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蠱雕是菲律賓的「國鳥」,還客串過《黑貓警長》

2020-12-03 文化英豪

大家好!我是文化英豪。蠱雕這種神話中的生物到底是古人的杜撰還是現實存在的動物呢?1894年,英國科學家在菲律賓的熱帶雨林中的探索發現或許可以告訴你答案。

蠱雕這種動物最早出自《山海經》,根據《山海經·南山經》中記載的,蠱雕長得就像是一隻長著角的雕,叫聲像是嬰兒在啼哭,生性兇猛,會吃人。除了《山海經》中的記載,《駢雅》和《圖贊》中也都有關於蠱雕的相似描寫,但有的時候也叫做纂雕。

蠱雕這種動物現實中到底存在嗎?考古學家們其實給出過答案:在陝西的一座戰國時代的匈奴古墓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尊純金的鷹嘴鹿頭怪獸,這件珍寶如今保存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中,考古學家們一致認為這就是以蠱雕為原型創作出來的。

既然存在,那麼蠱雕到底在哪裡呢?《山海經·南山經》顧名思義就應該是記錄的大陸南方的地理環境。所以我們應該向南去尋找。於是有很多網友認為蠱雕就是現實中生活在南美洲的角雕,但是實際上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海上鄰國菲律賓就有一種猛禽神似蠱雕。

1894年,英國科學家在菲律賓叢林探險的時候,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生物——食猿雕。食猿雕也被稱為食猴鷹,就是我們小時候看《黑貓警長》的時候,那隻打傷白鴿偵探的巨大老鷹。

食猿雕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猛禽,比起上面提到的角雕還要大,長度可達91釐米,翼展可達2米5。在發怒的時候,食猿雕頭上的羽毛就會豎起,像是一隻角一樣,很符合《山海經》中對蠱雕的描寫。

食猿雕生性兇猛,喜歡吃猴子。古人很可能就是看到了食猿雕吃猴子的景象,才寫下了「是食人」這樣的描寫。《山海經》中各種奇怪的人,也很可能就是一些猿猴或者動物。

食猿雕從而比發現以來,數量一直在不斷減少,從6000銳減到300。為了保護它們,菲律賓將它們定位自己的國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也把它們定為極危級別,比大熊貓的易危還高兩級。古人眼中危險可怖的怪獸,到了現在卻瀕臨滅絕,不由得讓人反思我們這些年到底做了什麼,以及保護環境迫在眉睫。

最後:《山海經》記載的蠱雕,到底是不是菲律賓的國鳥食猿雕呢?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怎麼看呢?

歡迎留言!評論!吐槽!關注!

