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的變冷,人們開始動用各種取暖電器來取暖。取暖的電器有很多,像是空調、電熱毯、小太陽等等電器。像是在南方,由於溼氣比較重,導致室內的溫度相當的冷。這是不開空調取暖,簡直就是在受罪。但是,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空調開到了30度屋內卻還是不夠暖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我們將家裡的空調調到三十度,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冬季的溫度比較低,不利於外機的制暖。聽修理師傅說,將空調的溫度調到三十度,其實出風口的溫度基本達不到三十度,反而會增加制熱效率,增加耗電量。其實,我們只需要將空調的溫度調到26度即可,這樣的溫度是最佳狀態,會讓室內很快的暖和起來。要是這樣室內還是不暖和,那麼我們就要考慮以下三點了。
第一、缺失氟利昂
空調的製冷制熱是通過機器內部的氟利昂不斷氣化與液化轉換實現的。可是,空調中的氟利昂會隨著使用,慢慢的減少了,有一些老舊的空調之所以制熱效果不好,大部分原因就是缺少氟利昂。
第二、清洗濾網
空調是通過不斷與室內的空氣進行交換,從而實現製冷制熱的。所以,出門口的濾網上會攔截大量灰塵與毛絮。隨著時間的加長,會導致空調的制熱效果越來越差。修理師傅表示,一旦你使用空調時,聽到「嗡嗡聲」說明空調不怎麼進風了,這時就需要進行清洗濾網工作。
第三、出風口方向錯誤
大家多知道,冷空氣向下走,熱空氣向上走。所以,空調在開熱風的時候,最好是將出風口壓低了。這樣做就能保證熱空氣在室內循環流動了。如果你將空調的出門口調上,反而會讓冷空氣一直在下面,昂你感覺到室內溫度上不去。
在日常使用空調的時候,我們不但要注意以上三點。還要注意,長時間的使用空調,會導致室內水分流失顯得很乾燥。人長時間待在這樣的環境下,會容易上火,皮膚變差。建議大家最好是在室內放置一盆水,這樣可以增加室內的溼度,預防空氣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