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歲,迎新春。
2016年春節匆匆而過,但新春佳節的喜慶勁兒還在延續。
俗話說,新年新氣象。2016年的新春,在不經意間已然有了不少新氣象、新變化。這些變化,正在新春的種種社會表情中浸潤開來。
表情一
不放少放煙花爆竹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點上一掛鞭炮迎春納福,曾是傳統年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不過,這樣的年俗正在發生變化。
今年春節,廖勇覺得特別輕鬆,「再也不用拿著火機門裡門外亂竄了」。
廖勇的老家在湖北省黃岡市,以往每到春節這幾天,他總會被外公催促放鞭炮。「除夕夜,放一掛1萬響的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從初一開始,有親朋好友上門拜年,必然要放一掛鞭炮。外公說,這是習俗。我的任務就是拿著打火機門裡門外跑。」廖勇說,今年就不同了,不僅我們家沒有放一掛鞭炮,周圍的鄰居也沒有放煙花爆竹的。
變化皆因《黃岡市中心城區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根據這一「規定」,中心城區自2016年2月1日起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警方於2月1日至22日春節期間組織專項行動助力禁燃。
「我們都很支持市政府的禁鞭規定。」廖勇說,雖然燃放煙花爆竹可以增加節日氣氛,但燃放煙花爆竹必然會汙染空氣。面對頻頻來襲的霧霾天氣,每個人都可以為改善空氣品質作貢獻。
今年春節,黃岡的煙花少了很多,廖勇覺得其中有一大部分原因是「禁」。因「禁」而不燃放煙花爆竹,似乎並不足以說明這項傳統年俗的變化。真正能說明變化之處的,在那些並不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城市,比如北京。
家住北京市順義區的林女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除夕夜和大年初一燃放煙花爆竹的比往年少了。過去除夕夜,放煙花的很多,凌晨2點才安靜下來,今年零點半以後,只有零星的爆竹聲。
今年春節前,林女士駕車到東城區辦事,「路邊的電子顯示屏提醒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和區域,還特地說明請市民儘量少放不放煙花爆竹。」林女士說,看到這樣的提示時,她心裡覺得並沒有多大作用,因為按往年慣例,初一早上肯定會看到一地鞭炮屑。「讓人沒想到的是,今年的煙花真的少了很多」。
據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環衛處統計,除夕6時至大年初一6時,全市環衛專業作業單位共清運煙花爆竹殘屑412.99噸,同比減少33.81%。
「這真的是一大變化,既可以說是環保的觀念日趨被大家所接受,也可以說是大家對年俗有了一種新認識。」林女士說,過年不一定非要放煙花爆竹,寫春聯、掛年畫、貼窗花、包餃子、守歲、拜年、逛花市等同樣可以讓年味十足。
表情二
煙花市場監管趨嚴
不放少放煙花爆竹,儘管已經獲得不少認同,但在一些地方,人們依然通過燃放煙花爆竹的形式以求來年紅紅火火。
在天津市薊縣玉石莊村,儘管有不少年輕人走出去接觸更新的觀念,但當他們回到這裡時,依然沉浸在濃濃的年俗中,放炮仗的講究便是之一。
春節前,這裡的村民會開著自家的車子,到不遠的河北省三河市小王各莊村,因為那裡有銷售煙花爆竹的倉庫,如果買的多,價格會比市場上便宜不少。
除夕前一天,《法制日報》記者就跟隨玉石莊村的幾名村民,來到小王各莊村村西的一個大院,這裡有一個銷售煙花爆竹的倉庫。
記者到達這個倉庫時,院子裡已經停滿了私家車,但唯獨沒有貼著危爆品標識或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許可證的車輛。
在院子南邊有兩間房子,門口寫著「禁止煙火」。銷售員告訴記者,在這裡選貨、結帳,然後到村北的倉庫提貨。不買夠2000元不給開單子,不給結帳,不能提貨。
在倉庫門前,記者看到,不斷有人用小推車將煙花爆竹運出來,接著將這些煙花爆竹搬進私家車的後備廂、後座,甚至前座。
如此運輸煙花爆竹難道沒有安全隱患嗎?一名購買煙花爆竹的村民告訴記者,大家都沒有往這方面想。
雖說村民沒有想過安全問題,但監管部門早有考慮。在回程途中,運輸煙花爆竹的私家車被協警攔了下來。
一名協警告訴記者,私家車不能運輸煙花爆竹,尤其是跨區域運輸。不過,在現實中,對未經許可運輸煙花爆竹的,警方也會彈性處理。如果車裡只是放了一兩個煙花,是車主買著玩的,一般不會沒收,僅做批評教育處理,但對於運輸量大的,會做沒收處理。
