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湖州9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琳)青山伴秀水,林田變景區;生態河道水清岸綠,鄉間小路乾淨暢通;老房子變成了懷舊風的農家樂,老百姓享受著青山綠水下的生態福利……在德清,美麗鄉村和秀美城鎮散落在山水之間,全域大花園的畫卷徐徐展開。
多年來,「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德清,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念,打造「全域美麗、城鄉一體、鄉風文明、生活美好」的美麗鄉村升級版,以深化農村改革撬動鄉村振興,不斷推進農業增綠、農村增美、農民增收,成為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先行區和示範區,走出了一條富有德清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9月23日,以全縣鄉村為舞臺,首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在德清開幕。從西部全球最值得去的45個地方之一的莫幹山,到中部中國最美溼地下渚湖,再到東部大運河旁的千年古鎮新市……東道主德清將集中展示自己這些年取得的發展成就,進而折射出浙江「千萬工程」和湖州美麗鄉村建設的累累碩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德清智慧。
「盆景」連成風景 全域大花園呼之欲出
2003年,浙江開始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200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湖州被首次提出。這些年,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到美麗鄉村建設,一幅清秀雋永的和美畫卷,逐漸在浙江廣大農村鋪陳開來。德清,正是浙江十六年如一日推進「千萬工程」,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造就千萬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
德清東部水鄉禹越鎮三林村有一個佔地200畝的「萬鳥園」,上百棵鬱鬱蔥蔥的巨大香樟樹環繞著清澈的湖水,為白鷺、灰鷺等鳥類提供了完美的家園。每天傍晚,這裡都會出現「萬鳥歸巢」的壯觀景象,吸引城裡人開車排隊前來觀看。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三林村建設了配套基礎設施,引進大學教授、臺灣創客為村莊發展出謀劃策。如今,這裡有咖啡館、遊學園,遊客、村民和上萬隻鳥兒和諧相處。
農耕變體驗、田園變公園、村莊變景區,驅車遊走在德清的鄉村公路,特點鮮明的高顏值村莊隨處可見。近年來,德清按照景區化標準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環境整治、常態長效管理等工作,深化美麗鄉村升級工程,投入20億元完成所有行政村的美麗鄉村建設,高標準推進10個精緻小村、20個精品示範村和30個提升村的建設,精心打造了10條覆蓋所有行政村的美麗鄉村景觀線,把鄉村的美麗「盆景」串成了「風景」。得益於此,現如今,全縣超半數的鄉村都是景區級村莊,村村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在全域布局、全域建設理念的引領下,德清的鄉村正蛻變為美麗大花園。
「基於德清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美麗田園建設的良好條件,首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才會選址德清。作為『千萬工程』的直接受益者,我們希望為浙江作一次代言,也為湖州爭當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地模範生作一次生動詮釋。」德清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屆田博會將全方位展示鄉村美景、呈現秋收盛景、探討發展前景,打造全國首個全縣域、實景化展示田園城市、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精華元素的田園博覽會。
美景變成「錢景」 美麗經濟風生水起
德清的全域美,不僅美在「面子」,更在於內涵深厚的「裡子」。作為全省首批美麗鄉村示範縣,近年來德清依託美麗鄉村建設,堅持走好踐行「兩山」理念之路,全面振興農村產業,持續推動農業現代化升級,讓美麗經濟蓬勃發展。
眼下,在「洋家樂」發源地莫幹山鎮勞嶺村,風格各異的民宿正迎來一年中的旅遊旺季,裸心谷等20多家高品質民宿「一床難求」的現象早已成為常態。
西部山區舞陽街道山民村,依託自然風光走出了「高效生態農業+文創+鄉村旅遊」的發展之路,吸引了牧歌、沈園等高端生態項目落戶其間,好風景成為當地百姓同享發展紅利的「山水銀行」。
新安鎮舍北村結合下舍村省級糧食功能區和新橋村精品示範村景觀帶,大力發展旅遊觀光、生態種養殖,以荷葉蒲漾自然資源為依託打造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業綜合園區。
好山水好環境,引來好項目,帶來好「錢景」。在德清,一個個美麗鄉村總能根據自身特點找準定位,發展出高端度假、休閒農業、鄉村文創等不同業態,全縣農村已然成為村民自豪、遊客嚮往的美好家園。
德清地勢西高東低,猶如中國地圖的縮小版,山水林田湖兼備,是中國田園山水文化最濃鬱的縣域之一。「德清全域美麗、全域可遊,讓首屆田博會有條件推出『1個主會場、6個主題園、66個精品園區』的『1+6+66』全域辦節體系。」田博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這種獨具匠心的辦展模式基本覆蓋了德清全部行政村,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鄉村的產業、生態、風俗、文脈、韻律。據悉,本屆田博會不僅可博覽全國美麗田園城市、鄉村、景觀、產品,還將全面展示在「千萬工程」擘畫下浙江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智慧」點亮農業 做農民也可以很時尚
翱翔藍天的炫酷無人機既能精準測算農田大小,還能感知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溫溼度等參數,甚至什麼時候播種、育苗、除蟲、收割,都能精確計算出。
