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蟑螂有著「打不死的小強」的稱號,但真正讓我驚訝的是,這個讓我們費盡心思卻始終無法消滅的生物,其實是比恐龍還老的活化石。想要消滅生命力如此頑強的生物,我們得了解它們的特點和習性,才能對症下藥。
蟑螂的種類一共分為蜚蠊科、姬蠊科、折翅蠊科,而目前我們國內在家庭、賓館、酒店、餐館等場所發現的蟑螂主要是德國小蠊(小蟑螂)、美洲大蠊(大蟑螂)。
德國小蠊短小精悍
很少有北方人見識過會飛的蟑螂,因為北方人家裡的蟑螂主要是德國小蠊,雖然有翅但基本不飛。它除了盜食、汙染食物,損害衣物、書籍,破壞電腦等精密儀器,造成經濟損失外,更主要的危害是它們身上攜帶著的病菌會傳播大量疾病。
海陸空全方位發展的美洲大蠊
美洲大蠊食性廣泛,喜食糖和澱粉,由於身上同樣攜帶著多種致命病菌,會汙染食物、傳播病菌和寄生蟲,是世界性衛生害蟲。在我國南方地區為室內優勢品種,主要生存於下水道、暖氣溝、廁所等陰暗潮溼的環境。
美洲大蠊和德國小蠊還有著驚人的繁殖能力,一隻受精的雌蟑螂一生所生產的卵鞘量較多,美洲大蠊則最多可產50多個,而一對德國小蠊只要活一年,就能創造出「十萬大軍」,即便在惡劣的環境中,沒有雄性交配的情況下,雌蟑螂也可以進行單性繁殖。
為了消滅蟑螂,人們可謂是用盡了各種辦法。市面上的噴霧型殺蟲劑,見效快卻無法根治蟑螂,而且殺蟲劑對人體有害;蟑螂屋同樣無法殺死隱藏在陰暗角落裡的蟑螂,而且需放在幼兒和寵物碰不到的地方;煙霧型不僅對蟑螂有著較強「殺傷力」,殘留的藥劑更是對人體有危害。民間也有不少滅蟑「偏方」,如自製大蒜滅蟑噴霧、洗潔劑噴霧、硼酸噴霧,但這些同樣不能徹底殺死蟑螂,而且製作方法麻煩,對於懶癌手殘黨來說,還不如放過蟑螂,也好放過自己。
目前較為流行的便是殺蟑膠餌,不僅使用方法便捷,而且其「全窩端」的原理還能徹底消滅家裡的蟑螂,真正做到治標又治本。其中,最有效的便是出自世界五百強企業——拜耳公司的家庭消殺類產品——「拜耳小針管」拜滅士。
拜滅士依據蟑螂會分吃同類屍體和糞便的習性,精確控制膠餌的藥劑成分和加入了食物引誘劑,使蟑螂在食用「拜耳小針管」的殺蟑膠餌後,不會立刻死掉,而是在回到巢穴後再倒地身亡。當其它蟑螂分食送上門的「大餐」時,便會產生多米諾骨牌一樣的連鎖反應,整個巢穴的蟑螂都將感染而亡,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一鍋端」。
不同於傳統的滅蟑藥,拜耳在拜滅士中添加了HVL可吸溼性技術,讓膠餌可以持續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子,使藥物長久保持新鮮的口感,藥效持久更可高達180天。加入了世界上最苦的苦味劑的拜滅士,會讓誤食的人和寵物的舌頭產生極苦的味道,最後因無法吞咽而吐出。
「打不死的小強」繁殖能力強,喜歡群居生活,而「拜耳小針管」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將蟑螂一網打盡,面對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滅蟑藥,安全無毒的拜耳小針管或許是我們不錯的選擇,而消滅蟑螂也是我們對生活衛生安全負責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