「過年燃放煙花爆竹圖吉利雖然無可厚非,但用私家車運輸大量煙花爆竹確實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利用私家車運輸煙花爆竹看似方便,卻潛藏著極大的危險,煙花爆竹經來回搬動,裡面的火藥很容易洩漏出來,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靜電一旦引燃火藥,極有可能發生爆炸事故。」這名協警說,警方在煙花爆竹代售點有提醒:為了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請廣大市民在運送大量煙花爆竹時,請儘量選擇正規煙花爆竹店的專業車輛運送。
表情三
家宴「外包」有孝心
2月6日16時,肖萍在辦公室打完最後一個電話,長舒一口氣。這一天是臘月二十八,也是2016年春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
公司停車場,肖萍左手拉開車門,右手撥通了給媽媽的電話,她催著父母下樓到小區門口等她。
「今年春節,我特意將父母從老家接到湖北武漢過年。這麼做,並不是說我們不想回老家,而是考慮讓父母多休息一下。在老家,親戚朋友頻繁走訪,父母得勞累操持準備一桌桌飯菜,過年比平時還累。」肖萍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早在一個月前,她就在酒店預訂了年夜飯、初二的家庭聚餐。將家宴「外包」給酒店,就是為了讓父母歇一歇。「不管是在老家還是在武漢,即便是我們這些當子女的下廚,父母還是會上手幫忙,只有在酒店才能讓他們徹底休息一下」。
臘月二十八,雖不是除夕,但考慮到姐姐姐夫一家還有安排,肖萍決定提前吃上一頓讓父母省心的年夜飯。
「實際情況跟我設想的一樣,即便是在酒店,氣氛也很好。酒店服務員還給我們照了一張全家福。」肖萍說,其實,很多家庭都選擇將春節期間的家宴「外包」給酒店。
將家宴「外包」,不僅是到酒店訂餐,今年還出現了預訂大廚這種新形式。
北京市民郭濤很早就使用一款APP來預定家庭聚會菜單和大廚了。今年除夕,他和父母妻兒「在家輕鬆吃了頓大餐」。
「從購買食材到製作,所有過程都不用操心,吃得放心,而且大廚們會把廚房打掃得乾乾淨淨。」郭濤說。
郭濤告訴記者,春節期間預訂大廚上門服務其實不容易,「市場太火爆,如果等到臘月二十八再預訂,基本訂不上了。不過,大年初二過後,可預約的時段會多一些」。
據報導,提供廚師上門做飯服務的網際網路公司「愛大廚」聯合創始人侯鵬飛介紹,「從去年10月份開始推出今年的年夜飯預訂後,訂單量就一個勁地往上升,截至目前已經超過3500單,比去年猛增了6倍」。
「我覺得,預訂春節家宴不僅是一種新的消費方式,更多的是晚輩對父母長輩的一種盡孝方式。」肖萍說,「我在酒店結帳時碰到不少同齡人,大家的想法都一樣,都是為了讓老人歇一歇,好好過個年。」
表情四
指尖上的新年俗
「大家都把手機準備好了嗎,開始發紅包了!」
除夕夜,劉瑞在家人微信群裡發了第一個紅包。「以前,都是長輩給晚輩包紅包,發壓歲錢。現在,我們在微信群裡發紅包,父母、小姨、舅舅都參加進來,大家就為了圖一個樂呵」。
除夕之夜,以騰訊、阿里等為首的網際網路企業推出的手機搶紅包遊戲,再次引發億萬網民狂歡。
據報導,和往年相比,除夕當日手機搶紅包活動的參與人數、紅包數量創下新高:當天微信紅包參與人數達4.2億人,收發總量80.8億個,是羊年除夕的近8倍;QQ紅包總用戶數為3.08億,收發總量達42億個;支付寶「咻一咻」互動平臺的總參與次數達到3245億次,是羊年春晚互動次數的29.5倍。
自2014年春節騰訊率先推出微信紅包活動以來,手機搶紅包迅速成為億萬網民熱衷的娛樂遊戲,手機搶紅包也被稱為「指尖上的新年俗」。
今年,搶紅包的玩法更加多樣化。除了微信「搖一搖」外,騰訊今年推出的新玩法紅包照片也引爆朋友圈,共有2900萬張紅包照片發出。騰訊QQ除了「刷一刷」玩法外,今年還提供了口令紅包、個性紅包、群發祝福等紅包玩法。支付寶今年的「咻紅包傳福氣」活動讓無數網民戳屏到零點,最終有791405人集齊五張福卡,平分了2.15億元大獎。
「當然,也有人會說,大家都沉浸在發紅包遊戲中,都成了低頭族,少了與家人的溝通。其實不然,看看我們的微信群裡,長輩也很活躍。」劉瑞說。
劉瑞的描述並非個例。2月10日,企鵝智酷發布《中國網際網路紅包大數據報告》稱,通過對超過一萬七千名城市手機網民的真實調研,得出數據顯示,目前網際網路紅包在城市手機網民的滲透率為89.5%,紅包高頻用戶集中在20至29歲,滲透率達92.6%。在社交平臺的推動下,網際網路紅包在50歲以上的「白髮網民」中也呈現出高達64.6%的滲透率。
在網際網路時代,傳統年俗也搭上了「網際網路+」的快車。
表情五
大數據護公共安全