得益於地理信息、人工智慧產業的率先發展,眼下,德清智慧農業「一庫一平臺,十園百點20個重點項目」基本建成,通過物聯網、蟲情測報、莖稈微變化傳感器等智能系統,農戶坐在室內就能用手機「遠程種地」「遠程養殖」。無人機植保、物聯網養魚、網際網路追溯營銷普遍應用,智慧讓勞作變得愜意,減工增效讓農民嘗到甜頭。一幅率先建成全國智能農業發展示範區和引領區的藍圖,正在這裡加速描繪。
在德清的農業圈子裡,乾元鎮新田農莊負責人佘國興算得上一個「名人」。無論是讓西瓜長到空中、把菜種上立架,還是耕種用上「機器人」、排水用上「智慧眼」,佘國興總愛趕時髦。通過不斷革新農業技術、引進智能化設備、提升經營理念,他的農莊已發展成集採摘銷售與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美麗農業」樣板。
圍繞「農業+科技」,德清縣結合新一代人工智慧應用縣建設,引進了一大批智慧農業項目,持續推動農業高附加值發展。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智慧農業雲平臺和10個智能農業示範園區、87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點、15個智能農業重點項目,信息、智能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大特色產業的生產、經營、管理與服務,並取得實效。德清農業現代化水平已經連續四年排名全省第一,並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名列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第一名。
在德清,不少農產品上面都有一個二維碼,只要掃一掃,產品的「前世今生」都一清二楚,這源於該縣在全省率先實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這個二維碼相當於一張合格證,為產品打上放心的標籤,讓德清綠色農產品在市場上更受青睞。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的同時,德清正加快實施新時代智慧鄉村行動,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讓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服務和賦能鄉村治理發展,改變鄉村的傳統風貌。
改革撬動「綠富美」 加速實現共同富裕
底子厚,基礎好,得益於改革。作為改革大縣,德清在綠色農業發展、三次產業融合、農村綜合改革等方面,從未停下以深化改革撬動「鄉村振興」的探索腳步。
「近年來,德清縣通過開展城鄉體制改革試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成示範試點等等30多項省級以上『農字號』改革」,以產業發展帶動,吸引了資金、人才等要素資源向鄉村集聚,讓農村產權資本「動」起來,沉睡資產「活」起來,新產業新業態「融」起來……持續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活力,形成了一批具有制度創新價值的改革成果,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城鄉收入比降至1.67∶1。
素有「改革基因」的德清人敢闖敢冒,在「農地入市」方面,成功創造了協議出讓第一宗、公開競拍第一槌、集體土地到銀行抵押第一單的「三個全國第一」;此外,在全省率先實施「坡地村鎮」建設用地試點、先行探索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等改革。目前,該縣「農地入市」已達207宗、1586畝,成交總額4.19億元,集體收益3.38億元,惠及農民18餘萬人。
鍾管鎮沈家墩村在2016年實現了整村土地的集聚,看著項目逐個落地、景區遊人如織,黨總支書記房春華喜笑顏開:「通過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村裡騰出了3000畝土地,成功吸引大型企業合作開發鄉村旅遊項目,村集體及村民佔股51%,可增加村集體經濟250萬元,村民去年人均收入達到3.4萬元。」
以改革撬動,迎來村強、景美、民富的德清,也在積極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山海協作等工作,全力助推四川木裡縣、浙江縉雲縣等對口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本屆田博會的慶豐收活動環節,將高度聚焦「豐收豐產」「重農惠農」,成為一個促銷平臺,致力於為農業賦能。活動組織了200多家農產品展示展銷,不僅涵蓋德清「水精靈」青蝦、「清溪花鱉」,還包括四川木裡、吉林靖宇、麗水縉雲等欠發達地區的名特優農產品,並安排專業採購,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豐收」。此外,德清還將攜手阿里巴巴開展電商培訓、淘寶線上產品銷售、貧困縣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等活動,只要點點手機就可以直接買到最新鮮的農產品。
德清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屆田園博覽會恰逢慶豐收,它不僅是一次向億萬農民的勞動致敬,更是禮讚豐收、宣傳農耕文化的一次盛宴。
田博會開幕式精彩內容先睹為快
「田園德清 博覽中國」慶祝農民豐收節活動暨首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開幕式有哪些精彩內容?帶你先睹為快!
開幕式以「鄉村振興眾享豐收」為主題,以「五個豐收」為主要內容,即「億萬農民慶豐收——農民慶豐收節日慶典」「全民參與享豐收——豐收展示活動」「成果展示曬豐收——鄉村振興成果圖片展」「電商促銷助豐收——特色田園產品展示」「社會各界話豐收——各類論壇活動」。
豐收大典中,410名農民代表載歌載舞共慶豐收,序篇以「歸來·田園」為主題,全國各地的農民代表與本土文藝骨幹演員一起手持特色農作物出場,載歌載舞慶豐收;上篇以「綠水青山匯德清」為主題,來自德清下渚湖的170名農民演員用舞蹈和來自浙江各地的動態非遺相結合,展現原汁原味的江南農耕文化。中篇以「詩畫浙江來問候」為主題,以古典音樂和水墨寫意方式展現江南水鄉農業生活圖景和二十四節氣農耕文化的韻味;下篇以「美麗田園中國夢」為主題,德清小學朗誦團,結合長板凳的幾何變換合成《茶經》朗誦片段,表達少年追夢的殷切期盼;最後以「追夢·美麗」收尾,嘉賓和農民代表一起走進稻田割出「夢」字,表達「歸田追夢·振興鄉村」的激情。
田博會期間,還將舉行美麗田園發展峰會等系列主題論壇活動,全國「三農」相關單位和專家學者,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分享經驗、凝聚智慧、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