本文由【文化英豪】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抄襲,違者必究

《山海經》中的鹿蜀真實存在,每天只睡一小時,所到之處出現黑水

相關焦點

  • 《黑貓警長》中的食猴雕,還吃人,是真實存在的,這是什麼鳥?
    《山海經》是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奇書,無奇不有,無所不包。書中所述,遠超我們的想像與認知範圍,對於拓展思維與提高想像力大有裨益。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此神秘地書,至今尚無人盡通,現在就開啟這神秘的大千世界。
  • 能捕食猴子的菲律賓食猿雕,原來是童年陰影《黑貓警長》中「它」的原型
    食猿雕,又名菲律賓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稀有和最強大的鳥類之一。這鳥可不簡單哦!是菲律賓官宣的國鳥,一級保護動物。如果獵殺菲律賓鷹會受到12年的監禁或高額罰款,也算是「牢底坐穿鳥」的一員了。除此外,菲律賓鷹還是80後90後童年陰影中的《黑貓警長》「食猴鷹」的原型,看上面這張圖,有沒有喚醒大家的回憶呢?
  • 能捕食猴的菲律賓食猿雕,原來是童年陰影《黑貓警長》中它的原型
    食猿雕,又名菲律賓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稀有和最強大的鳥類之一。這鳥可不簡單哦!是菲律賓官宣的國鳥,一級保護動物。如果獵殺菲律賓鷹會受到12年的監禁或高額罰款,也算是「牢底坐穿鳥」的一員了。除此外,還是80後90後童年動畫片《黑貓警長》中「食猴鷹」的原型。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雕,菲律賓猛禽國鳥,專門以猿類為食
    說起童年陰影,《黑貓警長》肯定要算一個,小時候最令人害怕的就是黑貓警長第二集當中的蒙面巨鷹,不僅將小朋友抓走,甚至還將小朋友吃掉。當然最後在黑貓警長與警長們的圍追堵截下,它露出了它本來的面目——「食猿雕」。最後被黑貓警長擊敗,成功被逮捕。
  • 《山海經》中記載的怪獸蠱雕與陝西出土的文物如出一轍
    《山海經》中記載:區吳山,又東五百裡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水中有一種怪獸,叫蠱雕也叫纂雕,其長相如雕鷹,但是頭上卻長角,它的叫聲就像小兒啼哭一樣,而且能吃人。有很多文字曾對此有記載,如《駢雅》記載:「蠱雕如雕而戴角。」《事物紺珠》記:「蠱雕如豹,鳥喙一角,音如嬰兒。」郭璞《圖贊》中說:「纂雕有角,聲若兒號。」據說,蠱雕來自於雷澤之中,後來有了雷神獨佔雷澤,將蠱雕趕了出去。
  • 陝西有座漢代墓,墓中出土一《山海經》蠱雕,專家:是巧合
    陝西有座漢代墓,墓中出土一《山海經》蠱雕,專家:是巧合《山海經》是中國古代一本志怪典籍,大概成書於戰國到漢初這段時間,作者不詳。其中記載了非常多光怪陸離的東西,特別是各種上古異獸,簡直聞所未聞。然而幾千年下來,我們從未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找到過與之對應的生物,因此《山海經》歷來被看作是古人所想像出來的。然而,多年前陝西省的一次考古行動,出土了一件奇特文物,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無法理解。因為這件文物與山海經上記載的異獸「蠱雕」如出一轍,難道真的曾經存在過這種生物嗎?
  • 它是《黑貓警長》裡老鷹的原型,被稱為食猿雕,卻被一隻猴子打敗
    文/某凡它是《黑貓警長》裡老鷹的原型,被稱為食猿雕,卻被一隻猴子打敗相信大家小時候一定看過一部國產動畫片,叫做《黑貓警長》,其中裡面的反派人物有一隻老鼠叫做一隻耳,在某一集中一隻耳叫來了自己的一個親戚是一隻老鷹
  • 古墓中挖出《山海經》神獸,可能就是「蠱雕」美國專家:不可能
    古墓中挖出《山海經》神獸,可能就是「蠱雕」美國專家:不可能《山海經》是一本十分神奇的書,它記載了很多上古時期的故事,所涉及到的範圍還十分的廣,可以說是上古時期的一本百科全書,書中記載了幾百種的神獸,還有很多的花鳥魚蟲,地理位置山川河流,《山海經
  • 山海經3大異獸:九尾狐象徵祥瑞,蠱雕曾食人無數,闢火奇獸是它
    山海經3大異獸:九尾狐象徵祥瑞,蠱雕曾食人無數,闢火奇獸是它1、九尾狐九尾狐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生物,據《海外東經》記載,「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而據《大荒東經》記載,「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此外,九尾狐在《山海經》中出現了三次,後來成為祥瑞和子孫繁榮的象徵。2、矔疏(guan shu)矔疏(guan shu),又名「一角馬」,闢火奇獸,最早出現在《北山經》,「又北三百裡,曰帶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疏,可以闢火。」
  • 《山海經》中的蠱雕,頭上長角,喜歡吃人,明明是鳥卻生活在河裡
    《山海經》中的蠱雕,頭上長角,喜歡吃人,明明是鳥卻生活在河裡想必大家應該都有看過《山海經》這本書吧,這本書被世人們稱作是看曠世奇書,書中記載的內容非常的豐富,有很多的上古神話故事,奇珍異獸,文化習俗等等,其中最受人們關注的應該就是注重記載的那些異獸了
  • 山海經:蠱雕真是神奇,明明是鳥類,卻生活在水裡!
