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為什麼會變換顏色?其實這和我們看到的光有關係

2021-01-08 藍少解說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藍天,為了展現科學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在冬天和春天交替的時候,長白山還披著厚厚的積雪,冷氣足夠凍掉人們的下巴,不過在一片水晶宮般的冰雪世界中,還有很多堅強的植物,比如說紅松和紅豆杉等等,就算在零下幾十度的大冷天,它們也不會落葉凋零,仍然披著美麗的綠色針葉就像一群群勇敢的戰士,昂頭挺胸站在白茫茫的雪地裡,給大森林帶來盎然的生機。很多松柏樹的葉子有點像綠色的小細針,有的還又硬又尖,如果我們將松針切成兩半,放在顯微鏡底下,我們就會發現在針葉表面裹著一層角質層,就像盔甲一樣,為什麼松樹要武裝自己的葉子呢?

因為北方的冬天又長又冷又乾燥,這些細細的尖尖的葉子外面裹上一層厚厚的角質後,這樣就會保護植物內部的水分不增發,熱量不散失。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生存策略,對那些一年四季都長著葉子的植物,我們就管它叫常綠植物,它們的葉片能在樹枝上呆上好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這種植物的枝頭全年都掛著綠葉,大多數的松樹、柏樹都屬於常綠植物,雖然常綠植物一年四季看起來都是綠色的,但是它們並不是不掉葉子,而是邊掉邊長,所以看上去總是綠綠的。除了松樹、柏樹這些來自北方的小戰士們,常綠植物的陣營裡還有許多南方的小夥伴,比如榕樹、香樟樹、棕櫚等等一大群。小夥伴們生活在不同氣候下,有的在炎熱乾燥的環境中,有的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中。

而那些呆在乾旱地區的小夥伴們,為了保住珍貴的水分,葉子漸漸地變得又厚又硬,還有的在葉片的表面抹點油,這樣保溼的效果就更好了。桉樹就是這麼幹的,至於那些多雨地區的常綠植物,它們就很幸運,氣候溫暖水源充足,葉子也長得肥肥厚厚油光水滑的,就好像打了蠟一樣,特別像棕櫚、椰子、芭蕉等等熱帶植物,恨不得張開雙臂擁抱陽光。葉子長得又大又綠,看上去精神抖擻。芭蕉葉最大能長到30釐米寬,兩到三米長,展開的芭蕉葉足足有地板到天花板那麼高。還有一些植物就不一樣了,它們選擇在秋冬天和乾旱缺水的時候讓葉子掉光,露出光禿禿的樹枝,這些植物叫做落葉植物,經常作為行道樹,長在馬路兩旁的法國梧桐就是一種落葉植物。

常見的落葉植物還有蘋果樹、梨樹、楓樹、柳樹、銀杏等等,落葉植物的葉子往往比較薄,壽命的也就是短短幾個月。一般春天綠葉綻在枝頭,秋天變黃了就飄落,到了冬天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杈了。葉子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也會有生老病死,新生的葉子是嫩綠餓,這是因為它裡面有一種神奇的物質叫做葉綠素。葉綠素負責吸收太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製造氧氣和營養,不過葉綠素主要吸收紅色光和藍紫色光,綠色的光它吸收不了,於是這些綠色光就被扔了出來不要了。我們的眼睛看到了被葉子表面反射出來的綠色光,就會覺得綠葉非常美麗。可是葉子裡面除了葉綠素外,還有其他的色素,其中有一種就叫做葉黃素,聽名字我們就知道了,葉黃素專門發射黃色光。

在新生的葉子裡面,葉綠素多葉黃素少,葉子主要反射綠色光,葉片當然就顯得很綠了。等到了秋天,氣溫下降,葉綠素變少了,這個時候葉黃素變多了,反射出來的黃光超過了綠光,於是葉子看起來就是黃色的。常見的梧桐、銀杏等等都是這樣的,秋天葉子變色就好像老人頭髮變白一樣,是一種正常的老化現象。還有一種情況,如果植物營養不良或者被害蟲咬了,葉子也會變色,也會掉下來。等到了冬天,天氣冷下雨少,植物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就會讓葉子離開枝頭飄落到地上,最後慢慢的腐爛變成養分,為明年長出新的葉子做準備,這樣一片葉子的生命就結束了。

你可能會想,我們看到的有些葉子既不是綠色也不是黃色,的確有些葉子秋冬季會變紅,毛黃櫨入秋葉子就不變黃,而是變成了鮮豔的紅色,北京有名的香山紅葉,觀賞的就是毛黃櫨的葉子。還有些葉子是紫色的,像紫葉李、紫葉海棠等等,就是因為它們的葉子裡含有花青素,這種色素和植物裡面的糖相結合,就會變成好看的紫紅色。其實花青素在植物的葉或果實中更多,是不是有不少的水果成熟之後都是紅色的呢?這其實就是花青素的作用。那麼我們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你喜歡藍天的文章,那就點讚關注藍天吧。以後的文章我們還會為大家持續帶來一些乾貨,記得關注藍天哦!

