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2018年年末的時候,國產手遊圈突然興起了一陣末日生存熱潮,那時候,大批量的末日生存類作品層出不窮,其中最大的贏家莫過於網易的《明日之後》。但其實早在《明日之後》之前,我就體驗了幾款不同的末日題材作品,其中有比較優秀的國外作品《地球末日生存》,也有國產的小成本作品《走出去:歸途24小時》。
《走出去》在剛推出的時候,還是小有熱度的,畢竟趕上了那陣末日生存遊戲的熱潮。可惜遊戲受限於自身的因素,並沒有在後續做出新的內容。不過如果單純的作為一款的單機小遊戲來看,《走出去》的品質還是非常高的,無論是遊戲的畫面和特效表現,還是實際的操作體驗,都絲毫沒有粗製濫造的痕跡。
但同樣是作為一款單機遊戲來說,《走出去》的劇情流程並不長,雖然遊戲融入了諸如「roguelike」、「多結局」這樣看上去高自由度的玩法,但玩家真正去體驗的時候,還是會發現遊戲的自由度並不高。在區域性的地圖和格式化的劇情下,所謂的「roguelike」和「多結局」,在遊戲中的表現或許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向左向右。遊戲對於自由度的設定,充滿了黃教主似的控制欲: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對於一款單機遊戲來說,NPC應該是遊戲的靈魂。不同於網遊,玩家可以在遊戲中與其他玩家互動,在單機遊戲中,玩家只能與NPC進行互動,這時候遊戲的NPC設定就顯得至關重要。《走出去》中的NPC就是妥妥的「豬隊友」,不僅幫不上忙,還各種卡位;而且NPC基本與劇情走向絕緣,也就是說我們會在固定的時間地點相遇,但又會在固定的時間地點分開,你看,這絲毫不給你選擇的命運,是不是像極了愛情?但我是來玩遊戲的,不是來談戀愛的,AWM它不香麼?
雖然我現在說這些,好像已經晚了,目測主創團隊應該應該放棄了這款作品,一來末日生存的熱潮已經過去了,二來《走出去》雖然看上去上限挺高,但後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拓展,窮途末路也是意料之外想像之中的事。不過即便是今天,單純地將《走出去》當作是消磨時間的射擊養成遊戲來玩,也是上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