春節期間,網際網路的影響不僅在於家庭之間,「網際網路+」對社會公共服務的影響更加突出。
「在小年來臨之際,村幹部王明付、楊紅英陪同7名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兒童吃了一頓年夜飯」。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點擊滑鼠,在武陵區網格化社會治理綜合平臺上顯示出一系列關愛留守兒童的信息。
今年春節期間,武陵區針對留守兒童發起了一系列關愛活動,全部都是基於大數據平臺展開。
《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每次活動的時間、地點以及相關照片都已經錄入資料庫之中,此外,關於每個留守兒童的詳細信息也能夠隨時查看。
「這就是全區留守兒童的分布情況。」工作人員再次點擊滑鼠,記者眼前的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圓點。
「我們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公共信息資源庫,還整合了17個區職能部門的200多萬條業務數據,其中包括關愛人群資料庫。對於這些人群,鄉鎮(街道)、社區(村)、網格員要按照對口部門的要求定期進行走訪、幫扶,並及時錄入信息平臺。」工作人員介紹說。
「所有的關愛信息都可以查到。」工作人員說。
「不僅是關愛留守兒童,還有孤寡老人等其他需要關愛的人群也包括在資料庫之中,春節期間的幫扶信息同樣都會錄入進去。」武陵區綜治辦副主任鍾昕說,「運用大數據推進關愛工作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及時獲取需要關愛人群的動態信息。比如說,有的老人年滿60歲之後,數據系統會自動提醒,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採用更多的關愛措施。」
「大數據在社會民生領域有著十分廣泛的運用,只要保持數據的及時更新就能夠化解很多社會問題。再比如說,關於廉租房分配的問題。有的人可能過去符合廉租房的條件,但是現在有了新的工作不符合條件了,這時系統也會自動提醒。」鍾昕說。
除此之外,大數據平臺還可以化解公共安全風險。
春節期間是火災的高發期。記者從數據平臺上看到,武陵區的一級消防重點單位一共是有112家,除了有單位的基本信息之外,還有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負責人、火災危險性等消防業務數據。
「每次走訪的內容包括消防許可情況、安全疏散情況、易燃易爆物品和用火管理情況,還有消防設施和消防培訓的情況,都會錄入系統之中,如果有異常的話系統會自動分流到消防部門及時處理,在資料庫中所有的單位、企業、場所都是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管理的。」工作人員說。
「運用大數據進行社會治理是一項比較複雜的課題,目前我們也仍然在探索之中。大數據平臺建好之後,已經整合了很多功能,但這並不是全部。隨著大數據平臺的不斷完善和社會治理的需要,還可以往裡面添加新的功能,解決更多的社會民生問題。」武陵區委政法委書記李宗翰說。
「關於大數據的運用非常值得期待。比如說我們最近在運用大數據分析一個問題,那就是未繳納社保人群的犯罪比率。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新的領域都可以運用大數據。」李宗翰說。
表情六
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隨著私家車覆蓋面日趨廣泛,駕車出行成為春節假期一個新項目。2015年春節,侵佔應急車道違法行為備受社會關注。今年春節期間,從各方數據看,此類違法現象有所改觀。
據四川省高速交警提供的數據,2月7日至13日,四川省公安交警查處超速違法約4萬起,酒駕538起,非法佔用應急車道2654起。在侵佔應急車道這一項上,和去年2月四川高速交警查處、曝光了4787輛春節期間侵佔高速應急車道車輛這一數據相比,同比下降約45%。
來自公安部的數據,更加全面地體現了交通狀況的改善。
