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於一九九四年,標準的九零後,同時也是一個宅男;一個和很多同為宅男的夥伴們共同沉浸於創造的喜悅之中的人。
作為一個整天在網上,和同齡的宅們沒日沒夜聊天的我,想說說屬於這一代的宅文化和宅文化下的網際網路創新。
同許多同齡人一樣,我偶爾會盯著窗戶外面發呆,幻想著那些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周末會在家裡悶著,或者做設計或者敲代碼,或者一部動漫接著一部動漫的追下去,再或者乾脆懶洋洋的披著被子在床上沒幹勁滾來滾去——好像五月病會持續到十二個月一樣。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和 80 後、70 後一樣,都擁有著對於未來的嚮往和屬於自己的追求;為自己想達成的事情而拼命、而忘我。
然而,我們的父輩可能無法理解,這群宅孩子們面對屏幕每天所在做的事情;或許也沒辦法理解「宅」所代表的真正內涵。
宅不僅是窩在家裡;宅們擁有面對屏幕去奮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力量。有人能夠對著一道數學題一摳摳到大天亮,宅們也能對著一份代碼手冊一讀讀一晚;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每個人在面對令自己著迷的事情時,都一樣——執著的可愛。
還記得非常清楚,我曾經對著一段 JS 代碼怎麼改也改不明白,一行一行的操作一直到後半夜,對著報錯拍桌子、到廚房倒了一杯冰水,看著代碼無奈的嘆了口氣,接著查手冊、對代碼動刀子。
也記得非常清楚,同為宅男的我的兩個朋友,一個人教另一個人寫 cpp,夜夜奮戰。
宅們,一樣在做事。
宅們,是真真正正在做事情的,也真真正正的做出來過事情。
動漫宅們是絕對不會否認萌娘百科的權威性,說到宅,我認為萌娘百科應該被放在第一位;它是由一大群宅們共同撰寫、共同維護、集資並維護起來的一個百科網站。宅們可以在萌娘百科上編輯各種宅文化詞條,去傳播自己的想法。
我對於萌娘百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從頸部到腳背形成了一個悽慘平面的更新姬了,這是一個由三四個人共同維護起來的二次元人物,我把她視作聯繫萌娘百科所代表的文化聚合物與身邊這些人的一個紐帶。
無論和萌娘聊天還是瀏覽萌娘百科,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自由、放鬆和歡樂。
這也是我認為宅文化中的核心元素:令人感到極大的快樂。
萌娘百科是一種特殊文化碰撞的產物,從中也能看出宅們對於自己心愛的東西所表達出的情感。
不計回報的付出,只為能給同為宅的另一個人帶來快樂與歡笑。
「360 誤報/攔截等造成的問題請不要當 BUG 提交, 我也只能以『宅』的名義保證 SAO Utils 的純潔性」,重點不是前一句是後一句——以宅的名義去保證。看到這句話時我受到了很大的觸動。
這是一款桌面快速啟動軟體,以動漫《刀劍神域》內遊戲 SAO 的 UI 界面為藍本設計;和音速啟動之類的軟體類似,能夠幫助用戶更加快速的訪問到自己的程序。
這軟體的作者也是一個畫師。我不太會看畫,不過透過的他畫能感覺出一個宅靜下心來對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而痴迷,清新的畫風和細膩的筆觸,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同時也留下了這是個能沉得住氣做事的人的印象。
說實話,寫這樣一個程序光是用想的就知道會多讓人頭疼了,然而這款軟體的開發者卻做到了並且做的很好。同時軟體的開發者也在以『宅』的責任心去維護這款軟體,讓他變得更好。
因為想做,便放開手去做,因為大家都喜歡,所以便不計得失的去呵護,我們常說的無私,在宅文化中,不也就是這樣毫無改變的呈現出來了麼?
萌卡項目組的頭目跟我是比較好的朋友,我倆還是在別的網站一起給別人幹活的時候認識的。後來他開始自己幹,在 github 上開箱子,維護起了一個遊戲王的遊戲社區。
當初我只是覺得他可能是沒事閒出蘑菇想找點事情做,於是便找這個頭目商量著給網站設計一套首頁,改改程序的 UI,商量下什麼地方要做哪些改變,因為一件小事情有一點分歧,便在環聊裡面講對方揉來揉去。只為了能對用戶負責,讓大家開心。
後來慢慢的,很多人開始聚集起來,幫助他來維繫這個社區。一個個分支項目由不同領域的宅們撰寫代碼、調試、上線。上萬名玩家聚集起來享受這群宅為他們帶來的美好時刻。
萌卡的這群宅們擁有其他群體所少有的那種激情,工作學習之餘全力投入項目的維護,籌錢。
現在的萌卡正在非常健康且穩定的成長著,萌卡的玩家管理成員沒了之前那份幼稚和獨斷,而玩家也變得更加體諒開發者的辛苦。
我和玩家曾經在萌卡的聊天室裡聊天,有一個人跟我說非常感謝萌卡項目組能發起並且維護這個項目,我說我們都在做我們所喜歡的事情,你喜歡玩而我們喜歡去開發,做點什麼東西;這個項目中的人,無論是發起者還是維護者、參與者都在享受著這一切。
萌卡項目組的所有內容都是開源的,你可以非常容易的在 github 上找到他們寫的每一行代碼並且免費的使用它們。這種開放與無私也是屬於宅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
說實話我是剛剛和宅友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我認識的那個傢伙是 Fcitx 的作者(之一),原來我只知道他對 KDE 的貢獻很大,當得知這件事的時候,簡直嚇死我了。
Fcitx 的業界口碑不用多說,這是一個幾乎所有 Linuxer 都知道的軟體;我主要想講講作者這個人。
我們認識這傢伙的時間不長,大概一年左右。他給我的感覺正如這個章節的小標題:嚴謹認真;同時也非常的穩重,在探討觀點時,如果出現了分歧他總是會非常禮貌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很溫和的提出異議。
我們偶爾會在一起探討一些圈子內的話題,從動漫到科技再到一些比較旁門左道的小技術有的時候甚至也談論談論做菜購物之類的小話題;他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溫和,從不用很激烈的詞彙,幾乎每句話之前都會加一個「ˊ_>ˋ」。對於自己的產品,他曾在自己的博客上說過大概是這樣的意思的話:我希望給用戶更多的選擇,為此寧可去犧牲一些易用性,比如 Fcitx 不會收集用戶的鍵入信息。
宅圈的人的作品給我的感覺都是這樣的:乾乾淨淨;沒有去做什麼越界的事情,也沒有做什麼擦邊的事情。他們在以『宅的標準』去衡量、去創造,為同為宅的其他人考慮著。
『宅』的大家,都是普通人。
但是這些人在創造著自己的價值,傳遞著快樂。
宅,並不僅僅意味著一個人坐在電腦前面,滾鍵盤敲滑鼠,屏幕後面,是一個繽紛的世界;宅們與其他人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但卻以另一種方式聚集在一起,共同維繫著另一個不太一樣的次元。
我覺得,宅意味著自由、意味著分享、意味著歡樂、也意味著一種責任。
這裡有你我,更有大家。屏幕後面的世界就像我們小時候與同桌所講的悄悄話一樣,不被身邊的人所知道;然而,總是有人知道的。
以上就是我對一個不可能被新華字典或牛津字典收錄的詞的理解,它確實有著非同反響的意義。
『宅·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