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個生命體,最終都會消亡,不管曾經的地位有多高還是擁有的財富有多少,都會逝去,那麼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只是在宇宙當中活一次嗎?世界的真相又是什麼?宇宙之外又是什麼?還是這一切都是個騙局?沒有宇宙?沒有太空?每次想到宇宙太空等就感覺自己太渺小了,都會有種心痛心顫的感覺,我擁有什麼?
貌似什麼都不曾擁有,都是別人給我的,渺小的自身又渴望獲得世界的真相。曾經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自殺的新聞時我笑他們,什麼事會這麼想不開,而且想我肯定是不會做出自殺這種事的,但現在真的是感覺自殺好像都很平常似的,我也只是一個大自然一個宇宙的一部分,我對自己的生命的在乎貌似也只是自己自以為是罷了,我多渺小啊!
自從人類有了自我的意識,能明確知道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明確知道自己和自然中其它事物不同,就走上了一條尋找自身存在價值和意義的道路。因此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文化乃至習俗,甚至包括違背生命本能的重死輕生這樣愚蠢的現象。因為,幾乎所有文化都認為人會無限的活下去。而活在這世上的幾十年與更漫長的未來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今日,世界上大多數人相信存在一個超自然的神,人類最終將會被它審判或者救贖。而唯物主義和科學最大的罪就是將一些人從這樣的幻覺中喚醒,直面慘澹的事實。
不僅僅是人之一生短暫,無法長存,甚至連宇宙本身也無法永恆。所以題主問出這個問題,正是多少年來多少人問過思索過然後遺忘的問題。因為,更具體的更多的更瑣碎的人生問題需要被解決,忙忙碌碌之餘,這些問題也就從心靈中被釋放或者被遺忘,也許偶爾抬頭看到夜空中燦爛的星河的時候,這樣的疑問有機會再次浮上心頭,是的,這一切的意義何在?
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其實都在等死,只不過等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宇宙太過宏大,如果我們以螻蟻之軀,與之相比,未免太不自量力。若是非得求個結果,那麼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有句話可以詮釋:「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燒的太陽四周的大船,而我們每個人則是載滿基因航行過生命的一條小船,當我們安全地把船上的貨品運到下一個港口時,我們就沒有白活了。 」我們終於有了可以和宇宙比肩的可能。
人,終其一生,不管是擁有無上至寶,還是一無所獲,終會消亡,你是否不甘心呢?因為如此,才會覺得生命沒有意義?還是說萬古長存,一切就有了意義?強大到宇宙如斯,也終有毀滅的一天,而我們只是一介蜉蝣,所以,真相太殘忍......
如果在有限的可能內,要尋得一個答案,那麼宗教是一個好的場所。佛教的因果輪迴,基督教的救贖,等等,都是在試圖撥開人們生活中的迷霧。
是啊,哲學蘊理我們聽過看過太多太多了,可還是不能消釋心頭的疑慮,作為普通人,我們似乎找不到一條普遍適用的真理,就像1+1=2一樣,沒有人會有懷疑。可是,人是不同的,所以,生命的意義理應不同。但,究竟它的意義是什麼呢?也許,這個問題的答案除了當事人自身,沒有人可以回答了。
其實,問題的關鍵不是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更不是生命有什麼意義,而是,我們如何,才能不去想這個問題。我們只要活著就好,只是活著。餘華《活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作為凡塵俗世的一慄子,對我們來說,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其實都在等死,只不過等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所以,我們不需要去關注結果,我們要在乎的是這個等的過程,你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這個可以作為人生意義的話,哪怕作為信仰也好啊!
PS:易五月作品,禁止轉載!(圖片來源網絡)