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30日訊每到夏天,馬蜂蜇人事件高發,近日,臨海白水洋鎮一老人被馬蜂叮咬後致死
老人在馬蜂下喪生
近日,臨海市白水洋鎮環溪口村發生一起老人被馬蜂叮咬後死亡的悲劇。
老人姓陳,今年69歲,7月24日早上6點,陳老漢見天空烏雲密布,似乎要下大雨,就趕緊來到自家後門,把堆在距後門僅幾米遠的柴禾搬往屋裡。
沒想到在柴堆裡不知何時築起了一個馬蜂窩。不知情的老人在搬柴時無意中觸動了蜂窩,聽到「嗡嗡」聲,他剛想看個究竟時,被驚動的馬蜂已向他撲了過來,頭部、脖子、手分別被馬蜂蜇了一口。
「過去上山砍柴、割草,被馬蜂叮咬,也是常有的事。」老人和家人開始也不以為意。可是沒過多久,陳老漢就感到這次情況很是不妙,剛開始是被蜇部位疼痛難忍,後來頭昏腦漲。
家人趕緊把他先送到3公裡遠的雙港衛生院,因老人病情嚴重,又立即轉送到台州醫院救治,但最終還是沒搶救回來。
發現馬蜂窩,應求助消防等有防護工具的部門
馬蜂是膜翅目昆蟲的一種,身體細長光滑,靠一個細柄與腹部相連,有發育完整的翅,嚼吸式口器,雌蜂和工蜂有一根較可怕的螫針。
臨海白水洋鎮養蜂大戶王利華告訴記者,馬蜂的螫針毒性很大,他也曾被叮咬過,如果一個人對蜂毒免疫力低,被群蜂叮咬,就會有生命危險。
「老人走後,有村民反映,村裡的一座老房子裡有一個臉盆大的馬蜂窩,很可怕。」環溪口村黨支部書記陳宗飛馬上打電話到消防隊求助,臨海消防大隊古城消防中隊立即趕到現場,清除了馬蜂窩。
據臨海消防大隊工作人員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接到過很多市民關於馬蜂窩的求助。「7月份最多,已經有30多起了。」
工作人員提醒,馬蜂窩一般出現在屋簷下或者建築物的三角區,一旦發現馬蜂窩,可以聯繫消防部門等有專門防護工具的部門來處理,市民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千萬不要隨意去捅。「在受到攻擊或受驚擾的情況下馬蜂才會蜇人,一般不去打擾它們,它們是不會主動蜇你的。」
被蜇後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台州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朱延安說,每到夏天,急診室裡就經常會出現被馬蜂蜇傷的病人。「最近每天都會碰到幾個,多的時候一天碰到六個馬蜂蜇傷的。」
大部分病人情況比較輕微,以疼痛紅腫為主。也有一些病人出現嚴重過敏,導致過敏性休克,不及時搶救會有生命危險。「如果導致過敏性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甚至心肌麻痺,這就是危及生命了。」朱延安說,像陳宗紹老人這樣被馬蜂蜇致死的病例雖然很少,但是並非沒有,因此市民對待馬蜂不要掉以輕心。
那麼,萬一被馬蜂蜇後,應該怎麼辦呢?朱延安說,首先不要擠壓殘留體內的毒針,而是想辦法將其拔掉,可以用針或者鑷子輕輕挑出毒針。然後要擠出傷口的少量血液,用流動的水反覆衝洗。夏天可以用冰塊局部冷敷,記住不要做劇烈活動以免毒液快速擴散。
一旦發現身體不適,尤其是紅腫疼痛很厲害,或者出現胸悶不適或者喉嚨發癢等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醫。「一般情況下,都是能夠救回的。被馬蜂蜇導致死亡很大的原因是送醫不夠及時,因此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應該馬上到醫院就診。」
朱延安提醒,馬蜂對香味比較敏感,在野外時最好不要使用化妝品或噴灑香味濃鬱的香水,在出行前也不宜飲酒。馬蜂喜歡顏色鮮豔的地方,因此儘量穿淺色的衣物。遇到馬蜂也不要驚慌驅趕,沿原路返回或者慢慢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