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山水德清,賞首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

2021-01-12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湖州9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琳)青山伴秀水,林田變景區;生態河道水清岸綠,鄉間小路乾淨暢通;老房子變成了懷舊風的農家樂,老百姓享受著青山綠水下的生態福利……在德清,美麗鄉村和秀美城鎮散落在山水之間,全域大花園的畫卷徐徐展開。

  多年來,「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德清,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念,打造「全域美麗、城鄉一體、鄉風文明、生活美好」的美麗鄉村升級版,以深化農村改革撬動鄉村振興,不斷推進農業增綠、農村增美、農民增收,成為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先行區和示範區,走出了一條富有德清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9月23日,以全縣鄉村為舞臺,首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在德清開幕。從西部全球最值得去的45個地方之一的莫幹山,到中部中國最美溼地下渚湖,再到東部大運河旁的千年古鎮新市……東道主德清將集中展示自己這些年取得的發展成就,進而折射出浙江「千萬工程」和湖州美麗鄉村建設的累累碩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德清智慧。

  「盆景」連成風景 全域大花園呼之欲出

  2003年,浙江開始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200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湖州被首次提出。這些年,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到美麗鄉村建設,一幅清秀雋永的和美畫卷,逐漸在浙江廣大農村鋪陳開來。德清,正是浙江十六年如一日推進「千萬工程」,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造就千萬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

  德清東部水鄉禹越鎮三林村有一個佔地200畝的「萬鳥園」,上百棵鬱鬱蔥蔥的巨大香樟樹環繞著清澈的湖水,為白鷺、灰鷺等鳥類提供了完美的家園。每天傍晚,這裡都會出現「萬鳥歸巢」的壯觀景象,吸引城裡人開車排隊前來觀看。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三林村建設了配套基礎設施,引進大學教授、臺灣創客為村莊發展出謀劃策。如今,這裡有咖啡館、遊學園,遊客、村民和上萬隻鳥兒和諧相處。

  農耕變體驗、田園變公園、村莊變景區,驅車遊走在德清的鄉村公路,特點鮮明的高顏值村莊隨處可見。近年來,德清按照景區化標準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環境整治、常態長效管理等工作,深化美麗鄉村升級工程,投入20億元完成所有行政村的美麗鄉村建設,高標準推進10個精緻小村、20個精品示範村和30個提升村的建設,精心打造了10條覆蓋所有行政村的美麗鄉村景觀線,把鄉村的美麗「盆景」串成了「風景」。得益於此,現如今,全縣超半數的鄉村都是景區級村莊,村村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在全域布局、全域建設理念的引領下,德清的鄉村正蛻變為美麗大花園。

  「基於德清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美麗田園建設的良好條件,首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才會選址德清。作為『千萬工程』的直接受益者,我們希望為浙江作一次代言,也為湖州爭當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地模範生作一次生動詮釋。」德清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屆田博會將全方位展示鄉村美景、呈現秋收盛景、探討發展前景,打造全國首個全縣域、實景化展示田園城市、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精華元素的田園博覽會。

  美景變成「錢景」 美麗經濟風生水起

  德清的全域美,不僅美在「面子」,更在於內涵深厚的「裡子」。作為全省首批美麗鄉村示範縣,近年來德清依託美麗鄉村建設,堅持走好踐行「兩山」理念之路,全面振興農村產業,持續推動農業現代化升級,讓美麗經濟蓬勃發展。

  眼下,在「洋家樂」發源地莫幹山鎮勞嶺村,風格各異的民宿正迎來一年中的旅遊旺季,裸心谷等20多家高品質民宿「一床難求」的現象早已成為常態。

  西部山區舞陽街道山民村,依託自然風光走出了「高效生態農業+文創+鄉村旅遊」的發展之路,吸引了牧歌、沈園等高端生態項目落戶其間,好風景成為當地百姓同享發展紅利的「山水銀行」。

  新安鎮舍北村結合下舍村省級糧食功能區和新橋村精品示範村景觀帶,大力發展旅遊觀光、生態種養殖,以荷葉蒲漾自然資源為依託打造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業綜合園區。