    說實話山海經裡面很多的奇怪的生物在現在的眼光中,不是很令人接受,因為這些奇奇怪怪的異獸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能力,這些能力不是現代科技能夠掌握的就像有一種贏魚,這種魚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發大水,這簡直就是套不可思議了,今天我們說的是一種鳥類,這種鳥類更加特別雖然有一個雕的名頭,而且也會飛,但是實際上,他是生活在水裡面的。
  • 影院動畫片《黑貓警長》故事梗概
    一群恐怖分子深夜襲擊糧倉,黑貓警長趕去圍捕,並展開了激戰。唯有老鼠頭目一隻耳逃走了。為了躲避黑貓的追緝,狡猾的一隻耳,教唆大象、蝗蟲等破壞社區的和諧。以此轉移黑貓的視線,遠涉重洋,去找舅舅「吃貓鼠」—— 卡梅隆。卡梅隆帶弟兄們衝進公安局,殺害了白貓班長。被引開的黑貓警長回局,立即查閱檔案,掌握了「吃貓鼠」的特性。
  • 菲律賓有種吃猴子的鳥,翅膀張開2.5米,人送外號「森林飛虎」
    看過《黑貓警長》的朋友應該都對動畫片裡的一種食猴鷹記憶猶新。但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一種吃猴子的鷹存在,這種鷹目前僅生存在菲律賓的若干島嶼上,數量十分稀少,因而也被譽為菲律賓的國鳥,但是當地人卻給它起了一個形象的外號,叫做「森林飛虎」。
  • 我國那些出世經典,但遭「爛尾」的動漫,《黑貓警長》在列
    第一部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不僅陪伴小編這一代人的長大,就連小編的父母在他們小時候的也看過這部動畫片,那就是《黑貓警長》啦。相信很多人現在看到這個的名字還會情不自禁的唱出來:「啊哈哈~啊哈黑貓警長!」在2012年的一次採訪中戴鐵郎曾如此描述自己的退休情形:「那天我被叫去人事處,他們遞給我一張退休證,說我年齡到了,該退了。那一瞬間我愣住了。醒過神來後,我一句話沒說,拿了退休證轉身就走。」聽起來真的挺心酸,拿了退休證就走了,《黑貓警長》的原本應該輝煌的命運也就此隕落了,但是很多時候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生活中總會有遺憾,也許正是因為《黑貓警長》的爛尾,這播出的五集才顯得彌足珍貴。
  • 菲律賓國鳥是赫赫有名的菲律賓食猴鷹,那麼中國的國鳥是什麼呢?
    我先來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中國的國鳥是什麼呢?其實中國並沒有經過官方認證的國鳥,但是人大會議曾經提議將代表吉祥、長壽、尊貴的丹頂鶴作為咱們中國的國鳥。小編自己覺得丹頂鶴還是很符合咱們國人的氣質的。那麼與我們一海之隔的菲律賓的國鳥又是什麼呢?
  • 細思極恐《黑貓警長》竟然只有五集,是禁播還是沒有續集
    導讀語:啊……黑貓警長。《黑貓警長》裡我好像只會這一句歌詞,像其他的動畫我都會哼好幾句,最近才知道,原來《黑貓警長》只有五集。具體是什麼原因?我也做了幾種猜測。在2019年的時候《黑貓警長》的導演戴鐵郎已經因病去世了。他還導演過《小蝌蚪找媽媽》《黑貓警長》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根據諸志祥同名小說改編的5集動畫片。
  • 黑貓警長2的族譜你知道嗎? 角色那些事兒
    威武矯健的警長、英勇殉職的班長、口吃的食猴鷹大哥、嗜夫的螳螂新娘、找舅舅的一隻耳、有點小糊塗的吃貓鼠,大多數的警長粉們的記憶還停留在美影廠5集動畫上吧。你們是否知道,預計在15年暑期,「黑貓警長」大電影就要與我們見面了?在《黑貓警長2》手遊中,我們百分百還原了大電影中的人物元素(造型、性格等),塑造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形象,共同保衛這片森林城市。
  • 黑貓警長:這部分最吸引人,女螳螂為什麼吃掉公螳螂?
    看完黑貓警長的小朋友,肯定心中都有個警察夢,心想著啊黑貓警長這麼助人為樂,深受人們的愛戴,而他也是這麼的有實力,沒有他解決不了案情,而這也是我們想成為的人了,那麼黑貓警長中你最感人的部分是哪部分呢? 我想莫過於新郎官不見了那一集吧。為什麼大婚之夜,大家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新郎官卻不見了呢?
  • 《黑貓警長》主題曲作者蔡璐去世 曾為《林則徐》等作曲
    原標題:《黑貓警長》主題曲 作者蔡璐去世   《黑貓警長》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6月21日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經典動畫片《黑貓警長》主題曲《啊哈!黑貓警長》的詞曲作者蔡璐於美國時間6月19日晚在西雅圖去世,享年70歲。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官方微博中哀悼蔡璐的離世稱:「人歸來處,曲不終天。願蔡璐老師安息。」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介紹稱,蔡璐於1975進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擔任作曲,曾為《抬驢》《好貓咪咪》等多部經典動畫創作歌曲,其中《黑貓警長》主題曲更是家喻戶曉,至今廣為流傳,已成經典。
  • 匈奴墓葬中發現「漢金怪獸」,外形極像《山海經》中的蠱雕!
    漢金怪獸的奇怪之處在於,它並不是在漢人墓中出土的,而是於1957年,在陝西漢中一座匈奴墓中出土的。當考古學家在這座匈奴墓中發現了漢金怪獸後,國內外的考古專家大為震驚。考古專家們被古代匈奴人高超的製作工藝,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所震驚。無論是造型還在在製造工藝上,漢金怪獸這件文物都是即為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