈盡情地旋轉,和媽媽身體的觸碰都能感到媽媽惠心的笑容,很享受它溫柔地撫摸,我和她在愉快地交流情感。
  • 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生活的意義在於奮鬥(哲思好文)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這是一個人生的終極之問。其實,只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存在,每一種生活也都是有意義的體驗。特別是人的生命,由於智力的支持、反思的習慣和自我更新、自我成長的能力,一旦經過切實的努力,人人都會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使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在於盡情的無拘無束的徹頭徹尾的燃燒;而生活的意義則在於奮鬥,在於有目的的興致勃勃的全力以赴的奮鬥。
  • 豆瓣8.8《奇蹟》:活著就是與一切美好的事物邂逅
    因為在兩輛列車強烈的衝擊下,他似乎看到了弟弟種在庭院裡的蠶豆已經長到了四釐米高,他看到了路途上盛放的波斯菊,看到了新學校新老師對他極大善意……他終於明白與其把父母捆綁在一起互相傷害,還不如現如今分開,各自過得舒心。雖然這樣會留下很多遺憾,但他的人生不能僅僅由家庭來定義,外面還有更美好的世界。
  • 人世間,願所有美好,都恰逢其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清晨,當溫馨的晨光,穿透層層薄霧,灑向這個城市的時候,一切都從沉睡中醒來,感受清晨的美好。其實,美好的事物總是很簡單,像花草樹木和陽光,還有適當的溫度。
  • 遠離「過勞」,生命之花才能盡情綻放
    工作壓力大、加班常態化導致的過度勞累、健康透支,正威脅著不少人的生命。「過勞死」已不再是某一行業的特有現象,並且呈年輕化趨勢。(3月12日《工人日報》)   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
  • 在冰島旅遊有哪些美好事物不容錯過?
    那麼去冰島旅遊,有哪些美好事物是不容錯過的呢?大家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1、尋獵北極光   說起冰島旅遊,北極光自然是不容錯過的美好事物之一,每年的九月份到四月中旬,是尤為適合欣賞冰島的神奇極光的,當我和小晴置身在這種神奇自然現象中,感受到地球之外的宇宙奇觀時
  • 美好的事物不會消亡,他遵從能量守恆定律
    鳴蟬則極其刺耳,在你的五臟六腑拉鋸扯鋸,有一種疼痛的痛感大山雀也出窩了,他們在柳樹裡練習鳴唱,嘔啞嘲哳勿急勿躁,假以時日,都會擁有嘹亮的歌喉,花園已呈秋色但美好的事物依然美好
  • 生命的美好,在於懂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生命,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我們從來到人間的那天,註定了苦樂酸甜都會品嘗。我們要享受生活中的苦痛磨難。許多時候,我們把苦痛當成生活的調劑品。
  • 「斯人諾彩虹,遇上方知有」,原來生命可以美好成這個樣子
    不要苦苦去追索什麼,一旦遇上了,你就會明白,最好的一直就在身邊,你就會明白,原來生命可以美好成這個樣子。《怦然心動》這部電影通過在男孩女孩的童年、青春時光裡的「戰爭」、「理解」表達了對人成長的思考以及對人生價值取向的思索。女孩朱莉,平凡獨立、勤勞勇敢、善解人意、熱愛生活,願意用生命去保衛一棵樹,仿佛它是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徵。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冷淡迴避浪費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冷淡迴避浪費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9-07 14:31   來源:語文指揮中心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冷淡迴避浪費什麼意思什麼梗?冷淡迴避浪費: 對很多事情越來越冷,其實也不喜歡自己的冷淡,但真的對啥都沒什麼興趣,而且也不重要了,更願意待在自己的世界裡,甚至想做一顆石頭,可以盡情窺探世間百態, 還能一言不發。 可能是太多的求而不   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冷淡迴避浪費什麼意思什麼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