  好山水好環境,引來好項目,帶來好「錢景」。在德清,一個個美麗鄉村總能根據自身特點找準定位,發展出高端度假、休閒農業、鄉村文創等不同業態,全縣農村已然成為村民自豪、遊客嚮往的美好家園。

  德清地勢西高東低,猶如中國地圖的縮小版,山水林田湖兼備,是中國田園山水文化最濃鬱的縣域之一。「德清全域美麗、全域可遊,讓首屆田博會有條件推出『1個主會場、6個主題園、66個精品園區』的『1+6+66』全域辦節體系。」田博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這種獨具匠心的辦展模式基本覆蓋了德清全部行政村,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鄉村的產業、生態、風俗、文脈、韻律。據悉,本屆田博會不僅可博覽全國美麗田園城市、鄉村、景觀、產品,還將全面展示在「千萬工程」擘畫下浙江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智慧」點亮農業 做農民也可以很時尚

  翱翔藍天的炫酷無人機既能精準測算農田大小,還能感知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溫溼度等參數,甚至什麼時候播種、育苗、除蟲、收割,都能精確計算出。

  得益於地理信息、人工智慧產業的率先發展,眼下,德清智慧農業「一庫一平臺,十園百點20個重點項目」基本建成,通過物聯網、蟲情測報、莖稈微變化傳感器等智能系統,農戶坐在室內就能用手機「遠程種地」「遠程養殖」。無人機植保、物聯網養魚、網際網路追溯營銷普遍應用,智慧讓勞作變得愜意,減工增效讓農民嘗到甜頭。一幅率先建成全國智能農業發展示範區和引領區的藍圖,正在這裡加速描繪。

  在德清的農業圈子裡,乾元鎮新田農莊負責人佘國興算得上一個「名人」。無論是讓西瓜長到空中、把菜種上立架,還是耕種用上「機器人」、排水用上「智慧眼」,佘國興總愛趕時髦。通過不斷革新農業技術、引進智能化設備、提升經營理念,他的農莊已發展成集採摘銷售與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美麗農業」樣板。

  圍繞「農業+科技」,德清縣結合新一代人工智慧應用縣建設,引進了一大批智慧農業項目,持續推動農業高附加值發展。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智慧農業雲平臺和10個智能農業示範園區、87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點、15個智能農業重點項目,信息、智能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大特色產業的生產、經營、管理與服務,並取得實效。德清農業現代化水平已經連續四年排名全省第一,並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名列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第一名。

  在德清,不少農產品上面都有一個二維碼,只要掃一掃,產品的「前世今生」都一清二楚,這源於該縣在全省率先實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這個二維碼相當於一張合格證,為產品打上放心的標籤,讓德清綠色農產品在市場上更受青睞。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的同時,德清正加快實施新時代智慧鄉村行動,推進數字鄉村建設。讓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服務和賦能鄉村治理發展,改變鄉村的傳統風貌。

  改革撬動「綠富美」 加速實現共同富裕

  底子厚,基礎好,得益於改革。作為改革大縣,德清在綠色農業發展、三次產業融合、農村綜合改革等方面,從未停下以深化改革撬動「鄉村振興」的探索腳步。

  「近年來,德清縣通過開展城鄉體制改革試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成示範試點等等30多項省級以上『農字號』改革」,以產業發展帶動,吸引了資金、人才等要素資源向鄉村集聚,讓農村產權資本「動」起來,沉睡資產「活」起來,新產業新業態「融」起來……持續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活力,形成了一批具有制度創新價值的改革成果,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城鄉收入比降至1.67∶1。

  素有「改革基因」的德清人敢闖敢冒,在「農地入市」方面,成功創造了協議出讓第一宗、公開競拍第一槌、集體土地到銀行抵押第一單的「三個全國第一」;此外,在全省率先實施「坡地村鎮」建設用地試點、先行探索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等改革。目前,該縣「農地入市」已達207宗、1586畝,成交總額4.19億元,集體收益3.38億元,惠及農民18餘萬人。

