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的舌是最令人驚異的動物器官之一。它的奇異程度是如此之高,以至於經常被創造論學者引用,來作為進化是有缺陷的說法的一個證據。
在很多種類的啄木鳥中,舌伸長後的長度竟然相當於整個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二,而且上面布滿了黏黏的唾液,具有很多銳利的倒鉤,在末端還長著一個「耳」。實際上,啄木鳥的舌的結構與大多數其他鳥類的非常相似,只是比它們的舌更長,這大概是因為它傳遞了一種進化上的優勢,從而可以使它的舌能夠伸到樹幹的深處去捕捉裡面的昆蟲。它的奧秘在於具有一系列極薄的舌骨,當不用舌的時候,舌的軟骨就像手風琴一樣摺疊在充滿流體的鞘裡。
當啄木鳥伸舌的時候,強有力的肌肉在靠近舌根的部位收縮,強迫舌骨往前伸,從而將舌伸到了鳥喙的外面;而肌肉的鬆弛又將舌再次收回到鞘裡。當啄木鳥出生的時候,它的舌就固定在耳的附近,跟小雞的情況差不多。隨著啄木鳥的生長,舌骨鞘就會逐漸向四周延伸並蓋過頭骨,這時它便與鼻孔的後部結合在一起了。至於長在舌尖上的「耳」,則是一個感受壓力的神經末梢的集合體,稱為赫伯斯特氏小體,能夠感覺到作為獵物的昆蟲的最微小的振動。
全世界有200多種啄木鳥,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啄木速度和節奏,有的甚至達到了每秒鐘16次。每啄一下啄木鳥都會暫時將其頭部停住,這種力量相當於地心引力的1000倍(或者是一名太空人在火箭發射時所承受的力的250倍)。它的頭部沒有被震碎的原因是由於有一個海綿狀的軟骨墊,可以將大部分的振動消除。而且每一次啄擊樹幹,啄木鳥都會通過一組肌肉的作用,使頭骨遠離它的鳥喙。
啄木鳥的敲擊並不是為了尋找食物。這是它們用來交流和吸引異性的一個物種「信號」。啄木鳥經常選擇回聲較高的材料,例如枯死的樹木、金屬排水管或者木質的屋簷等。當搜尋昆蟲或者開鑿洞巢時,敲擊的速率是不同的。1995年,一對普通撲動鴷在「發現」號太空梭的外設燃料箱絕熱泡沫塑料上鑽了200多個洞,結果導致了太空梭的推遲發射。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是不是又一個神奇的冷知識又增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