公安部公布的信息顯示,由於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群眾出行集中,車流量明顯增大。今年春節期間,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沒有發生長時間、大範圍的交通擁堵,全國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較去年春節分別下降37%、39%,未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全國公安交管部門在農村、高速公路、城市開展針對性整治,2月7日至13日,各地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156.8萬起,其中:疲勞駕駛176起,無證駕駛553起,酒駕4751起,醉駕395起,違法佔用應急車道8279起。春節假期,因超速、無證駕駛、酒駕導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0%、50%、58%。
「這些數字看起來很抽象,但對於在春節期間跑過高速的司機來說,卻很容易接受。」在北京一家網站工作的鐘林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今年春節,他駕車回江蘇老家,在高速公路上,很少看見違法佔用應急車道的現象。在老家,機動車出行也文明很多。
鍾林說,在看到公安部公布的數據後,他特意找出了去年春節期間的交通情況信息。去年春節後,公安部公布的信息顯示,2015年2月18日0時至24日14時,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較大以上事故起數大幅下降,全國接報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與2014年春節假期相比分別下降42.6%、49.1%,未發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駕駛員認識到文明出行的重要性,交警部門也在不斷加大執法力度,所以,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應該會下降。」鍾林說。
表情七
旅遊市場日漸規範
回家,曾經是春節唯一選項。但今年,旅遊度假越來越成為新的過年時尚。
以往,隨著春節旅遊人群的增加,在廣東、海南三亞等熱門旅遊地,涉及旅遊的投訴曾是春節期間一大熱點話題。今年,此類現象明顯減少。
廣東省旅遊局發布的信息顯示,春節假期7天,廣東省納入統計的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1427.41萬人次,同比增長14.68%;收入10.38億元,同比增長16.28%;全省共接到旅遊投訴29件,其中投訴旅行社19件,佔總投訴的65%;投訴A級景區9件,佔總投訴的31%,投訴星級酒店1件,佔總投訴的4%,其中,涉及港澳遊投訴3件,無重大旅遊服務質量投訴,旅遊市場秩序良好,平穩有序。
在歷史古城西安,今年春節假期共接待遊客622.21萬人次,同比增長11.25%。西安市旅遊局的統計顯示,春節期間,西安市無一起重大旅遊事故和旅遊投訴。
來自海南省三亞市的統計顯示,今年春節假期,三亞12345政府服務熱線共受理市民遊客訴求2498件,辦結率99.27%;12301旅遊服務熱線共受理市民遊客訴求513件,所有諮詢與投訴均及時妥善處理,按時辦結率100%。
據介紹,春節期間,三亞市民遊客中心的12345政府服務熱線和12301旅遊服務熱線調度指揮中心內,十餘名接線員手中的電話幾乎不曾放下過,而138個包括三亞市主要領導、各局區負責人、分局負責人等的值班電話也在隨時待命,接線員接到市民遊客投訴後,第一時間跟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聯繫,及時反饋問題,了解情況,快速處理。
「12345政府服務熱線滿意度由去年春節假期的42.85%提升至今年的93.57%,12301旅遊投訴熱線違法一日遊投訴同比下降76.92%,110接警求助類數量增長50%,遊客投訴點主要是網絡訂房糾紛、交通堵塞等,欺客宰客等惡性投訴量為零。」三亞市民遊客中心熱線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此外,在春節黃金周僅過半時,三亞就立案查處了5家涉旅機構,依法拘留7人。
今年春節,趙凱隨父母前往海南旅遊過春節。出行前,趙凱查詢了可能會用到的投訴電話,「看這幾年的新聞,每到黃金周,熱點景區總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作為遊客,只能多做準備,有備無患」。
不過,今年春節假期的海南遊,倒是沒讓趙凱費心。「應該說,旅遊市場日趨規範。這其中有法律規範的作用,也說明商家的誠信意識增強、當地監管部門的執法更加有力。」趙凱說。
圖片來源/新華社
製圖/李曉軍
法制網記者 餘飛 杜曉 趙麗 廉穎婷 陳磊
法制網見習記者 韓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