  鍾管鎮沈家墩村在2016年實現了整村土地的集聚,看著項目逐個落地、景區遊人如織,黨總支書記房春華喜笑顏開:「通過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村裡騰出了3000畝土地,成功吸引大型企業合作開發鄉村旅遊項目,村集體及村民佔股51%,可增加村集體經濟250萬元,村民去年人均收入達到3.4萬元。」

  以改革撬動,迎來村強、景美、民富的德清,也在積極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山海協作等工作,全力助推四川木裡縣、浙江縉雲縣等對口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本屆田博會的慶豐收活動環節,將高度聚焦「豐收豐產」「重農惠農」,成為一個促銷平臺,致力於為農業賦能。活動組織了200多家農產品展示展銷,不僅涵蓋德清「水精靈」青蝦、「清溪花鱉」,還包括四川木裡、吉林靖宇、麗水縉雲等欠發達地區的名特優農產品,並安排專業採購,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豐收」。此外,德清還將攜手阿里巴巴開展電商培訓、淘寶線上產品銷售、貧困縣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等活動,只要點點手機就可以直接買到最新鮮的農產品。

  德清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屆田園博覽會恰逢慶豐收,它不僅是一次向億萬農民的勞動致敬,更是禮讚豐收、宣傳農耕文化的一次盛宴。

  田博會開幕式精彩內容先睹為快

  「田園德清 博覽中國」慶祝農民豐收節活動暨首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開幕式有哪些精彩內容?帶你先睹為快!

  開幕式以「鄉村振興眾享豐收」為主題,以「五個豐收」為主要內容,即「億萬農民慶豐收——農民慶豐收節日慶典」「全民參與享豐收——豐收展示活動」「成果展示曬豐收——鄉村振興成果圖片展」「電商促銷助豐收——特色田園產品展示」「社會各界話豐收——各類論壇活動」。

  豐收大典中,410名農民代表載歌載舞共慶豐收,序篇以「歸來·田園」為主題,全國各地的農民代表與本土文藝骨幹演員一起手持特色農作物出場,載歌載舞慶豐收;上篇以「綠水青山匯德清」為主題,來自德清下渚湖的170名農民演員用舞蹈和來自浙江各地的動態非遺相結合,展現原汁原味的江南農耕文化。中篇以「詩畫浙江來問候」為主題,以古典音樂和水墨寫意方式展現江南水鄉農業生活圖景和二十四節氣農耕文化的韻味;下篇以「美麗田園中國夢」為主題,德清小學朗誦團,結合長板凳的幾何變換合成《茶經》朗誦片段,表達少年追夢的殷切期盼;最後以「追夢·美麗」收尾,嘉賓和農民代表一起走進稻田割出「夢」字,表達「歸田追夢·振興鄉村」的激情。

  田博會期間,還將舉行美麗田園發展峰會等系列主題論壇活動,全國「三農」相關單位和專家學者,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分享經驗、凝聚智慧、共謀發展。