相關焦點

  • 光有顏色嗎?其實世界本無顏色,顏色只是我們自己大腦產生的幻覺
    為什麼我們肉眼看見的太陽光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而通過三稜鏡就可以分解為各種彩色呢?莫非是眼睛欺騙了我們,還是我們的眼睛存在不足呢?三稜鏡色散我們知道,自然界中的光是由各種單色光合成的,我們稱之為複色光(光為什麼有顏色
  • 雲朵為什麼會有不同顏色
    但是科學家長期觀察倫敦和巴黎這兩座城市的氣象數據之後發現,這兩座城市上空的雲要比郊區的多。科學家認為,這很可能是因為城市裡的溫度更高導致的。說到雲朵,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天空中的雲朵經常會變顏色。有時候是白雲,有時候是烏雲,傍晚的時候還可能變成紅色或者橙色的雲,你知道雲朵為什麼會變顏色嗎?
  • 我們看到的顏色真的存在嗎
    或者換一個問題:這個世界真的有顏色這種東西存在嗎?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我們是如何分辨出顏色的不同光是具有波動性的,物體的顏色取決於該物體反射出的光波的頻率。那高頻率的光波看起來是紅色的,低頻率的光波看起來是紫色。
  • 純淨的水是什麼顏色的?為什麼海水的顏色有藍有綠?
    沒有怎麼出國旅遊的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其他地方的海看起來都是藍色透底的,而我們國家的海一般是綠色而且看不見底的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因為引起海水顏色不同的因素多種多樣,例如海中微生物的種類和含量差異、該海域的汙染情況等等。
  • 我們所看到恆星的顏色和恆星真實顏色的區別
    當你用望遠鏡觀察一顆星星時,你知道你所看到的顏色代表了什麼嗎?我們怎麼判定所看見的藍色究竟是通過都卜勒效應向我們移動時顯現的顏色?還是由於其星球上的某些元素顯現出這種顏色,亦或者是由於這些元素的燃燒產生的?
  • 我們看到的星星是什麼,為什麼會「眨眼睛」?
    太陽和月亮就像是天空的兩大主角,但繁星,卻能以數量和位置取勝,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想像。小時候我們都學過,星星會在天空一閃一閃「眨眼睛」,那星星為什麼會在夜空閃爍呢?太陽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然而太陽的光幾乎不會閃爍,這主要是因為太陽距離地球實在太近
  • 為什麼新英格蘭的秋天,樹木只有一種顏色,沒有其他顏色?
    在美國東北部的秋天,落葉樹開始呈現出令人驚嘆的黃色、橙色和紅色。但在歐洲,火紅的橙色和紅色的樹葉並不常見,秋天只有更多的黃色色調。現在我們還不知道這到底是為什麼。事實上,他們甚至不確定為什麼樹葉首先會演變成紅色。但他們有兩個主要的假設,為什麼只有世界上的某些地區可以看到特別的紅色。落葉樹是指那些在秋天落下葉子的樹,以幫助它們保存能量並度過嚴酷的冬季天氣。但在落葉之前。樹木要花幾個星期的時間重新吸收其中的養分。因為如果讓這些葉子中好東西都浪費掉,太可惜了。其中包括分解葉綠素,也就是讓葉子變綠的色素。
  • 變紅、變黃……秋天葉子掉落之前,為什麼要變色?
    當然這場秋季落葉變裝的勝景也不僅僅局限在溫帶,在亞熱帶甚至熱帶,也存在著季節性落葉變換秋裝的樹木。據保守統計全球範圍內有超過六百種植物會參與這場秋季的變裝,包括在北美與東西常見的各種楓樹(Acer),在歐洲常見的數種溫帶優勢喬木櫟屬(Quercus),它們由許多常綠的木本植物獨立演化而來。
  • 變紅、變黃......秋天葉子掉落之前,為什麼要變色?
    一般認為,落葉是喬木對所處環境氣候的季節變換做出的響應。氣候適宜時,葉子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樹木生長所需的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這場緩慢的回收之旅會將葉綠素降解殆盡,同時葉子中的蛋白質也會被回收三分之二。隨著葉綠素的降解,原本被葉綠素遮擋住顏色的輔助光合色素類胡蘿蔔素開始充當起這個調色盤的主角,使葉片呈現出從橙色到金黃色的變化。
  • 蝴蝶翅膀有沒有顏色?其實,你不懂什麼叫「顏色」
    簡單地說,光譜功率分布描述了光的「成分」。光是一種電磁波,正如聲波一樣,它可以是單一頻率的波,也可以是多種不同頻率的組合。把每一種頻率和它們的「強度」都列出來,就得到了一個光譜功率分布。而一個有眼睛的生物,就能把光的成分換算成「顏色」。但是,這個換算並不是一一對應的。完全不同的成分,可能看起來給人的感覺一樣,比如紅光和綠光疊在一起會讓人覺得看到了黃光。
  •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看到天空中的月球,會變成「紅色月亮」?
    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有「陰晴圓缺」的月相變化,當農曆十五時,我們就會看到一輪圓月掛在天空中,散發著迷人而皎潔的月光。我們發現,月光的顏色會發生變化,有時候看起來月光偏白,而有的時候我們發現月光偏紅色,這是為什麼呢?