相關焦點

  • 德清:2020田園奇幻藝術季·藝術設計賞開幕
    浙江在線-德清新聞網11月1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沈宇翔 文 姚海翔 圖 通訊員 朱瀅)山水田園能給人溫柔愜意,奇幻藝術能帶來驚喜有趣,如果兩者相遇能夠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11月14日下午,2020田園奇幻藝術季·藝術設計賞在上渚山奇幻谷正式開幕。  在活動現場,一件件奇思妙想的藝術品擺放在田野中,吸引了許多遊客的目光。其中,青年裝置藝術家趙超創作的《無相由形NO.3—鏡像田園之歌》通過延綿起伏的山形片互相交錯,形成一個不間斷的閉合循環狀態,讓遊客在作品中欣賞到恬靜的山水之美。  據悉,此次藝術設計賞集合了來自全國各地十多位藝術家的作品。
  • 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
    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時至初夏季節,走進雲南保山龍陵縣龍新鄉龍新社區叢幹自然村
  • 去不了瀨戶內海,我轉頭去了德清
    但朋友邀請我一起去浙江德清,看看一個同樣以自然、藝術、鄉野為主題的田園奇幻藝術季。德清是個好地方。當你想不出該去哪裡郊遊時,去莫幹山總是沒錯的。有山的地方,怎麼會沒有湖?所以,德清還有一個好去處:下渚湖。它和莫幹山分別位於德清的一東一西,山湖照映。下渚湖邊也有一座山,上諸山。
  • 【美麗鄉村 旅遊】田園芬芳詩意濃 美麗鄉村邀你來
    原標題:【美麗鄉村 旅遊】  田園芬芳詩意濃 美麗鄉村邀你來  在這個五彩繽紛的季節,《走遍甘肅》為您盤點了2019年甘肅入選的8個「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讓我們一起去親近自然,感受田園風光,享受愜意生活。
  • TUV萊茵深耕中國三十年,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上海2018年11月2日電 /美通社/ --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此次進口博覽會秉承「一帶一路」建設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和精神,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包容、開放合作、互惠發展的新型國際公共平臺,讓世界共享新時代中國發展成果。
  • 第九屆亞洲(臺灣)賞鳥博覽會,一場國際級的鳥人派對
    2016年11月11-15日,第七屆亞洲賞鳥博覽會在中國湖北省京山市舉行,這是在中國大陸首次舉辦的亞洲賞鳥博覽會。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賞鳥人盛會,亞洲賞鳥賞鳥博覽會(Asian Bird Fair,簡稱:ABF)迄今已舉行了9屆,每一屆的ABF都由不同的組織舉辦並在不同的城市舉行,是世界上第一個洲際賞鳥博覽會。
  • 高安市巴夫洛生態谷:田園綜合體裡的4A景區(圖)
    生態谷景區入園口 夕陽餘暉下的房車營地度假區  中國江西網訊農業慧谷」為主題,打造的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它集現代農業、特色農產品加工與配送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和生態休閒文旅體系為一體,2017年成功獲批首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
  • 文化、山水、美食、鄉村 內江「四大旅」打出「甜城牌」
    6月2日,以「大千精彩 幸福甜城」為主題的2019中國·內江第十屆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在美麗的甜城湖畔開幕。這個以龍舟賽為依託的內江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自2010年以來,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成為內江城市的獨特名片。而在這半個月之前,以大千文化「牽線搭橋」的2019海峽兩岸張大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更加密切了臺灣內江兩地的合作和情誼。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山水田園詩」多以描寫,山水田園風光以及隱逸生活為主題。這類詩歌的主要風格就是閒適自然。主要想表達的就是一種融入自然,遠離城市喧囂以及世俗紛擾的心態。大多數山水田園派詩人都有「隱逸」的經歷。盛唐山水田園詩第一人,孟浩然與他的山水田園詩按照常理來說能夠寄情於山水田園的人,他們一定擁有高雅的情趣,以及「富有詩書氣自華」的文學底蘊。這類人既可以食人間煙火,也能夠耐得住世俗的寂寞。孟浩然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第一人,他不僅開啟了唐朝山水田園詩創作的大門,同時也為唐朝山水田園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調。
  • 2020田園奇幻藝術季來了!一場不可錯過的「田園奇幻派對」!
    「2020田園奇幻藝術季」邀請青年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共同參與創作,旨在以「發Sheng」為主題,煥發田園新生。包括田博品牌標識設計大賽、奇幻藝術設計賞、奇幻藝術市集、藝術家駐留計劃等。
  • 心有尹家峪,處處山水間 尹家峪田園綜合體盛大開園