  • 你所不知道的光譜:其實光譜和健康、和美都有關係!
    光譜和健康有什麼關係?一個照明燈具的燈源光譜組成,決定了燈源的顏色。譬如,燈源光譜裡面藍色的部分多一點,燈光就會比較白;紅色的部分多一點,燈光就會比較黃。光的顏色其實和人類的健康有關:(1)白光黃光影響晝夜節律:大腦中有個視交叉上核,它能接受外來光線和身體訊息,以協同自律神經系統支配褪黑激素和腎皮脂類固醇的分泌。大腦內的松果體會在睡前釋放適量的褪黑激素以提醒我們睡覺時間已到,光線即以此方式影響晝夜節律。光的顏色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
  • 世界上有黑色的光嗎?黑色不是一種顏色,但光可以消除
    有一個同學向我提問:世界上有黑色的光嗎?這是一個比較中二魔幻的問題,但也是個好問題,我們來聊聊這個問題吧!黑與白其實不是顏色在我還小的時候,聽說三原色光按一定比例調和就會變成白色的光,後來又知道原來物體會表現出顏色是因為吸收了除去此顏色之外的光(比如葉子是綠色的是因為葉綠素會大量吸收紅黃光與藍紫光,只有綠色不吸收),於是我就想——所有的顏料加在一起是不是就是黑色呢?
  • 為什麼人的眼睛有不同顏色?有哪些顏色你還沒見過?看看就知道
    好奇心是很多小朋友學習了解新事物的動力之一,小編就記得小時候經常聽到有首歌是這樣唱的:「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所以每次看到國外的影視,看到他們的眼睛是各種各樣的顏色時,就會很好奇,為什麼人的眼睛會有不同的顏色呢?我們可以根據眼睛的顏色來判定一個人來自哪裡嗎?
  • 人的血液是紅色的,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靜脈是藍色的?
    既然血液是紅色的,那充滿了血液的靜脈也應該是紅色的,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靜脈卻是藍色的?在談論血液和靜脈的顏色之前,我們不妨聊聊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物體的不同顏色以及顏色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之所以能看到不同的顏色是因為物體自身發出或者反射了某種顏色的光,顏色產生於光,沒有光就沒有顏色。生活中最常見的光是太陽光。太陽光也叫白光,它是一種複合光,是由七種不同波長的光混合而成的。這七種光就是我們熟知的紅橙黃綠青藍紫。可見光的波長一般在400nm-700nm之間,更長和更短的光我們是看不到的。
  • 好奇心日報|為什麼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色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小學美術課告訴我們三原色是紅黃藍,初中物理課又告訴我們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為什麼偏偏都是三種?這兩套三原色為什麼又不一樣?它們之間有關係嗎?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月亮是灰色的?
    其實所有這些顏色的答案都是正確的(對於月亮而言),這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夜晚的時間、觀察者所處在的位置以及空氣的清潔程度。下面我們將做進一步解釋:月球生動的顏色雖然在一年或夜晚的不同時間月亮看起來確實有許多不同的顏色,但是最準確的月亮顏色圖片來自於月亮的近距離真實圖片。
  • 1分鐘物理:為什麼晚上看路燈時會看到光「芒?
    在這本精彩的科普問答集裡,你將看到「物理君」如何機智解答 238 個來自網友的腦洞趣題,每1分鐘,你都能 get 1 個新的知識點,體驗科學帶來的樂趣。正文:為什麼晚上看路燈時會看到光「芒」(就是往外發散的那種線條)?
  • 水和空氣是無色透明的,為什麼我們能看到水而看不到空氣呢?
    首先我們的眼睛是通過光線去探測物體的,其實一個透明的物體,我們根本看不到它們,而我們又能看到它們的原因是,有了背景的參考物。下面我們就分析下這個問題!光與物體材料的作用生活中透明的物體是可見的,這是因為光在通過這些物體時發生了彎曲。
  • LED為什麼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此文讓我豁然開朗
    把這些化合物摻雜到P區和N區,然後加上引腳,用環氧樹脂給包起來,包起來堅固耐摔抗震。為什麼要摻雜不同的化合物呢?為了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目前LED由於效率高而受歡迎,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新科技,其實最早的LED已經存在了50多年,1962年的時候老美就研發出發光二級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