    2021年1月1日上午10時許,一段動感科技的VCR拉開了「鄉村振興 · 齊魯樣板」尹家峪田園綜合體的開園儀式,帶領與會嘉賓共同走進尹家峪田園綜合體,走進了夢裡故鄉。儀式上,臨沂城市發展集團旗下山東峪泉田園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清明對產品特色進行了詳細闡述,「尹家峪讓田園向理想更進一步,這裡的體驗更新潮、農業更科技,未來更理想,這是中國未來田園理想樣板,引領中國田園邁入3.0時代。」現場舉行揭牌儀式現場舉行籤約儀式開園儀式上,市場與田園進一步碰撞融合,尹家峪收穫頗豐。
  • 賞紅葉逛林盤 成都周邊看層林盡染「漫山紅遍」
    今日,記者從崇州市廖家鎮獲悉,2020年首屆中國·成都川西壩子紅葉生態旅遊節已在該鎮拉開了帷幕。此次生態旅遊節以「川西楓情·紅火廖家」為主題,以楓葉為媒,會四海賓朋、迎八方來客,呈現崇州山水相依、彩林環繞、罨畫川西的秋日美景。
  • 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盛大開幕
    永遠的蒙古馬 與世界共享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盛大開幕李紀恆宣布開幕 任亞平出席8月18日晚,「永遠的蒙古馬——與世界共享」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在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盛大開幕
  • 四大山水田園詩人,王孟韋柳,四種風格誰能打動你?
    在璀璨的中國詩歌史上,山水田園派詩歌,總是以一種小而美的清新淡雅,圈粉無數,像早期的陶淵明和謝靈運,陶淵明雖擅寫山水,但陶詩中無論是對田間野夫還是對稚子兒童,都飽含著一份儒者的仁愛,謝靈運則是純粹寫景,但在每一首詩的末尾,總不忘寫出一句哲理。
  •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四兩撥千斤?日本小企業走進中國大市場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在即。展廳氣勢恢宏,展品琳琅滿目,世界2800多家企業參展,預計超過15萬採購商來場洽談。聚光燈下大企業的大產品必是光鮮奪目,也別小看那些被放在展臺角落的小東西,或許它們能在中國大有作為。
  • 陝南山水間的高顏值小村,一路風景如詩,田園春色美到哭!
    地址:漢中市南鄭區陽春鎮陳村閘口石村生態環境優越,自然風光宜人,保留著傳統的田園氣息,村民們每天在雞鳴聲中醒來,伴著星空入睡。青山綠水,阡陌交通。一進村,白牆紅瓦的院落隨處可見,田間小路曲折蜿蜒。村內生態環境原始、獨特,保護完好,動植物資源豐富,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也是「陝西省美麗宜居示範村」。用「處處皆風景,徐徐入畫來」來形容漢山村的景致絕不為過。沿周團路從村口古風古韻的村標入村,順著金水河道一路上行,可在「漢山村遊客服務中心」稍作歇息。
  • 【相約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視頻 | 城市手繪地圖裡的章丘故事
    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的章丘展區,一款文創產品「章丘城市手繪地圖」吸引了眾多觀展市民的注意。跟隨章丘區融媒體中心主持人顏鳳嬌,一起來看看這張「手繪地圖」上「藏」著哪些章丘故事······
  • 卡特彼勒盛裝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_工程機械企業動態_工程...
    卡特彼勒盛裝亮相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18-11-06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2018年11月5日,備受矚目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
  • 助力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 中國油畫小鎮將有一波「展示」來襲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6日訊 為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打造山東文化旅遊品牌,廣聚國內外文化旅遊資源,激發文化消費潛力,山東省將於9月17日至21日舉辦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為全力配合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的舉行,進一步宣傳推廣中國油畫小鎮,不斷豐富「精緻城市·幸福威海」文化底色,助推區域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油畫小鎮——威海市環翠區孫家疃街道組織策劃了多場展覽活動,將於近期陸續開展,屆時歡迎大家前去觀展。
  • 平涼市女書畫家協會主席侯小平山水畫在平涼首屆中國山水畫展出
    平涼市女書畫家協會主席侯小平《山水》畫在「境生心象」——平涼首屆中國山水畫展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傳統山水畫不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胸懷的抒發,是中國文人畫的精髓。本次展覽以「境生心象」為主題,是將自然形象轉化為心象的一次全新的筆墨詮釋,匯集了近年來平涼優秀的山水畫作品90餘件,這些作品題材豐富、主題鮮明、手法多樣、風格獨特,體現了平涼畫家比較紮實的筆墨功底和傳統技法以及創新理念,透過一幅幅作品,能夠感受到平涼畫家繼承傳統、守正創新的藝術追求,較全面地展現了平涼當前中國山水畫創作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